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师范大学

易忠

季刊

1001-6600

gxsdzkb@mailbox.gxnu.edu.cn

0773-5827159;5848958

541004

桂林市育才路15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自然科学的学术理论研究。本刊具有学术性、师范性和地方性,以发本校教师科研人员的科研文章为主,适当刊发外校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非参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的不同医保医疗费用自付比例研究——以成都市某医院Ⅱ型糖尿病患者为例

    蔡学峰李天俊黄磊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保改革和医疗费用是重要民生问题,人们关注不同医保类型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是否存在差异和医疗费用自付比例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用排列检验方法和交互效应模型,分析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分泌科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出院结算数据,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患者和城镇职工医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是否有显著差异以及医疗费用自付比例的影响因素,为医保的后续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发现2种医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有显著差异,检查费用比例等多种费用比例的增加会增加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在低维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高维排列检验方法与Hotelling T2排列检验的结果一致。

    医疗保险医疗费用高维排列检验交互效应多元回归分析

    利用四阶样条小波快速计算信号的希尔伯特变换

    康会刚余波
    12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有限区间内计算给定信号的希尔伯特变换是数据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存的最好算法中,该问题的计算复杂度为O(nlog n),其中n为信号长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本文建立一种基于四阶样条小波计算信号的希尔伯特变换的快速算法,将计算复杂度从O(nlog n)降到O(n)。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具有更快计算速度的同时,具有与现存最好算法可比较的计算精度。

    希尔伯特变换样条小波基数B-样条快速算法计算复杂度

    基于超图正则NMF的自适应半监督多视图聚类

    李向利梅建平莫元健
    13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GNMF)虽然已成为大量多视图聚类方法的基本框架,但其尝试用简单图融合来自不同视图的复杂数据关系,同时获得一致性判别表示,这无疑有很大挑战性。为了更好地应对多视图数据的聚类任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超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的半监督多视图聚类方法ASMCHNMF。该方法通过构造超图,学习来自多个视图的数据高阶关系,为合理利用现实世界中可获取的标签信息,引入标签约束项进行半监督学习。此外,该方法同时考虑一致性信息和互补性信息的学习,采用自适应措施区分不同视图的贡献,并使用交替迭代算法来对主函数进行优化。在7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在其中6个数据集上,ASMCHNMF算法的ACC和NMI指标均优于经典算法和当前先进算法。

    超图非负矩阵分解多视图聚类半监督学习

    多策略改进的猎人猎物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唐天兵李继发严毅
    15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猎人猎物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多策略改进的猎人猎物优化算法。该算法基于动态搜索思想,通过自适应机制从全局搜索转向局部开发;通过利用种群的历史信息来实施差分进化,从而增强种群的多样性;采用精英池策略和非线性步长相结合的方法,以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并提升其收敛精度。在10个大规模(10 000维)测试函数上对改进后的算法和其他6种经典或最新的优化算法进行性能评估,结果显示,该算法在全局优化能力、寻优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表现出色,能有效解决高维优化问题。最后,将多策略改进猎人猎物优化算法应用于三维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求解到最优的无人机三维规划路径。

    猎人猎物优化算法差分进化高维优化多策略路径规划

    牧食和竞争对入侵种粉绿狐尾藻入侵能力的影响

    董蕾姜勇梁士楚原丽格...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入侵种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为目标植物,探讨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竞争和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牧食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粉绿狐尾藻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1)福寿螺牧食和苦草竞争均会显著降低粉绿狐尾藻的株高和生物量,抑制粉绿狐尾藻的生长;2)与对照相比,福寿螺牧食和苦草竞争共同处理时粉绿狐尾藻的生物量和株高显著降低,牧食和竞争的共同干扰增强了对粉绿狐尾藻的抑制,但两因素间无显著交互作用;3)在竞争和牧食共同影响下,不同福寿螺牧食强度处理间粉绿狐尾藻的对数响应比(ln RR)均为负值,表明苦草对粉绿狐尾藻生长的抑制大于福寿螺牧食。因此,在水体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可以利用苦草的合理密植控制粉绿狐尾藻的入侵。

    生物入侵粉绿狐尾藻福寿螺牧食竞争

    一套适用于评价漓江水质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杨海菊韦锋陈嘉美陈蓓...
    17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漓江是全球15条最美河流之一,孕育着较高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构建一套适用于漓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对漓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旨在为漓江水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利用2021-2022年漓江底栖动物物种数和水环境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水环境化学参数与底栖动物物种间的相关性,提出一套基于底栖动物属级分类水平的漓江BI指数(LJBI指数)。以25%分位数、50%分位数和75%分位数为分割点,将LJBI指数值分为4个等级,分别代表漓江水环境的优秀、良好、中等和一般。研究结果显示,在漓江分布的底栖动物以中度污染耐受物种为主,而适应于水质较为清洁的物种,例如孔龙虱属、宽肩蝽属、细(虫忽)属等仅分布于上游溪流中,因此对于上游及支流溪流的保护尤其重要。从水环境健康来看,漓江上游水生态状况较好,例如青狮潭、高寨、华江乡等采样点被评价为优秀;漓江下游受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相对变化较大,例如净瓶山段受修桥影响,水体浑浊,LJBI指数评价该采样点的水生态为一般。将该指数与其他常用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比较,其优点体现在:①不受物种个体数量的影响;②对于使用者来说,操作简单、计算方便,能够较快得出结论;③便于在漓江流域推广和科普宣传,有利于调动全员参与漓江生态保护。

    水生态健康评价底栖动物漓江多样性指数

    广西新记录种井冈两头蛇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梁雅婷黄紫丹杨瑞刚武正军...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冈两头蛇Calamaria jinggangensis Cai,2023隶属游蛇科Colubridae,目前仅记录分布在江西井冈山。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龙胜县黄沙镇采集到2号疑似井冈两头蛇的样本(标本号GXNU20210909007和GXNU20220613012)。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桂林采集的两头蛇样本与井冈两头蛇地模标本聚为一支,并且2号标本与井冈两头蛇的遗传距离为0。005~0。030,小于同属内其他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0。052~0。237)。经过形态学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确认该2号标本为两头蛇属Calamaria的井冈两头蛇C。jinggangensis。此发现为该物种在广西的新记录,为井冈两头蛇的地理分布和系统发育提供更多的信息。

    井冈两头蛇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形态鉴定

    2016-2021年江汉平原水质时空变异分析

    陈鹏陈晓飞李世龙何乾坤...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江汉平原水体水环境质量下降,导致河网中下游水质序列发生复杂的演变。本文基于2016-2021年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特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诊断水质序列时空变异,探讨可变要素集和影响因素集。研究表明:1)四湖流域中下游水质序列变异普遍显著,存在明显浓度梯度变化。2)过度水产养殖导致河道水质季节性超标现象凸显。3)面源污染和生态基流是影响干渠水质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本文分析方法在水质变化分析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变化环境水质Hurst系数基尼系数变异分析江汉平原

    桂林市临桂区景观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因子分析

    丁若曦马姜明
    20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以揭露景观发展的动态变化,把控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尺度。本文基于景观指数法、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桂林市临桂区20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子因子进行分析,选取自然因子与人为因子共15项驱动力因子,将驱动因子全部赋值为栅格,使用ArcGIS10。7随机取样后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临桂区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2015-2020年城市化进程最快,尽管建设用地占比不大,但其变化速率在所有地类中最大,从2000年的1。94%增加到2020年的3。64%,净增长了 0。88倍,这是临桂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结果。城市化造成了一定的景观破碎化倾向,但景观整体结构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呈现稳定趋势;临桂区各地类均呈聚集性分布,林地与耕地中存在巨型斑块,林地主要分布在北侧与南侧的山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集中分布在以临桂镇为中心的平原地带,新增建设用地集中在临桂镇范围内;临桂区景观格局变化受自然条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政策、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化水平提升等因素综合影响。

    景观格局城镇化灰色关联度景观破碎化驱动力因子桂林

    亚热带森林不同类型土壤净氮转化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

    李顺利何枢浩陈荣枢罗翠颖...
    21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我国亚热带森林不同土壤净氮转化速率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广西广泛分布的酸性红壤与中性石灰土 2种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培养对比研究2种森林土壤净氨化、净硝化和净矿化速率对温度(5、15、25、35℃)和湿度(含水量分别为饱和持水量(WHC)的20%、40%、60%、80%)的响应。结果表明:2种土壤净氮转化速率对温度变化有较强的响应。酸性红壤的净氨化、净硝化和净矿化速率均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导致土壤净氮供应能力降低;相反地,中性石灰土的净硝化和净矿化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土壤有效氮通量增加,氮淋溶风险随之增加。土壤氮转化的温度敏感性(Q10值)分析表明,酸性红壤净氨化和净矿化速率的温度敏感区间为25~35 ℃;酸性红壤硝化速率和石灰土各净氮转化速率的敏感区间为15~25 ℃。土壤湿度增大促进了石灰土净硝化和净矿化速率,但对红壤的各净氮转化速率无显著影响。土壤钙含量对不同温度下氮转化速率有最高的解释率(28。0%)。因此,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在对亚热带森林保育、恢复及土地利用管理中,需重视不同土壤类型间氮转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性。

    森林土壤氮转化氮矿化硝化温度湿度响应Q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