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金融研究
区域金融研究

关守科

月刊

1674-5477

gxjr@chinajournal.net.cn

0771-2829470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桃源路39号

区域金融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Regional Financial Research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立足金融,面向社会,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为提高金融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服务,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债券纳入央行担保品决策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庞加兰王薇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发行的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的第二产业企业一级市场数据,文章运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行为的决策要素,测算在不同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下资产负债率、债券类别、发债企业上市情况、特殊条款和地区宏观经济增长水平等协变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政策效应影响下,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融资成本得以降低;对动态边际效应进行检验后发现,该效应在政策后的第2年开始显著,具有时间滞后性.因此,可以进一步深化合格抵押品扩容对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用、实施递进式的绿色金融政策,同时将政策与绿色债券市场环境加以考量,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引导支撑作用.

    绿色债券倾向得分匹配融资成本

    绿色融资的风险分担研究——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为例

    孙昕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有力推动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受全球绿色转型趋势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致力于基础设施项目的绿色建设,这对该区域的环境友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独特的风险分担框架,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评价方法,应用ANP-GCE模型对风险分担系数进行量化,从而确定各方资本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绿色融资中的风险分担比例,并以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电项目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基于此,文章为健全绿色融资的风险分担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绿色融资风险分担PPP模式"一带一路"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田东案例与经验启示

    陈新建施静静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广西百色田东县的数字普惠金融改革实践案例,在梳理归纳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国首个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县田东县发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县域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进一步整合县域农业农村资源,促进农村资产资本化和数字化转型,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效率,实现对乡村振兴的赋能.

    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田东模式案例启示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贵州县域面板数据的空间效应分析

    李晓龙张琼月刘雨欣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而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绿色属性和环境正外部性,能够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以2015-2021年贵州省78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在空间分布上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从而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会溢出到邻近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更大.据此,文章从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向农业绿色经济倾斜、加强区域间碳减排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空间溢出

    广西县域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效应研究

    康立韦雅乘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4-2021年广西69个县域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分别构建广西县域普惠金融指标和乡村振兴综合指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系统GMM模型,考察广西全县域及西江经济带县域、北部湾经济区县域、桂西北资源富集区县域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广西县域普惠金融通过"涓滴效应"和"亲贫式增长"对乡村振兴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广西县域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和乡村发展水平越高,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效应越显著.基于此,广西可持续完善普惠金融支农服务,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策略,多政策促进农村全方位发展,引导普惠金融推进产业融合,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广西县域

    国家审计对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效应研究——基于"经济体检"功能框架的检验

    王家华孙辰赖才林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是现阶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重点,国家审计能够在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经济体检"各功能对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查病""治已病""防未病"功能均能有效抑制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基于"经济体检"综合功能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抑制作用显著;国家审计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抑制效应在区域、市场化水平、城市集群水平方面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国家审计水平、助力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国家审计区域金融风险经济体检

    数字金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创新绩效

    卫达任宗强陈康豪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作为金融行业拥抱数字技术的新兴产物,会加速资源流动与配置,这对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其中发挥的传导效应,以期为揭示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提供微观证据.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机制分析认为,数字金融通过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数字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数字金融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门槛效应,且正向影响随门槛值的提高逐渐增加;而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也为企业治理和监管部门的制度设计提供重要启示.

    数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创新绩效门槛效应

    数字金融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

    陆凤娟陈正涛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动能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优势不断凸显,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相对薄弱的西部民族地区提供助力.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从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角度出发,利用熵权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动态面板回归差分GMM模型,并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方面分维度探究数字金融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不同民族地区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同时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不同程度上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要加快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优势,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金融分维度回归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发展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袁嫚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测算大数据发展综合指数和区域创新综合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剖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1年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区域创新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省份仍处于较低水平;各省份耦合协调等级呈现从较低向较高等级演化的趋势,但协调程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二者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空间集聚类型以低-低集聚为主,需要继续加强耦合协调度高值区对低值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各省份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并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特征.为了提高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文章提出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完善协调发展机制、合理布局数据资源和创新要素等政策建议.

    大数据发展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空间集聚

    技术创新、营运资本与企业研发平滑

    程栋鹏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企业创新来说,稳定的研发投入至关重要,实现研发投资的平滑发展是企业坚持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构建企业研发平滑动态模型,利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研发平滑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营运资本、技术创新、高管激励在企业研发中的关系.研究表明,营运资本平滑了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加强营运资本的研发平滑作用;与企业长期价值挂钩的高管股权激励在技术创新与研发平滑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而与企业当期业绩挂钩的高管薪酬激励则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营运资本的研发平滑作用更强,其技术创新对研发平滑的促进作用也更强.此外,薪酬激励的负向调节作用在企业里普遍存在,但股权激励的正向调节作用仅在非国企中显著.除此之外,文章通过分组回归发现企业高管团队不同,其技术创新对研发平滑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研发的政策建议.

    研发平滑营运资本技术创新高管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