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服饰品中葫芦纹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

    李亚倩卓冬冬郭丽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葫芦纹样的历史悠久,具有着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分析等方法,对葫芦纹样在传统服饰品中的多样化呈现方式进行归纳分析,从造型、构图和色彩等方面来分析纹样独特的艺术特征,挖掘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结合现代的设计方法与工艺,探讨其在童装中的设计应用,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葫芦纹传统纹样童装设计应用

    像素元素应用于童装的设计

    李泳姿陈长美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系列童装设计灵感来源于经典像素游戏《超级马力欧兄弟》,把游戏中的道具图形作为此次童装设计的装饰图案,并用目前儿童流行的手作游戏——拼豆,实现图案造型.颜色是参考游戏中的配色,系列设计选择了红色和蓝色2 个经典配色,游戏中道具的白色和黄色作为此系列童装辅助色.将当前童装流行元素和20 世纪 90 年代的服装风格相结合进行系列设计,廓形款式参考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的复古风格.主面料使用蓝色牛仔面料和深红色华夫格针织面料,像素马赛克视觉的牛仔格子面料和白色华夫格针织面料作为辅助面料.华夫格针织面料的像素肌理、拼豆的像素视觉和边缘锯齿状效果、马赛克外观的牛仔格子面料共同表现本次的设计主题.

    像素元素拼豆马赛克锯齿状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女式蒙古族袍服款型研究

    刘佳
    83-8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族袍服是蒙古族人民历代传承的活态文明.不论是传统的款式还是加入现代元素的款式,都在表达蒙古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利用传统、地域特色来表现现代精神观念,以独特的个性与人格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全面地了解、研究和掌握蒙古族服饰的渊源、内涵、寓意、结构工艺形式及色彩的运用,并从中挖掘其丰富的元素,结合时代潮流,使之得以提升.

    女式袍服结构工艺传统与现代

    壮族服饰图案元素在三维虚拟角色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吴宇哲段嘉豪王伟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笔者原创作品研发实践,探索了将壮族服饰转化为 3D虚拟角色的数字格式,通过采用高精度三维建模、虚拟裁剪和数字织造技术,研究将传统壮族纺织品与现代数字可视化相结合.应用研究过程包括详细的Cinema 4D中的三维建模、Marvelous Designer中的动态模拟、Substance Painter中的纹理绘制和Redshift中的最终渲染,展示了文化遗产与数字创新的和谐融合.

    壮族服饰三维服装设计数字化文化融合MarvelousDesigner

    曾侯乙尊盘蟠螭纹、蟠虺纹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娄静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传统工艺中,以装饰纹样为载体的青铜器当属国器,青铜器纹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文章以青铜器——曾侯乙尊盘为切入点,将曾侯乙尊盘中的蟠螭纹、蟠虺纹样进行拆分、简化、重构,把中华优秀传统青铜器文化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设计出既蕴含古典气息,又符合时下年轻一代审美趣味的首饰品.将曾侯乙尊盘蟠螭纹、蟠虺纹巧妙地运用于当代首饰品中,为当代首饰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

    曾侯乙尊盘蟠螭纹蟠虺纹首饰设计

    曲阳石雕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许燕青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 1995 年出土于河北省曲阳县王处直墓,现珍藏于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展厅的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进行探究,采用归纳法提炼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各类乐器的设计元素,探究古代乐器的寓意、色彩、造型等特点,并对古代乐器的形态和纹样进行原型设计与衍生设计,将其运用到现代生活产品中,为创新设计注入新的灵感和设计元素,延伸历史轴线,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原型设计衍生设计文创应用

    非遗润童心教育类产品的研发设计——以羌绣为例

    杨灿新邹讯谢佳胡晓...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将非遗文化融入儿童教育类产品,可以让儿童从小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培养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文化自信心;有利于非遗传承获得新生力量,扩大非遗受众群体,助推非遗文化发展.通过非遗技艺、非遗文化与儿童相适宜的教育类产品结合研发,例如识字卡片、拼图、手绘本、DIY针线包等,将非遗文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儿童,传播给与儿童相陪伴的成年人,从而提高社会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重视,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非遗润童心教育类产品羌绣

    非遗文化传承视域下苗族文化创意设计与应用

    张煜宗世英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民族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IP,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IP形象设计逐渐成为新的文化潮流.其中,苗族的非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苗族文化IP形象的深度探索、整合与创新设计,展现出苗族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公众对它的理解与认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苗族文化非遗IP形象创新设计

    汉代柿蒂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张玉玲王欣欣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柿蒂纹作为一种古老悠久的纹饰,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其形制、意涵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紧密结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以汉代柿蒂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汉时期柿蒂纹的性质特征以及文化语义进行梳理分析,立足于传统纹饰文化基因传承和现代化转译,结合现代包装设计原则与理念,提炼汉代柿蒂纹独特的典型视觉符号.探究两汉时期柿蒂纹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原则以及发展前景,以期实现创新与融合的双赢局面.

    柿蒂纹现代包装纹饰两汉时期

    东北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发展探索

    曹雷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在现代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应用的对策.当前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东北元素应用主要停留在直接借用阶段,缺乏深入的创新设计.文章认为应加强对设计师的东北文化培训,组建跨界合作的设计团队等,从而推动东北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纺织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东北地域文化纺织文创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