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双期望传播的低复杂度MIMO检测

    刘涛赵中华杨艺敏
    1053-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双期望传播算法(DEP)中矩阵求逆运算引起的计算复杂度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诺伊曼级数(NSE)近似的双期望传播算法(DEP-INSE),该算法通过执行少量NSE级数项的近似矩阵求逆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保证良好收敛和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EP-INSE仅需少量INSE项就可获得比现有方法更好的性能,保证了性能和复杂度的折衷.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迭代检测双期望传播诺伊曼级数

    P(SPEA-co-PEGMEMA)的合成及其光响应性

    唐平莫相全霍彦辰邓宏文...
    1061-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考察含螺吡喃共聚物的组成对光响应性的影响,以丙烯酰氧基乙基螺吡喃(SPE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用常规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 SPEA和 PEGMEMA 的共聚物 P(SPEA-co-PEGMEMA).利用1H-NMR、FT-IR 和 GPC 对 P(SPEA-co-PEGME-MA)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UV测定了其光响应性.结果表明: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致异构化,SPEA结构单元越多,异构化达平衡的时间越长,H-聚集越明显;在黑暗条件下,能自发发生回复异构化,SPEA结构单元越多,回复异构化达平衡时间越长.

    丙烯酰氧基乙基螺吡喃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自由基共聚合光响应性

    FeTiO3/rGO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黄美云蒋昊文阳艳陈宗妮...
    1069-1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Fe-ZIF为模板合成了 TiO2@Fe-ZIF/GO前驱体,并通过进一步热处理获得锂离子电池FeTiO3/rGO复合阳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TiO3/rGO复合材料在2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634 mA·h/g,在1 0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40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为536 mA·h/g,并且表现出了优秀的倍率循环性能.这种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ZIF在石墨烯纳米片上的原位生长,使得石墨烯既起到导电框架的作用,又起到体积缓冲剂的作用,克服了过渡金属钛酸盐导电性差、以及多次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晶型变化等缺点,提升了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

    锂离子电池石墨烯ZIFFeTiO3

    基于粒径及温度效应的纳米MoS2热力学性质探究

    何念新施晴晴颜芷玉王异...
    1076-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粒径和温度对纳米材料表面热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溶剂热法并调控表面活性剂用量制备5种不同粒径的纳米二硫化钼(MoS2).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MoS2的物相组成进行表征;通过电导率测定和热化学循环理论以及热力学理论结合,研究MoS2材料表面热力学性质的粒径和温度效应及规定热力学性质的粒径效应.结果表明,所有热力学函数均与材料粒径的倒数和温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面热力学性质溶剂热法纳米二硫化钼热化学循环理论粒径效应温度效应

    蒽醌类光敏剂的合成及光活性构效关系计算

    童浩文高磊王立升刘旭...
    1088-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量构效关系(QSAR)对于新型光敏剂的设计、合成、活性和毒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基此收集整理30个相关化合物的光致毒性,将EC50的对数值作为QSAR研究中的毒理学指标,根据QSAR模型的分析结果,设计质子可激活的胺化大黄酚衍生物;产物结构进行iH-NMR、13C-NMR以及HRMS等表征,测试不同pH下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以9,10-蒽二基-二(亚甲基)二丙二酸(ABDA)作为单线态氧指示剂对目标产物在相同光照时长、不同pH值下的光毒活性进行评价,并与光敏剂二氢卟吩e6(phytochlorin,Ce6)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A3在酸性环境下,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发射波长位于650 nm处,产生的单线态氧的量约为Ce6的7.6倍.

    蒽醌光活性大黄酚衍生物定量构效关系

    菥蓂提取物抗炎活性研究

    李雪娇刘洪王立升
    1099-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菥蓂的抗炎有效部位及量效关系,采用水加热回流提取法、体积分数为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和水提醇沉法分别制得粗提浸膏菥蓂3种;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与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考察3种菥蓂粗提浸膏的抗炎活性;探究菥蓂水提浸膏的给药剂量与抗炎活性的量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菥蓂水提浸膏、醇提浸膏、水提醇沉浸膏均具有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且水提浸膏的抑制效果最佳;水提浸膏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具有抑制作用;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抑制耳廓肿胀和足趾肿胀的效果均优于菥蓂提取浸膏.量效关系实验得出:当菥蓂水提浸膏给药量为400 mg/kg时,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效果最佳.

    菥蓂抗炎活性量效关系

    纳米硬硅钙石纤维的可控制备与表征

    封金鹏符林总罗志祥武镇江...
    1104-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硬硅钙石纤维,在水热合成过程中通过分阶段保温的方式实现纳米硬硅钙石纤维的可控制备,开发出水热合成纳米硬硅钙石纤维两段保温和三段保温新工艺.结果表明:传统的水热合成一段保温工艺合成的硬硅钙石纤维较粗,直径约为130 nm;两段保温工艺合成的硬硅钙石纤维较细长,直径约为80 nm;三段保温工艺合成的硬硅钙石纤维均为纳米级,长径比较大,直径约为50 nm;不同保温工艺对硬硅钙石二次粒子微观形貌的影响较大.

    硬硅钙石纳米纤维水热合成二次粒子可控制备

    WCF/CNT/HDPE材料的拉伸和热力学性能研究

    冯晨刘松曾敏丽朱艳秋...
    1114-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绿色工业生产中使用木材相关的衍生物以促进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高长径比的碳纳米管(CNT)展现出的优异性能也同样被学者所熟知.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化学预处理和熔融-热压混合法,大规模地制备碳纳米管(CNT)/木质纤维素纤维(WCF)/高密度聚乙烯(HDPE)三元复合材料.在3%的碳纳米管(CNT)添加量下,CNT/WCF/HPDE三元复合材料的最大拉伸强度为15.68 MPa,最大弹性模量达到226.41 MPa,最大断裂伸长率高达99.3%,与WCF/HDPE相比,分别提高了 63.7%、35.8%和99.0%.CNT/WCF/HPDE三元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也有6.5%的提高,结晶的协同效应促进了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提升.

    木质纤维素纤维碳纳米管高密度聚乙烯三元聚合物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