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农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学报

甘海燕

双月刊

1003-4374

gxnxb@163.com

0771-2182804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5号广西农业厅内

广西农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主要报道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农业各学科的研究报告,简报,研究概况和进展,专题综述,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产业等。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学术见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角下涉农高校产业服务人才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苏义强陈飞燕王川
    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涉农高校产业服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如何有效管理这些人才,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乡村振兴对涉农高校产业服务人才的新要求的基础上,从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渠道以及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论述了涉农高校产业服务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3 个方面重点介绍了产业服务人才管理模式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建议从人才管理创新战略、招聘和选拔机制、人才多样性评价机制、以目标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以及政府部门合作等方面进行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

    乡村振兴涉农高校产业服务人才管理

    "稻+螺"综合种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丁何琳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稻+螺"综合种养产业是广西柳州市为适应新时代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要求,为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继承并创新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方式,对促进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柳州市"稻+螺"综合种养产业存在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产业链有待升级、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三大问题.文章分析了柳州市的"稻+螺"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三方面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得出应采取"科技赋能+三产融合+规模经营"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结论,即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规模经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者有机结合,着力解决"稻+螺"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三大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

    "稻+螺"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技赋能

    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10年建设经验、成效与发展对策

    朱建华徐炯志廖世纯古雅良...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于2013 年启动建设.10 年来团队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产业调研、新品种选育及引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在优良新品种选育推广应用、高接换种技术、密闭园改造技术、荔枝蒂蛀虫防控技术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广西荔枝龙眼产业仍存在着主栽品种价格低迷、劳动力老龄化、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见效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团队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产业实际情况研发推广轻简实用生产技术,打破岗位职能限制,拓宽服务领域,为广西荔枝龙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荔枝龙眼技术体系建设成效

    人物介绍

    封2页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