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研究——以汴京灯笼张为例

    张荃怡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人口的流失、新生代多元化审美趣味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观念的差异使得汴京灯笼张的使用场合不断减少。如今存在着保留民族符号与追求经济收益之间的矛盾,这是许多民间艺术难以跨越的巨大考验——耗费大量精力创作的作品遭到商品价值的质疑与艺术价值的低估,机器的批量制造与复制成为产生经济效益的首要方式。文章以汴京灯笼张为例,分析其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这将对此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汴京灯笼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笼纹传统纹样传承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纺织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为例

    王蜀刘祖兰邓秀妍邵家兴...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纺织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传统培养模式在应对市场需求方面的局限性,文章探索了智能制造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纺织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围绕产教融合模式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强调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产教融合模式可显著提升学术成绩、就业竞争力,并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但这种模式仍面临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更新的挑战。未来应加强教师培训和行业合作,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推动教育内容和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为纺织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持续的创新路径和更大的发展前景。

    产教融合纺织智能制造研究生培养模式

    基于AI图像生成技术的非遗传承保护与设计应用研究——以苗族蜡染艺术为例

    郭闯王思琪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Midjourney作为图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打造了人机合作进行艺术生产的新模式。文章以苗族蜡染艺术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合作的可行性,通过输入基本句式的方式获得机器人智能提供或叠加生产的作品,测试了Mid-journeyAI图像生成技术是否可以辅助人类进行艺术创作。通过研究,文章前瞻性地预测了这一新型的创作模式对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所起到的作用,并根据现阶段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作机制,寻找AI图像生成技术与非遗传承保护的互补协作模式。

    非遗文化AI图像生成技术蜡染艺术挑战与创新

    壮锦花纹的文化传承与艺术赏析

    韦洁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壮锦花纹图案的文化传承与艺术赏析,分析了壮锦花纹在图案设计、色彩运用和构图布局等方面的艺术特征,揭示了花纹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了壮锦花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在文化产业中的推广与发展,以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壮锦花纹纹样艺术特征文化内涵现代价值

    失能老人护理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孙玉蓉陈金澳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分析失能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探讨老人护理产品在功能、文章造型和材料方面的安全可持续性设计要求,以满足消费者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多维需求。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失能老人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市场调查数据,探讨如何以失能老人的情感化需求为理论指导,促进护理产品形式上的创新,充分发挥产品功能和情感的双重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护理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应注重失能老人的情感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并在产品功能、造型和材料的选择上注重安全和可持续性,从而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出色的护理服务。基于此研究结果,在产品设计中应关注失能老人的多维需求,兼顾功能性和情感性,以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和用户体验,为失能老人提供可持续、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情感化设计失能老人护理产品可持续设计

    敦煌壁画色彩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表达和应用

    朱娟娟张翟雯昕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遗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瑰宝,其中,敦煌壁画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建筑价值,还在传统美学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敦煌壁画在色彩上具有鲜明、浓郁等特点,是传统色彩美学的典型代表,更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灵感。文章结合社会实际,分析了敦煌壁画色彩的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敦煌色彩对当代服饰的启发。

    敦煌壁画色彩服装艺术应用

    成都绿色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战略

    王新玲徐亮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国碳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天然纤维增强绿色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模、可再生、可回收等优势,已在航空和汽车等领域得到应用。尽管成都在绿色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基础和实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成都仍面临着诸如基础研究不足、关键技术缺失以及上下游产业协同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主要论述成都在发展绿色复合材料时应采取的举措,如拓展原材料供应链、加强原材料的基础研究,并扩大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积极延伸绿色复合材料的产业链,吸引高质量企业,形成一个绿色复合材料产业生态系统等。

    天然纤维绿色复合材料可再生上下游产业链

    服装裁切机中面料固定装置的探析

    范春红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面料固定方法逐渐暴露出效率低、精度差和适应性不强等问题,亟需创新和改进。文章通过对面料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面料裁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夹持不稳定、适应性差和自动化程度低等,以期为推动我国服装机械设备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面料固定装置服装裁切机服装裁剪

    基于亲子互动的儿童家具设计

    刘佳怡杨亚萍唐若岚
    134-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亲子互动的类型及家具在亲子互动中的作用,并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设计案例归纳亲子互动家具的设计要点。文章对亲子互动家具的探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具行业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对家长与儿童沟通交流方式的新探索,有助于给亲子带来更多元的互动体验,促成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亲子互动家具设计沟通交流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新兴技术研究进展

    商跃美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纺织工业是全球最大的污染行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染料、化学品和有机物。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纺织工业废水处理的新兴技术,包括高级氧化工艺(AOPs)、混凝技术与絮凝技术、吸附技术、膜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并讨论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纺织工业废水新兴技术高级氧化工艺混凝技术絮凝技术吸附技术膜技术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