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金融研究
区域金融研究

关守科

月刊

1674-5477

gxjr@chinajournal.net.cn

0771-2829470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桃源路39号

区域金融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Regional Financial Research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立足金融,面向社会,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为提高金融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服务,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绿色金融协同演化系统研究——基于哈肯协同效应

    左凯文徐嘉欢孙竹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3年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情况.文章将哈肯模型与面板门限模型相结合,探究绿色金融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协同演化系统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协同演化趋势向好,是绿色转型的重要发展途径,而环境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协同演化系统中,不同发展水平的绿色金融通过影响环境治理,对经济发展发挥三个不同层次的推动作用,对协同演化系统造成周期性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绿色转型资源型城市协同效应门限模型

    新型农业经营场景如何驱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基于"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信贷模式的案例分析

    陈新建刘安娜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型的农业经营场景,也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代农业经营场景视角,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金融信贷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新型农业经营场景进一步驱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逻辑、信用传递与风险规避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金融信贷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由新型农业经营场景驱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场景协同效应和利益联结机制改进了农村金融生态,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提供了信用增信,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为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应充分考虑新型的现代农业经营场景,将农村金融深度嵌入农业场景,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的场景变化营造新的金融服务生态.

    农村金融场景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模式风险规避

    中国相互健康保险创新发展研究

    唐金成肖思文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需求的增加,健康保障不足问题愈发凸显,迫切需要新的保险模式来补足短板.相互健康保险凭借其稳定性和互助性,在我国保险市场上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分析相互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指出在现有环境下,经济环境的刺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保险科技赋能为其发展提供机遇,同时相互健康保险面临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营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和稳定性较弱的挑战.结合国外相互健康保险发展经验及我国国情,文章提出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创新经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提高组织运营的稳定性等建议,创新相互健康保险发展模式.

    相互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创新策略

    博彩性偏好、企业金融化与股价崩盘风险

    崔惠颖季谷雨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场非有效性和经济"脱实向虚"所积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投资者非理性偏好、企业金融化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正是其重要的微观表现.文章将投资者非理性偏好和管理者投资决策有机融合,探究股票博彩特性和企业金融化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替代股票博彩性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助长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述关系在公司规模小、换手率高的股票中更为显著,并揭示了"管理者短视—经营效率—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因此,抑制投资者博彩行为、提升企业内外部治理效率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有利于遏制经济"脱实向虚"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博彩性偏好企业金融化股价崩盘短视偏好

    数字普惠金融、社会保障与居民增收致富

    何秋洁何香玲陈国庆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文章采用2011-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社会保障以及居民增收致富之间的内在关联.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增收致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增收致富的驱动作用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经过一系列异质性检验结果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增收致富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不同数字普惠金融维度以及不同社会保障水平上均显著不同.同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乡村地区的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居民增收致富.

    数字普惠金融社会保障增收致富

    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王楠新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14-2021年河南103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2014-2021年期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跨越式增长,且三类县域及豫东、豫南、豫西、豫北、豫中五类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呈现出以豫中和示范引领县为首的态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呈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缓慢.从时间以及空间演变规律来看,河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都在往协调性更好的方向发展,且各县域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相邻县域之间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高高集聚地区集中在省会郑州市附近,低低集聚地区则集中在欠发达县域.

    数字普惠金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相关性分析核密度分析

    新发展格局下城商行服务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桂林银行跨境金融课题组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探索城商行服务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基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产业融合、跨境产业及金融支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全面总结城商行服务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重点梳理广西城商行服务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以及面临的新需求与新挑战,结合国内典型地方实践经验借鉴,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城商行支持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的"五大支柱"相关战略框架.

    新发展格局城商行金融服务中国—东盟跨境产业

    注册制改革与高科技企业市场价值

    潘凌云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册制改革如何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探讨注册制改革如何影响高科技企业市场价值,以2013-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注册制改革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因果影响.基本结果表明,与A股其他板块相比,注册制改革显著提高了科创板企业的市场价值;渠道分析表明,注册制改革主要通过融资成本渠道和研发投资渠道影响企业价值;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制度的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性更高和技术密集度更高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文章丰富了注册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监管部门继续推动股票市场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提供了一定经验依据.

    注册制改革企业价值外部融资依赖技术密集度

    数字化转型能否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基于企业外部关注的调节作用

    柯宗俊丁平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企业如何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对于促进企业自身的稳健运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促进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12-2022年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结论依旧成立;渠道机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来促进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更好地抑制非国有企业、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行业数字化程度较低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或衰退期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的发生;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企业外部关注越高,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越显著.研究揭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机制以及企业外部关注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为企业践行数字中国规划、化解债务违约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债务违约企业外部关注融资约束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