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科学
广西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广西科学

广西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罗海鹏

季刊

1005-9164

gxkxbjb@126.com

0771-2503923;2503922

530007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广西科学/Journal Guangxi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由广西科学技术厅、广西教育厅、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和广西科学院于1994年联合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类期刊。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2001年《广西科学》杂志改由广西科学院和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厅和广西教育厅协办。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活跃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繁荣广西的科学技术事业,推动广西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的交流。主要刊登内容有:广西自然科学各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和重要科研实验报告,代表广西科学先进水平的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新理论、新发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技改和"星火"项目的新成就,科技政策、学术动态、信息简报等;同时也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广西科学》杂志已于1994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获得第二、第三届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2001年《广西科学》杂志荣幸地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获得第四届广西"十佳科技期刊"称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环境对鱼腥草开花、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帅歌刘宝玉王满莲唐辉...
    723-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光环境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花期和生长的影响机制,发挥其观赏价值,丰富园林植物应用种类,本研究以同一林地不同生长光环境[林缘(LY)、疏林(SL)、密林(ML)]下的鱼腥草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确定试验样地,观测其花期、生长状况以及光合特性指标,分析不同光环境对鱼腥草开花、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Y下鱼腥草开花数量最多,群体花期持续时间最长;SL次之;ML最差.鱼腥草生长状况和光合特性的各项指标在不同光环境下,除比叶面积和含水量外,均与光强呈正相关,部分差异显著.综上,LY为鱼腥草开花和生长的最佳光环境,挖掘鱼腥草的观赏价值,有利于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丰富广西药食同源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种类.

    鱼腥草光环境花期生长光合特性

    耐热微泡菌Microbulbifer thermotolerans YLW106几丁质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

    欧阳玉滢林梅王巧贞卢波...
    731-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几丁质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从耐热微泡菌Microbulbifer thermotolerans YLW106菌株中克隆、表达几丁质酶基因,并探究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几丁质酶基因Chi2375,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重组酶Chi2375.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重组酶Chi2375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 ℃,在50、55℃的半衰期(t1/2)分别为60和2 h;最适pH值为8.0,在pH值为3.5-12.0条件下,4 ℃保温24 h后重组酶Chi2375的相对酶活力保持在85%以上,酶活力较为稳定;5 mmol • L-1的Cu2+、1%的Triton X-100和1%的DTT对重组酶Chi2375具有促进作用,相对酶活力分别约为140%、130%和180%;最适底物为β-几丁质,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重组酶Chi2375的Vmax和Km分别为(7.49±0.25)U • mg-1、(33.75±1.24)mg • mL-1;重组酶Chi2375与胶体几丁质反应的产物为纯度90%以上的几丁二糖,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耐热微泡菌几丁质酶克隆表达纯化酶学性质

    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区水环境的时空变化和营养状态分析

    庞巧珠陈丹丹陈晓慧谢海群...
    742-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鱼类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利用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2018年5月、8月、10月和2019年1月的水环境调查数据,分析网箱区与对照区的环境因子差异,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和营养指数法对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水质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体的pH值、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氧(DO)、溶解态无机磷(DIP)和化学需氧量(CODMn)整体符合国家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网箱区与对照区的水环境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春季和冬季,后水湾养殖海域较适合浮游植物生长,而在夏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会受到DIP限制.有机污染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后水湾养殖海域海水水质较好,未出现有机污染的状况.营养指数结果表明,养殖投饵高峰期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高,网箱区局部海域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总磷(TP)和总氮(TN)是主要影响因子.今后应加强对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海域的环境监测,避免养殖活动对水质造成长期的污染积累影响.

    后水湾深水网箱养殖水环境富营养化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小花老鼠簕遗传多样性研究

    高霆炜童立豪钟云旭阎冰...
    754-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导致小花老鼠簕(Acanthus ebracteatus)濒危的原因,本研究通过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筛选出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小花老鼠簕的4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6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778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89.群体平均等位基因为3.167,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为0.396和0.442.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4个小花老鼠簕群体间变异为36%,群体内变异为64%,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不同的个体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结果具有一致性,4个群体被分为两大类,广东广州单独聚为一类,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和海南文昌聚为一类.4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类结果与各群体地理位置分布基本一致.小花老鼠簕濒危并非遗传多样性低引起,可能是人类活动、繁育以及病虫害等导致的.本研究为小花老鼠簕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小花老鼠簕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种群特征保护策略

    基于锈斑蟳简化基因组数据的微卫星DNA标记开发

    唐棣杨明秋邹雄刘洪涛...
    763-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a)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对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开发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标记有助于锈斑蟳种群生态、种质资源等方面研究.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锈斑蟳简化基因组序列信息,开展微卫星相关信息分析,并开发微卫星DNA标记.共检测到2 419 242个微卫星位点,其中二核苷酸和单核苷酸重复基序数量最多,各占总位点的43.95%和28.71%.六核苷酸重复基序的类型最多,达287种;其次是五核苷酸的重复基序的类型,为275种.不同类型SSR位点基序的重复次数也不同.使用Primer3 v2.3.6软件共设计出21 330对锈斑蟳微卫星引物,选取多态性高的192对引物在12个锈斑蟳样本中进行验证,有14对引物具有单一条带且多态性较好,每个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4-14,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03-0.892和0.167-1.00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56-0.882.研究表明,本方法在筛选锈斑蟳SSR标记中是可行的,所得引物可以应用于锈斑蟳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分析等研究.

    锈斑蟳简化基因组微卫星引物开发遗传多样性

    基于VMD-GRAU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谢金财于千城王之赐胡智勇...
    773-780,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难以准确捕捉风电历史监测数据与风电功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以及难以适应风速环境变化导致预测效果差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设计了风电功率预测模型VMD-GRAU.首先对风电数据进行变分模态分解,避免模态混合和假峰值的问题,然后提出门控循环注意力(Gated Recurrent At-tention Unit,GRAU)模型,设计注意门来增强GRU对重要序列特征的捕捉能力和稳健性,设计误差修正模块来降低风电功率预测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影响,最后在损失函数中添加稀疏正则化项来防止模型过拟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VMD-GRAU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90(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拟合优度(R2)方面分别达到0.022、0.016和0.995,相比传统模型GRU和Transformer,本研究提出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提升了 26%-31%,在不同环境下依然具有较好的泛化性.

    风电功率预测变分模态分解注意力机制正则化

    基于机器学习的静脉溶栓时间窗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模型建立与验证

    周辉冯兵刘旭日邹勇...
    78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溶栓时间窗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入院时常规临床资料对其短期不良结局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收集桂平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溶栓时间窗外AIS患者(774例)临床资料,比较短期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并利用机器学习分类(Classification)算法建模分析患者90 d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图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及准确度.研究结果显示:(1)3个月随访期内预后不良患者占比13.95%(108例).(2)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血白细胞(WB C)水平、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血甘油三酯(TG)水平、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梗死灶体积和发病-治疗时间大于或高于预后良好患者;预后不良患者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均差异显著(P<0.05).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中,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算法的效果最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1],且校准曲线显示模型评估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一致程度高.(3)XGB算法筛选的预测变量影响权重居前6位的依次为发病-治疗时间、血CRP水平、年龄、梗死灶体积、血TG水平与NIHSS评分.上述结果说明XGB算法可用于预测静脉溶栓时间窗外AIS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溶栓时间窗预后机器学习临床预测模型

    硫铁矿/菱铁矿复合矿源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

    李金城陆祖贤井含佳刘晨...
    78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污水厂生化尾水中硝酸盐氮和磷浓度高、碳氮比(C/N)低的水质特点,提出硫铁自养反硝化与菱铁自养反硝化耦合的复合矿源滤料自养反硝化工艺.通过批次实验探究硫铁矿/菱铁矿复合矿源自养反硝化系统在不同C/N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下的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矿源滤料具有较强的同步脱氮除磷性能,当C/N从0.8-1.2提高至4.8-5.2时,硝酸盐氮(NO(3)-N)平均去除率从47.82%提高至98.2%;HRT为6 h和8 h时,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7.8%和96.3%;系统出水总磷(TP)低于0.3 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且具有稳定水体pH值的作用,出水pH值维持在7-8.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反应器内的优势菌属为硫杆菌属(Thiobacil-lus)、长绳菌属(Longilinea)、硫单胞菌属(Sulfurimonas)、土生单胞菌属(Terrimonas)和热单菌胞菌属(Thermomonas),其所占样品微生物总量比例分别为20.88%、4.11%、4.76%、3.44%和2.24%.硫铁矿/菱铁矿作为复合矿源滤料可以实现对生化尾水中氮和磷的深度处理.

    硫铁矿菱铁矿水力停留时间(HRT)碳氮比(C/N)脱氮除磷

    基于安全能量效率的全双工异构无线携能通信网络波束成形设计

    朱晴李陶深吕品
    797-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全双工(Full-Duplex,FD)异构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网络中的传输安全问题,针对存在多个窃听者的通信场景,提出基于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辅助的FD异构SWIPT网络安全波束成形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满足安全发射功率阈值、最低安全速率以及收集能量等约束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AN、信息信号波束成形矢量以及上行发射功率最大化安全能量效率(Secrecy Energy Efficiency,SEE).针对安全能量效率优化问题的非凸性,提出一种基于Dinkelbach和连续凸近似的双层优化算法,通过半定松弛技术、泰勒级数展开、连续凸近似法将难以求解的非凸问题转化为凸问题,最后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凸优化工具箱CVX进行求解.仿真实验验证了波束成形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安全传输,且对系统能效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无线携能通信异构网络全双工安全能量效率波束成形人工噪声

    不同树种混交模式对南亚热带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王帅康栾军伟王树梅尤业明...
    808-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根生物量(Fine Root Biomass,FRB)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指示指标,但树种组成和多样性对其影响尚不清楚.为了探讨不同树种混交模式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土钻法比较不同树种混交模式林分在0-10、10-20和20-40 cm 土层中细根的生物量大小和分布情况,使用叶面积指数仪测量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加深,不同树种混交模式林分的细根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2)0-10和20-40 cm 土层的细根生物量与树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10-20 cm 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对树种多样性的响应不如0-10 cm 土层明显,这可能归因于不同树种根系的养分吸收策略导致细根在不同土层上的分布产生差异.(3)细根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4)细根生物量随针叶、阔叶树种的混交模式变化呈极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阔阔混交>针阔混交>阔叶纯林>针叶纯林.本研究表明树种多样性对细根生物量的大小和空间结构分布有明显影响,该结果为深入认识不同混交树种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树种丰富度树种混交细根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不同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