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黄章文

季刊

2096-4048

0771-5604157,5639486

530023

广西南宁市广园路25号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Police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公安战斗力导向下的广西公安教育改革实践

    张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警察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新质公安战斗力生成为导向,坚持特色发展道路,确立了"植根公安政法行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服务平安广西、法治广西建设"的服务面向定位,形成了"三立足三服务"广西公安教育办学特色,探索形成了"研、教、学、练、战、思"系统化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公安"教育理念引导学科专业建设布局,积极拓展公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全力服务国家安全战略.

    公安教育新质公安战斗力教学改革教育实践

    监警协助机制的类型化形塑

    杨庆陈辉
    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只有在法治化与合理化的路径下开展公安机关对监察机关的协助机制,才能实现监察效能的法治化提升.立足于公安机关合法合理协助监察机关履行监察职权的角度,应将协助法定规则、警察辅助规则和效能提升规则作为监警协助行为类型化须遵守的规则,以协助事项性质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协助移送类、协助调查类、协助限制人身自由类;以协助事项是否有法律明文规定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法定协助和非法定协助.由于监警协助机制的程序与实体规则具有一体化的色彩,因此可从协助申请规则的构建与协助审核回复规则的构建方面进行一体化完善,就前者而言,须合理设定协助启动事由、完善协助申请的作出程序和发挥公安机关的制约作用;就后者而言,应从审核程序的分类适用、审核期限的合理设定和审核结果的规范回复等方面进行完善.

    监警关系监警协助规则指引类型化展开公安机关

    英国NDM侦查决策模型介评与启示

    蔡威石佳鑫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梳理英国NDM侦查决策模型的发展沿革、理论框架,总结出NDM侦查决策模型的意义,并结合我国当前侦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可供我国侦查决策改革借鉴的地方,进而得出结论: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其经验,通过构建结构化侦查决策体系、健全主办侦查员制度、完善侦查情报认知机制、健全审查反馈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侦查决策的发展.

    侦查决策侦查情报英国认知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形成机制、启动路径及模型建构

    李佳强赵桂芬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失调现象是指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由于个体认知与自身内在追求不一致而产生心理不适感的现象.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所处的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个体认知因素和侦查人员相关因素.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通过"改变决定中涉及的被择物的吸引力""在选择所涉及的被择物中建立认知重叠""改变或撤销自己的行为"三种方式来避免认知失调.据此,应从失调差异的察觉、失调情绪的唤醒与失调程度的判断、失调压力的调节、改变拒供行为四个方面来构建认知失调应用的结构化模型.

    审讯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如实供述

    监察审批程序的实践检视及完善进路

    于文佳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批程序作为我国监察法律的特有内容,具有监察体制的强行政属性.梳理现行监察法律文本中审批程序的相关规定,可以发现监察审批兼具政治与法律的双重属性.以监察各阶段的实践状况为视角,现有的监察审批程序行政属性突出、法律属性稍弱,在监察调查、监察留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规制.应从监察审批的法律属性、文本规定出发,剖析内因.在监察权配置层面,运用程序思维调和机关思维,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监察职能;以比例原则为指导,注重监察权实施限度的合理性.在监察审批方面,通过"实质审批"与"形式审批"的界分,实现审批流程繁简分流,并辅之以监督流程的完善,以权力制约保障监察权行使.

    监察审批监察调查监察留置监察法程序思维

    行政检察穿透式监督视野下的不动产登记诉讼困境及破解路径

    严丽萍韦震玲田海
    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动产登记行政诉讼多由原告与登记权人的权属纠纷引发,由于原因行为与行政登记行为属于不同法律关系,因此实践中出现了撤销登记之诉与解决权属纠纷之诉两种不同的司法维权路径,进而引发了三重困境:一是维权路径"累",二是胜诉"难",三是路径衔接"堵".对此,可在分析不动产登记纠纷的性质、解构维权路径选择逻辑的基础上,以行政检察穿透式监督理念为指引,从穿透式自纠缓解诉累、穿透式说理解决堵点、列明式立法解决选择困难、穿透式审查提升裁判效果、穿透式监督一手托两家等五个方面破解当前困境,再造维权路径.

    不动产登记行政确认权属争议穿透式监督审慎审查

    认罪认罚从宽自愿性的规范分析及司法展开

    赵龙王子奇
    6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愿性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标准.司法实践中,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面临"自愿性"标准模糊、司法援助力量不足、高羁押率造成心理强制等困境.从规范二元论的角度,对认罪认罚从宽自愿性的规范内涵和规范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应从认罪认罚的自由性、自主性、明知性三方面对认罪认罚从宽的自愿性予以认定,并应从完善值班律师各项制度、提高非羁押措施适用率、强化对认罪认罚过程的监督、保障被追诉人的上诉权四方面对现有制度进行改良,以更好地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利.

    认罪认罚从宽自愿性自由自主明知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公民合法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王彬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有生成式对抗网络与扩散模型、ChatGPT与跨模态对齐技术等类型,其能够深度伪造或自动生成假视频、假音频、假图片、假文本.实践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公民的合法权利存在冲突.为了平衡二者的冲突,域外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引领与规范,加强其应用实践的监管与执法.我国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部门规章三个层面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引领与规制,加强对其应用实践的监督与执法,并在司法惩治与救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生成式人工智能公民合法权利深度伪造应用实践冲突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审判的风险及防范

    姚显森王森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领域能够助推类案类判、智能生成文书、精确定罪量刑、辅助证据认定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的应用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应用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具有应用正当性.其能够确保审判公正,提升审判效率,加强审判监督,具有应用必要性,但也存在"算法黑箱"损害程序正义、数据不良导致结果误差,信息输出侵犯数据隐私的算法公正性、准确性、安全性的风险.应通过完善司法程序规制算法公正性风险,优化训练数据规制算法准确性风险,统一司法应用规制算法安全性风险.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应用技术算法风险智慧司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认知安全风险与对策

    李梦浩李勇男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引发各行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注和安全担忧,特别是在现代网络空间中对认知安全带来的风险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认知领域的突出风险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安全隐患,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基于自身技术风险催化我国认知风险的新态势,特别是在政治领域的信息操纵和舆论引导方面对网络空间认知安全的影响.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认知风险需要从技术、政策、公众教育、信息引导以及全生命周期监管等途径入手,以有效地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认知安全风险.

    生成式人工智能认知安全算法黑箱数字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