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于瑮

季刊

1002-5227

xb@gxtc.edu.cn

0771-3908067

530001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广西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以来,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确定的办刊宗旨,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繁荣,为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办刊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及“优秀学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推进脱贫攻坚的方法论探析

    张光辉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定位为当前党政领导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并立足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创造性举措,推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突破性成就.本文从方法论的视角梳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及重要举措,从往哪打:"精准识别"校准靶向、靠谁打:构建全民参与扶贫大格局、怎么打:多措并举真抓实干等方面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推进脱贫攻坚的方法论,并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推进脱贫攻坚的方法论彰显出来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持续性、开放性等五个鲜明特征.

    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方法论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扶贫工作新机制及其效果研究——以海南省五指山市为例

    薛品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扶贫攻坚硬战的全面打响,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了多元化的符合当地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海南省五指山市的扶贫工作机制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一种多部门联动的扶贫工作模式.这种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能有效调动各部门积极性,但对各部门配合也提出较高要求,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扶贫工作中有可能出现重复或撞车现象;此外,扶贫工作是综合的全方位工作,需要具备专业化视角,之前较少参与相关工作的部门可能不具备相应能力,开展实际工作的效果有待评估.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居民家庭收入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郝国强周玮杰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农村传统文化具有教化民风、凝聚人心、彰显地方与民族特色、推动经济发展等重要意义,但面临着村庄衰落、传承主体断裂与消融、过度开发带来的民俗趋同化发展等问题.对此,可通过立足乡村、多元传承,重建乡土文化价值教育机制,借助互联网技术等路径来实现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下环巢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尹长丰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环巢湖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产品结构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形象、推进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加快旅游人才培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环巢湖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环巢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广西的实践表述

    何玲玲区小兰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基于对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的实践分析发现:产业发展、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生态环境、基层矛盾和搬迁户问题等,都对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制约.这也是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表现,它们削弱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预期成效.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并重、化解复杂的基层矛盾调整、破解搬迁户的相关问题,才能持续改善制约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条件,更好地提高两者协调发展的成效.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耕地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对广西耕地保护的启示——广西耕地红线研究系列论文之七

    左旭阳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保护是学术界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很多国家进行了耕地保护的实践,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基于耕地保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耕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提出了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保护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保护转变;耕地保护必须走数量—质量—空间—生态"四位一体"保护路线的启示.

    耕地保护基本农田粮食安全

    农村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研究

    牛锦红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国家财政针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多,对扶贫资金开展审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对农村扶贫政策开展跟踪审计是效益审计的有益补充,可以借此对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探索和分析,让扶贫资金发挥更大作用,为提升扶贫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农村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审计困境对策

    习近平青年观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李玲刘锐腾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角度出发,对青年大学生的励志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和指导意义的论述,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习近平青年观.民族地区青年大学生是推动未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中国梦"主题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只有通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困境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好的关于习近平青年观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指导意义和有效途径.

    习近平青年观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国梦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罗伟吴际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与"容纳他人量表"对广西420名青少年进行测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西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得分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父母教养方式缺乏慈爱与人性关怀;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等因素对其教养方式及子女的人际关系有一定影响;父母双方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等直接与子女的人际关系相关联;父亲的"拒绝、否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子女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预测性.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对子女进行人性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青少年的是非心、羞耻心、恻隐心、宽恕心、孝敬心、诚信心、感恩心与责任心的培育.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绪控制能力,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人性教育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张娟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的改变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来适应时代对知识传播方式的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网络环境的不适应等因素,教学效果并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访问的形式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讨论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能为时下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信息,以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的工作服务.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网络环境统计调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