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学技术
光学技术

夏阳

双月刊

1002-1582

gxjs@bit.edu.cn

010-68913628 68948720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光学技术/Journal Optical Techniqu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的以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的有关光电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有创新的科研实验和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报告;重要学术问题和重大科技成果的综合评述及前沿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优秀学位论文中的创新部分;最新学术动态和科学研究快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线光通信中的信道均衡研究进展

    李征陈优美梁静远柯熙政...
    25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无线光通信中,信道不理想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而在接收端放置一个与信道特性相反的均衡器可以抵消信道对信号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校正多径时延等因素带来的码间串扰问题,使信号在接收端得到恢复和重建.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均衡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比总结了各个典型信道均衡技术以作参考,包括迫零均衡、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判决反馈均衡、Volterra均衡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及均衡算法特点选择适当的均衡器来实现信道均衡.最后,展望了无线光通信中信道均衡技术的发展前景,为后续研究者在该领域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价值.

    无线光通信信道均衡线性均衡非线性均衡

    一种结合增强对齐与多注意力融合的偏振视频超分辨方法

    徐国明金苗梁栋马健...
    269-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偏振成像探测中,偏振多通道视频序列给数据传输和处理带来挑战,同时探测精度又依赖高分辨率图像,为此超分辨率计算成像就成为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从视频运动特征入手,提出一种结合增强对齐与多注意力融合的偏振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采用三级级联结构实现特征对齐,每一级特征由上一级特征下采样两倍得到,并采用光流引导的可变形卷积进行特征对齐;在融合阶段结合包括时间注意力、空间注意力、通道注意力在内的多种注意力机制,以充分利用通道间依赖性和时空相关性来提升超分辨率重建效果.所提方法与VSR-DUF、RBPN、EDVR、RLSP、RSDN、RRN、DARN、MSAWN等视频超分辨率方法在0°、45°、90°、135°偏振角视频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对比实验,该实验表明该算法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指标高于其他算法,并且视频帧的高频纹理细节的修复更加丰富,接近偏振成像系统的原始高清图像帧.

    成像探测视频超分辨率深度学习偏振视频注意力机制

    数字全息显微信号项频谱定位及干扰项抑制

    张贺孔勇吴慧慧廖后章...
    277-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离轴数字全息显微和非相干光成像研究中,空间频域滤波是重建目标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关键步骤.信号项频谱选取及中心定位对滤波后重建相位的质量有着极大影响,即使像素级的微小差异也会导致重建相位的严重失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数字全息显微信号项频谱定位及干扰项抑制的方法.方法根据全息图频谱的直方图分布特性,自适应确定滤波形状和大小,同时,采用质心法来快速准确的确定信号项频谱的中心,并在频域中运用形态学处理来消除信号项频谱周围的干扰项.实现了信号项频谱自适应滤波,从而提高了相位重建的质量.文章使用二维山形图模拟相位进行了仿真验证,并搭建光路拍摄USAF1951标定板上的数字区域和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相位重建,并对干扰项进行抑制,提高了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的成像质量.

    数字全息频谱滤波频谱中心定位干扰项抑制相位重建

    基于TVAL3的菲涅尔孔径编码无透镜成像

    龙佳乐黄克森丁毅张建民...
    28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菲涅尔孔径编码的无透镜成像原理,可以构建低成本、轻量级的非相干光成像系统并应用于多种场景.然而由于重建图像中孪生像和原始像在梯度域稀疏性的差异,基于两步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菲涅尔孔径编码无透镜成像仍然存在成像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提高成像质量,文章提出利用基于全变分正则化的增广拉格朗日函数法和交替方向法实现菲涅尔孔径编码无透镜成像重构.实验结果表明,与两步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相比,文章使用的算法可以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恢复出图像更多的细节.

    无透镜成像菲涅尔波带片编码掩膜TVAL3图像重建

    基于DMD的并行压缩感知时域关联成像

    贾家瑞姚旭日
    294-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非周期时变光信号的高速探测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并行压缩感知和时域关联成像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同时借助空间光调制器DMD高速调制能力,可在探测器单次曝光时间内恢复快速时变信号,对非周期性快速时变信号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通过实验验证,方法可恢复频率1kHz的时变信号,并且具有很高的信噪比.

    DMD并行压缩感知时域关联成像

    用于光纤频率传递的双级双向掺铒光纤放大器

    侯永康商建明蒋天炜
    298-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纤频率传递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频率信号传输,但在长距离频率传递中,信号光功率不断损耗,需要使用光放大器进行补偿.基于双级放大器的良好性能,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光纤频率传递的双级双向掺铒光纤放大器(Dual-stage Bi-EDFA),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实测增益最高可达27.5dB,噪声指数为3.56dB,增益平坦度低于0.3dB.将该方案应用到160km频率传递系统中,可以实现1.09× 10-14@1s和2.36×10-17@10000s的频率传输稳定度.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频率传递掺铒光纤放大器噪声指数频率稳定性

    光斑形状对BBO晶体四倍频效率的影响

    孟诗涵臧天元蒋剑良张恒利...
    305-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BBO晶体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倍频、混频、光参量振荡等光学领域的非线性频率变换晶体.但是由于该晶体在四倍频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走离角,会使产生的倍频光与基频光逐渐分开,降低了四倍频转换效率.文章模拟了在532~266nm倍频过程中,入射光斑形状为圆形和矩形时对BBO晶体四倍频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矩形光斑入射到BBO晶体表面可以延长有效倍频孔径长度,减小走离效应对倍频光的影响,明显提升四倍频效率.

    矩形光斑走离效应紫外激光非线性光学四倍频

    基于旋转光栅的超高分辨光谱仪集成设计

    傅伟杨照清薛萌郭汉明...
    309-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探测器具有像元数目的限制,宽波段和高分辨率难以同时满足.文章针对532nm激发波长,设计了一款同时具有宽波段、超高分辨的拉曼光谱仪.将整个光谱范围按照低波段最低分辨要求分成四个波段,并通过旋转光栅和旋转聚焦镜的方式,完成了不同波段相互切换的集成化设计,实现了 80~4000cm-1宽波段范围,全波段1.2cm-1超高分辨率的光学指标.考虑到探测器的较大体积尺寸,为避免元件发生干涉,该系统中元件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相比于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该光谱仪具有宽波段和超高分辨率的同时无需更换结构内部其他元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

    拉曼光谱仪旋转光栅波段切换高分辨率

    卵形微柱产生的光子纳米射流特性研究

    王秀华王宇琛刘硕侯睿...
    315-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表明球形微粒产生的光子纳米射流具有极窄的半高宽,能极大提高透镜分辨率.微粒制备可能导致微球形状不够标准,进而对其光子纳米喷流的特征参数造成影响.文章基于二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仿真计算了卵形微柱产生的光子纳米射流(PNJ)的特性.结果表明入射面和出射面曲率对卵形微柱产生的光子纳米射流具有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了入射光波长和折射率对卵形光子纳米射流的影响.本工作提供了卵形微柱产生的光子纳米射流的特征参数,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卵形微柱椭圆微柱光子纳米射流

    基于衰减全内反射的外尔半金属耦合性质研究

    顾梓恒臧强郑改革
    320-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尔半金属(WSM)具有独特的体能带结构以及非平庸的表面态,对其光学性能的揭示和研究对认识这类材料和拓展相关应用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光与WSM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衰减全内反射结构用于研究WSM中表面等离激元(SPP)的色散和耦合性质.从介电函数张量出发,通过各项异性传输矩阵来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菲涅尔反射系数,研究WSM的色散曲线.在此基础上,引入亚波长厚度的极化晶体薄膜,通过介电函数近零(ENZ)模式和SPP的共同激发,得到两者的耦合杂化色散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色散关系的高频和低频分支在反交叉点都显示出强耦合.基于WSM的耦合杂化模式具有高度传播特性和亚波长光限制的特点,可以作为未来红外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衰减全内反射外尔半金属介电函数近零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