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农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学报

甘海燕

双月刊

1003-4374

gxnxb@163.com

0771-2182804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5号广西农业厅内

广西农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主要报道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农业各学科的研究报告,简报,研究概况和进展,专题综述,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产业等。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学术见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目标下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困境与优化路径

    陈新建夏梦瑶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是实现森林碳汇功能和林业生态产品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历程和发展现状,分别从项目存量、碳减排量、碳汇交易、项目主体关系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国际国内林业碳汇项目运行的现状、典型模式及项目推进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构建林业碳汇大数据、优化碳汇计量和方法学、培养和储备碳汇复合型人才、防范碳汇减量风险和市场风险、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和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等优化路径.

    林业碳汇项目典型模式开发困境优化路径

    高海拔地区"长林"无性系油茶果实经济性状测定分析

    顿春垚姚小华吴代坤李双龙...
    67-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高海拔地区油茶栽培良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武陵山区海拔 1020m环境条件下"长林 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及对照品种油茶样本为对象,对其果实鲜果出籽率、鲜籽出干籽率、干籽出仁率、仁出油率等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长林 53 号"油茶鲜果出籽率最高,平均为 48.94%,"长林4号"平均鲜果出籽率介于34.16%~36.84%之间,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长林40号"平均鲜籽出干籽率、平均干籽出仁率、干仁含油率为 58.95%、75.53%,"长林 4 号"干仁含油率最高,为 55.31%,对照品种平均鲜籽出干籽率、平均干籽出仁率最低,为53.59%和67.15%,"长林53号"干仁含油率最低,为48.58%;"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果油率指标均高于 8%,且总体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综合分析"长林4号""长林53号"经济性状比较好.[结论]在武陵山区海拔 1000 m左右条件下,"长林 4 号""长林 53 号"油茶良种具有进行推广的可能性.

    油茶高海拔武陵山区良种选择经济性状

    牛大力中总甾醇的提取条件优化、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石敏谢青梦黄思荣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牛大力中总甾醇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初步探究,为进一步开发牛大力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分光光度计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牛大力中总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和含量测定条件;通过自由基清除试验初步探究其抗氧化性.[结果]结果显示,料液比1∶80、乙醇浓度80%、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450 W、超声时间90 min、超声次数2次,测定波长546 nm、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用量 0.4 mL、高氯酸用量 0.8 mL、水浴温度 80℃、水浴时间 30 min时,牛大力中总甾醇的提取效果最佳,测定方法的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对DPPH·和ABTS·清除率均达到 95%以上.[结论]构建的牛大力总甾醇提取、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提取率高、稳定准确、灵敏度高,可为牛大力价值挖掘、质量控制和天然抗氧化剂开发提供借鉴.

    牛大力总甾醇提取含量测定抗氧化

    一款小型地垄式草莓采摘装备的设计

    陈淑娴蒋立军奚秀芳
    81-8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草莓生产和消费大国,但采摘收获方式仍主要依赖人工进行.针对地垄式草莓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市场上现有采摘装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问题,设计一款小型地垄式草莓采摘装备.设备集草莓识别、采摘、传输、收集功能于一体,由行走装置、采摘装置、适应调节装置、收集存储装置和控制电路部分构成.经样机收获性能验证试验,小型地垄式草莓采摘装备能够有效辅助人工开展采摘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创造经济价值.

    小型草莓采摘装备

    广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联农带农模式研究

    黄予慧罗舒靖陈飞旭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被视为新时期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不仅承担了示范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承载着探索完善联动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重点任务.基于近年来广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践,汇总提炼园区内形成的 7 种联农带农典型模式,归纳分析其实现路径和运作机制,挖掘存在问题,提出结紧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纽带、搭建返乡创业和就近就地就业平台、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多种实现形式、密切产销对接确保农民收益、强化金融供给和农业保险保障等五个优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模式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探析

    尚婷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是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相互融合的交汇点,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数字技术对乡村环境治理、乡村生态资源、乡村生态产业、乡村生态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赋能过程中存在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数字监管模式缺失、信息化数字化人才匮乏等问题,应通过完善农村信息基础配套设施、搭建生态管理云平台、建立乡村生态数字人才支撑、推动生态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风险治理智能化等措施,将数字技术与乡村生态振兴深度融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促进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协调推进数字技术与社会生态文明发展.

    乡村振兴数字技术乡村生态振兴

    老挝引进与筛选大豆品种试验

    吕峰高崇敏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在老挝种植推广的大豆品种,旨在为老挝开展大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从中国引进"南农99-6""桂夏109""桂夏105""华夏21"4个大豆品种在老挝万象试种,以当地品种"万象2 号"为对照,进行试验比较,观察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结果表明,4个大豆品种产量均超过对照品种,差异显著,增产在11.4%~34.3%之间.其中"南农 99-6"和"桂夏 105"产量分别为 220.2 kg/667 m2 和 205.0 kg/667 m2,比"万象 2 号(CK)"增产 34.3%和25.0%,生育期为 95 d和 103 d,株高为 81.2 cm和 74.3 cm,百粒重为 21.6 g和 17.6 g.[结论]综合评价,"南农99-6"和"桂夏 105"品种宜继续在老挝万象进行生产试验,进一步观察其稳产性.

    大豆品种引种试验老挝

    古辣香米

    张洋
    封4页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前插1页

    灯亮起的时候

    牙韩彰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