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林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林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袁铁象

季刊

1006-1126

GXLK@chinajournal.net.cn

0771-3332345

530001

广西省南宁市邕武路23号

广西林业科学/Journal Guangxi Forestry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林业科技刊物。宣传林业政策方针,推进新技术、新成果,普及林业知识,提供林业信息。文章内容有森林经营、森林生态、林木病虫害防治、紫胶虫放养及寄主树的栽培技术、林产化学、木材工业、林业机械、林业基础科学、科普知识、林业译文、林业生产知识以及为农村服务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最大熵和随机森林模型的3种珍贵硬阔叶树种潜在分布预测

    宗迪迪董灵波刘兆刚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胡桃楸(Juglans madshurica)和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为中国东北地区3种珍贵硬阔叶树种,分析其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预测其潜在分布区,可为其更新和补植等提供参考.以帽儿山实验林场为研究区,选取A1土层厚度、AB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郁闭度、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立地类型和地表总盖度12个环境因子,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3种珍贵硬阔叶树种潜在分布进行预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AUC均值分别为0.854和0.920;最大熵模型输出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立地类型和坡位,随机森林模型输出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随机森林模型在精度上优于最大熵模型,两个模型的输出结果均表明限制3种珍贵硬阔叶树种分布的主要因子为地形因子.帽儿山实验林场西部和北部适宜3种珍贵硬阔叶树种生长;3种树种的分布点均落在适生区和较适生区范围内.

    最大熵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潜在分布预测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的高山松地上生物量估测

    杨正道舒清态黄金君周文武...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机载数据替代卫星影像的方式提高森林生物量估测精度,是目前林业遥感研究的重点领域.以高山松(Pinus densata)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多光谱影像数据采集;结合36块样地实测数据,采用变异函数确定高山松地上生物量最佳观测窗口;提取并筛选出相关性较强的5个因子,分别建立PLS和RF模型,对飞行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高山松地上生物量最佳观测窗口为球状模型的变程α值5.2 m;RF模型(R2=0.90、RMSE=17.96 t/hm2、P=84.98%)优于PLS模型(R2=0.55、RMSE=38.94 t/hm2、P=71.13%);基于RF模型,飞行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均值为130.48 t/hm2,总生物量为8 343.53 t.

    无人机变异函数生物量高山松

    立地因子对柠条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王博许昊金学娟王晓华...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灌木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对其生物量进行动态预测有助于对该地区灌木林初级生产力和碳储量进行评价.以灌木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研究对象,基于Logistic理论生长方程,分析以立地因子及其交互作用为哑变量对模型的影响,构建柠条生物量动态预测模型,探索立地因子影响下灌木生物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坡度和坡向均对柠条生物量影响极显著,坡度的影响大于坡向,海拔的影响不显著;以单个立地因子为哑变量时,各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表现为参数c>参数b>参数a;坡向与坡度交互作用哑变量引入参数b处时,模型表现最优(adj-R2= 0.887 5).研究结果揭示了柠条生物量动态变化对立地条件的响应机制,可为研究区柠条生物量预测提供参考.

    立地因子哑变量生物量柠条

    八角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和座果率分析

    黄开顺李开祥梁文汇曾祥艳...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八角(Illicium verum)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和座果率的变化,指导杂交育种工作,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八角花器官在不同发育阶段柱头的可授性,采用TTC染色法检测不同月份开花的花粉活力,同时调查和分析座果率.结果表明,八角花器官在含苞欲放大蕾期柱头已具有可授性,在盛开期柱头开始失去可授性,在凋谢期柱头已失去可授性;盛开期至凋谢期,雄蕊花药开裂并大量散出花粉,说明八角存在雌蕊先熟的生殖特性.在8-10月花期,不同月份开花的花粉中,有活力花粉百分率差异显著,其中8月有活力和强活力花粉百分率分别为90.27%和66.73%,9月有活力和强活力花粉百分率分别为96.62%和63.52%,10月有活力和强活力花粉百分率分别为69.81%和35.63%.不同月份开花的座果率差异显著,8-10月的自然座果率分别为62.41%、76.88%和61.48%;套袋隔离处理后,座果率分别为10.00%、22.22%和4.44%.综合分析认为,9月八角有活力花粉百分率最高,座果率也最高,此时最适合开展八角杂交授粉工作;应选择柱头具有最佳可授性的含苞欲放花蕾作为杂交母本.

    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座果率八角

    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

    庞艳萍刘菲潘淑民姜英...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干旱胁迫下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与耗水特性,为江南油杉苗期水分管理、干旱修复技术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适宜水分(CK)及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干旱4种处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55%~60%、35%~40%和15%~20%,研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变化和耗水特性.结果表明,30~40天时,苗高生长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处理的地径生长表现最好,且其地径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轻度干旱处理有利于茎和根生物量的积累.30~40天时,根冠比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上升趋势.平均日耗水量和周耗水量及总耗水量均随干旱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处理的日耗水量在胁迫后期达到最高值,之后与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的日耗水量相近,均处于较低水平;轻度干旱环境下,江南油杉幼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较高,说明江南油杉幼苗有一定耐旱能力.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和耗水特性,将土壤水分含量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0%能保持江南油杉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并有利于茎和根生物量的积累,还能实现土壤水分高效利用,达到节水育苗和旱地生态修复的目标.

    干旱胁迫苗木生长耗水特性江南油杉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红海榄幼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婷林梓朱立安李玫...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对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土壤的改良作用,以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胚轴为材料,通过室内潮汐模拟试验,研究不同CMC施用量(质量比为1.6%、2.4%、3.2%、4.0%和4.8%)对红橄榄幼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MC施用量增加,红海榄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整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均在4.0%CMC处理下最大.与CK相比,不同CMC处理下红海榄幼苗的株高、地径和叶片数分别增加9.78%~38.54%、13.83%~54.31%和20.00%~36.67%;根、茎和叶生物量分别增加10.58%~64.72%、7.97%~36.76%和37.62%~117.99%;土壤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625.22%~671.96%、147.62%~161.52%和55.56%~77.78%.CMC可促进红海榄幼苗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可作为沿海困难立地砂砾质土壤的改良剂,推荐CMC施用量为4.0%.

    羧甲基纤维素钠红树林红海榄砂砾质土壤土壤改良

    不同基质处理对蒜头果幼苗生长的影响

    杨卓颖梁文汇黄晓露李宝财...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幼苗品质和造林成活率,以泥炭土、轻基质、黄心土、松针、蛭石和珍珠岩为原料,设计9个不同基质处理,测定蒜头果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指标,并分析其与基质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基质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处理下,蒜头果幼苗生长指标均存在差异.T5处理的苗高和地径总生长量均最高,分别为69.39 cm和8.31 mm.T1处理的地上部分鲜质量总重、全株鲜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总重和全株干质量均最高,分别为36.13、69.97、15.57和25.94 g.T8处理的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均最高,分别为37.03和11.13 g.苗高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田间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幼苗地上部分鲜质量、全株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均与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全株鲜质量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T1处理的叶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均最高,综合得分最高;T5处理的苗高和地径均表现最好,叶生物量低于T1处理;T8处理的根系生长最好,最有利于幼苗地下部分生长;这3个基质配方均适用于蒜头果幼苗培育.

    基质处理苗高地径生物量主成分分析蒜头果

    天山云杉叶结构型性状与胸径生长的关系

    魏立志叶尔江·拜克吐尔汉唐努尔·叶尔肯张怡然...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研究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叶结构型性状随胸径的变化规律,可为天山云杉资源保护和精准管理提供依据.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不同胸径天山云杉叶长宽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体积,探讨叶结构型性状与胸径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径阶天山云杉叶长宽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体积均差异显著.除叶长宽比与比叶面积无显著相关性外,叶结构型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天山云杉叶结构型性状与胸径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叶面积、叶体积和叶干物质含量与胸径均呈线性正相关,叶长宽比与胸径呈线性负相关,比叶面积与胸径呈先升后降的曲线变化.随林木生长,天山云杉通过改变叶结构型性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叶结构型性状胸径相关性天山云杉

    不同播种处理对桐花树胚轴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覃杰杨景竣田红灯韦海航...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较适合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胚轴萌发的处理方式,设置种皮(去皮、留皮)、播种角度(水平、垂直)和浸种(0、24、48、72和96h)3种不同播种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桐花树胚轴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保留种皮胚轴的发芽率,大部分情况下降低去种皮胚轴的发芽率;留种皮垂直点播处理下,除48h浸种处理外,其他浸种处理的胚轴发芽率均高于留种皮水平播种处理;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3种处理对胚轴发芽后生长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种皮和播种角度处理主要影响叶片和根系生长.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在保留种皮情况下,浸种96h并水平播种,桐花树胚轴萌发和生长效果较好;在去种皮情况下,不浸种并垂点直播,效果较好.

    播种处理胚轴萌发生长桐花树

    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NPP对高低温气象灾害的响应

    陈燕丽李明志谢映莫伟华...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低温气象灾害对广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植被修复产生较大威胁.基于2000-2021年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数(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GIS空间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广西喀斯特地区植被NPP变化趋势和高低温气象灾害对植被NPP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1年,研究区植被NPP增加趋势明显,增长速率为84.7 gC·m-2/10a,增加区域面积占比为90.4%,东北和中部地区增加较明显.所有高温灾害指数,包括≥35℃日数、≥37℃日数、≥35℃积温、≥37℃积温和最高气温,对植被NPP均以弱负影响为主;低温灾害指数中,≤0℃积温和最低气温对植被NPP均以弱负影响为主,≤0℃日数以弱正影响为主.高温灾害对研究区中部植被NPP的负影响较强,低温灾害对植被NPP的负影响强度在不同指数间差异较大.高温灾害对各林种NPP的负影响强度和范围多大于低温灾害.发生高温灾害时,竹林NPP受其负影响的强度大于其他林种,桉树类NPP受其负影响的范围大于其他林种,平均面积占比约78.0%.发生低温灾害时,桉树类NPP受其负影响的强度大于其他林种,阔叶林NPP受其负影响的范围大于其他林种,平均面积占比约53.5%.

    喀斯特地区植被NPP气象灾害高温低温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