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不确定性的多能互补系统双层优化调度

    粟世玮练睿青尤熠然李欣...
    1231-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本文中提出了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调度方法.首先基于模糊机会约束法处理风电、光伏出力及负荷预测值的不确定性;然后建立了源荷相关度数学模型,以衡量联合发电系统出力与负荷的匹配程度;然后构建了多能互补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其中上层以源荷相关度最大为目标函数,下层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最后提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双层调度模型.基于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为互补发电系统提供可靠的调度方案.

    模糊机会约束多能互补系统源荷不确定性源荷相关度双层优化

    喷射策略对双燃料发动机热效率影响的研究

    邓斌静郭晓宇陈英杰赵九州...
    1244-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天然气发动机在低负荷下热效率低的问题,在一台六缸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试验研究了喷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柴油喷射压力(DIP),有效热效率(BTE)增加,THC、CO和CO2的排放减少,但NOx排放略微增加;提前柴油喷射正时(DIT),BTE增加,CO、CO2和Soot排放减少,但NOx排放恶化.在扭矩为400、1600 N·m时,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与纯柴油发动机相比,NOx排放分别降低39%和63%,CO2排放分别降低25%和22%.在大扭矩工况下,当柴油喷射正时在-18℃A ATDC~-5℃A ATDC范围内时,增大DIP或提前DIT能够提高双燃料发动机的BTE,同时改善THC、CO、CO2和Soot排放;当喷射正时早于-10℃A时,双燃料发动机的BTE高于纯柴油发动机.

    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柴油负荷有效热效率排放

    长齿廓齿顶修形对减速箱振动噪声影响研究

    仇瑜华希俊李健华杜航...
    1253-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工况下电动汽车减速箱振动噪声过大问题,考虑长齿廓齿顶修形,并探究修形时长齿廓齿顶线性、圆弧、渐开线和折线圆弧曲线对减速箱整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扭转振动原理,建立斜齿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4种典型曲线对齿面载荷、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时变啮合力和减速箱声功率级敏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齿面载荷、时变啮合刚度和时变啮合力受修形曲线影响较大,各修形曲线均能降低箱体声功率级,其中,圆弧、渐开线修形对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和时变啮合力的波动有抑制作用,满足全频域降噪要求.折线圆弧修形后齿面载荷、特征频率处声功率级和平均声功率级降幅最大,满足减速箱高速工况下的减振降噪需求.

    齿廓修形啮合刚度接触斑点振动噪声

    基于MHSI-MCKD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李欣欣张骞刘丰向将书...
    1263-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滚动轴承的故障信号因受噪声干扰而导致故障特征提取困难,以及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的解卷积周期T、移位数M和滤波器长度L需要依赖人为主观经验选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谐波显著性指标(MHSI)与MCKD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MHSI-MCKD).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谐波显著性指标(MHSI)作为评价MCKD降噪效果的依据;其次,以MHSI为适应度函数,采用步长搜索法得到MCKD的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利用参数优化的MCKD对滚动轴承的故障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通过Hilbert包络谱获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在仿真和实验分析中,利用MHSI-MCKD方法实现了对MCKD关键参数的自适应寻优,增强了信号中故障特征的显著程度,提取出了滚动轴承内外圈的故障特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HSI-MCKD方法可用于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

    滚动轴承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谐波显著性指标适应度函数故障诊断

    足腿式机器人虚拟机身模拟测试平台

    张哲胡立坤王一飞徐大也...
    1275-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足腿式机器人测试平台自由度少且缺乏变负载测试能力的问题,设计了"3+3"构型测试平台,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导纳控制策略,实现测试平台对待测单腿的动态力加载,模拟机身对单腿的力作用.建立"3+3"运动学模型;设计导纳控制器将测试平台与待测单腿间的交互力转化为期望的运动轨迹;引入非线性期望阻尼与期望刚度提升动态力跟随性能.结果表明,非线性导纳控制策略较经典导纳控制策略动态力跟随性能有明显改善,实现测试平台对单腿较准确地动态力加载;通过多自由度复合加载较真实地模拟出足腿机器人机身对单腿的动态力交互过程.

    足腿式机器人虚拟机身模拟导纳控制单腿性能测试平台动态力交互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计算卸载策略研究

    李陶深黄翊芯杜利俊
    1286-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用户、多任务的复杂场景,建立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和排队论的计算卸载博弈模型.以计算任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和平均能耗作为性能指标,提出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卸载策略和成本函数,设计一个迭代算法来求解系统的纳什均衡.理论证明了该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存在且具有唯一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卸载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移动设备的开销,提升系统性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移动边缘计算计算卸载博弈论纳什均衡

    基于多个放电神经元等效交流偶极子模型的SSVEP计算模型研究

    马永霞覃玉荣黄瑞兰
    1298-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用传统方法建立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计算模型无法反映脑电位随刺激频率变化特性的问题,揭示不同神经元群之间的时空相位特性,本文基于视皮层放电神经元膜电流的时谐性,根据初级视皮层按十字形分布的结构特征,充分考虑视皮层中不同神经元群之间存在的空间相位差,将放电神经元群等效为8个具有不同偶极矩的交流电流偶极子,以此建立了 SSVEP的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反映了 SSVEP的频率变化特征.仿真结果表明:不论刺激频率取为何值,根据8个视皮层放电神经元群对应的等效电流偶极子计算得到SSVEP均大于单一的放电神经元的等效电流偶极子所得,说明初级视皮层中不同放电神经元群之间的空间相位是影响SSVEP的一个重要因素.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计算模型多模等效电流偶极子时谐性空间相位差

    基于Bottleneck的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加速研究

    徐小成万海斌蒋家基覃团发...
    1306-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YOLOv5的网络结构能降低模型复杂度,并解决数据不均衡问题,根据YOLOv5的结构特点,采取5种Bottleneck的替代方案,即IBN层、融合IBN层、Tucker卷积层、SPBottleneck和SEGBottleneck.实验基于COCO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Bottleneck相比,所提的IBN层、Tucker卷积层以及SEGBottleneck对模型的复杂度都有明显降低.模型规模分别减小了 24.5%、22.5%和20.0%,模型运行速度分别提升了 3.0%、3.8%和1.5%.基于Traffic数据集数据不均衡实验的结果表明:空间不均衡问题可以通过引入Focal EIoU解决;选择合适超参数能够加速模型的收敛,解决类别不均衡问题.

    模型加速瓶颈数据均衡COCO数据集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多车场生鲜配送优化

    张念陈熙袁媛万飞...
    1314-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鲜产品易腐烂特性与对配送及时性的高要求,构建以制冷成本、燃油成本、损耗成本、时间惩罚成本、产品固定运输成本和车辆固定成本的总成本最小函数,并考虑顾客的位置、车辆载重及时间窗约束,建立多车场生鲜配送模型,使用K-means聚类对算例中的客户群进行车场划分后,采用变邻域下降搜索策略和模拟退火算法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计算得出优化后的车辆配送路线.通过对改进后的遗传算法与传统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比后,结果表明各项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且总成本减少了 14.6%,从而验证改进后算法的优势,达到减少配送成本、满足配送及时性和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的.

    遗传算法生鲜配送变邻域下降搜索模拟退火算法冷链物流

    基于模糊逻辑方法的多船会遇安全态势评估

    陈信强史飞翔王梓创杨勇生...
    1327-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减少船舶碰撞风险,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一种多船会遇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方法.首先,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判断船舶会遇等典型交通场景下船舶避让优先级;然后,利用船舶相对距离、航速、船速比(本船与他船的航速比值)和相对方位(本船与他船的航向比值)等因素建立模糊评价规则,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会遇态势下船舶的碰撞危险程度;最后,基于给定的风险阈值给出船舶航行安全风险预警.基于AIS数据对上海洋山深水港水域附近的多船交叉会遇和多船对遇局面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评估不同交通态势下船舶安全风险程度,可为智能船舶智能航行决策和安全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船舶会遇模糊逻辑自动识别系统碰撞风险智能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