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社会科学

梁培林

月刊

1004-6917

gxshkx@163.com

0771-5852864 5840280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广西社会科学/Journal Guangx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要有政治、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字足迹的边境旅游线路模式时空演化分析——来自云南的案例

    明庆忠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境地区借助其双边市场叠加、多元资源互补的地缘依托和空间延展优势,形成了沿边横纵向交织的旅游流网络,其在空间上表现为复杂的旅游线路模式.而作为边境各旅游目的地共生发展的空间关联无形介质,旅游线路的关联性、延展性、方向性、顺序性均会对边境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角色定位起到重要决定作用.文章以云南省边境县市作为研究空间范围,爬取云南边境旅游网络游记,提取旅游线路数字足迹,按照不同的线路空间尺度观梳理归纳云南边境旅游线路的五种模式及其时空分布演化的阶段规律和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云南边境旅游线路模式根据游客的边境旅游空间行为差异,可划分为单一目的地模式、往返式旅游线路模式、中心集散模式、完全环游模式、区域环游模式等五种类型,其空间演进过程分为点状离散分布阶段、"核心—边缘"线性发展阶段、"核心—边缘"跳跃发展阶段、多核心链状发展阶段、组团辐射发展阶段、网络状发展阶段等六个阶段,并表现出"点、线、面"伴生发育特征明显、廊道化空间形态特征凸显、空间区域发展不均衡态势突出、受交通发展水平影响作用显著等空间分布规律.

    边境旅游旅游线路模式数字足迹空间演化阶段规律云南省

    全域旅游视域下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模式及路径研究——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为例

    崔哲浩崔逢花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中俄边境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边境旅游的地区之一,边境旅游试验区是近年来我国旅游改革层面的重大决策和举措,也是东北地区边境旅游转型升级的有效方案.利用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对东北中俄边境地区的10个地级边境城市进行边境旅游竞争力评价,得出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优先顺序.根据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市场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建设条件,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可采取边境商贸旅游试验区、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试验区、边境风景廊道旅游试验区、边境生态旅游试验区等4种建设模式,从以下建设路径推进: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产业融合和改革示范工作;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用制度保障边境旅游试验区;提升边境口岸旅游发展水平,实现边境旅游试验区向旅游目的地过渡;加强通道建设,形成贯穿边境旅游试验区的旅游大通道交通网络体系;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全面释放边境旅游试验区政策活力.

    东北地区中俄边境地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全域旅游旅游竞争力评价

    边境旅游增进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

    刘民坤邓小桂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消除国际误解、构建话语体系、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开展边境旅游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形式,利用边境旅游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边境旅游者的文化认同,对于传播中国形象具有重大的作用.基于文化认同理论,旅游者的文化认同过程会经历文化认同初始阶段、文化认同理解阶段和文化认同升华阶段,并形成间接性认同、直接性认同、社会性认同、反思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等文化认同结果.在边境旅游开展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发挥"中国故事"在提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传播弘扬中国形象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从加快文化认知、推动社会交往、引起情感共鸣等方面加速和推进边境旅游者认同中国文化.因此,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策划边境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加强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统筹合作,形成合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能够深入人心,推进边境旅游者快速认知、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并主动传播和弘扬,最终实现传播良好中国形象的目标.

    边境旅游文化认同中国故事旅游体验中国文化中国形象

    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探究

    王同昌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都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功能.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伴随基层党组织发展全过程.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鲜明提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概念.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作为政治组织的本质功能,主要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组织功能着眼于一系列的组织行动.政治功能是组织功能充分发挥的积极效能.组织功能需要转化为政治功能.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需要始终坚守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供保障,既要严防基层党组织负担过重,又要为基层党组织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撑.

    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党内生活质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第二个结合"的创新性贡献探论

    张红郑思颖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引人瞩目的理论创新.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它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世纪难题,彰显了新时代思想解放的特质;它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彰显了新时代文化建设路径的守正创新;它坚持推进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良性互动,彰显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新贡献."第二个结合"立足于时代,着眼于创新,放眼于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二个结合创新性贡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建设

    我国与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研究

    闫冰廖欣邓双霜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不仅有助于抢占新一轮矿产科技革命制高点,进一步保障国家经济与国防安全,而且有助于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基于对现实的考察,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既有一定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等,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如双方安全合作平台建设有待升级、安全合作相关制度性文件有待落实、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等.为此,需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构建双方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体系,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思路完善双方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运行机制,以"互嵌""融合""参与"方式推动双方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区域一体化,坚持"内驱"与"协同"创新为双方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提供智力支撑,综合运用外交、文化、教育等途径为我国与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合作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安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安全合作体系

    广西面向东盟的区域影响力研究——基于平陆运河建设前景的分析

    颜显能王晶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布局中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开工建设为提升广西面向东盟的区域影响力、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创造广阔的前景.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其未来的时空变化必定促使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和区域经济格局,广西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未来在与东盟各国的交往中必定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区域影响力.从"经济—符号—价值"三个维度对平陆运河建成后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区域对外贸易的便利条件以及广西各市未来产业结构升级趋势的分析来看,可通过理念创新、符号标识创新和经济大数据创新应用等途径提升广西面向东盟的区域影响力.

    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东盟区域影响力交通枢纽经济—符号—价值

    RCEP原产地规则:条款解读与机遇分析

    牛旭霞王健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RCEP原产地规则的一般解释,主要包括实体部分和程序部分.RCEP原产地规则,主要包括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和一般性原产地规则两个方面,关于一般性原产地规则,包括累积规则、微量条款、区域价值计算方法以及直接运输规则等制度性规定,还包括原产地证书格式、核查程序、原产地文件的豁免等程序性规定.通过和欧盟协定、USMCA、CPTPP中的原产地规则相对比,显示RCEP条款对原产地规则的突破,最大亮点是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目前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仍处于不完全累积的状态,目标是5年内审议实现全面累积,累积规则不仅适用于增值标准,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实质性改变的情形.根据吸收原则,只要完全取得原产地资格,就不存在累积问题.原产地自主声明制度也是RCEP的亮点之一,背对背原产地证明则是体现RCEP贸易便利化原则的标志之一.RCEP原产地区域价值确定以及区域成分累积制度为广大企业在亚太甚至全球范围内优化供应链布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选择.原产地的自主声明模式以及背对背原产地证明,使得原产地认证更加灵活便捷,大大降低企业单证合规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红利.

    RCEP原产地规则累积规则原产地证原产地自主声明制度

    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伦理审视

    李长成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认为人具有双重的生命本性,反对以"物种"思维来理解人的本性,强调人的本性是自己创造的结果.这种思想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奠定了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伦理前提.马克思劳动幸福观蕴含双重的伦理面相:本体层面的自由劳动同自我实现相关,旨在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客观劳动幸福;技术层面的劳动同种生命的延续相关,旨在创造劳动幸福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伦理道德批判,以社会解放超越政治解放,主张在真正的伦理共同体中实现自我与他人相互成全的真正劳动幸福.马克思劳动幸福的伦理类型是以自我决定为前提的、以自我与他人在共同体内相互成全为核心目标的新型自我实现论.

    马克思劳动幸福伦理人性自我实现全面自由发展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公共精神的异化与重构

    江尧卢旭东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精神内在地蕴含着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性,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重要价值向度.自技术革命以来,西方对人类社会的解释与分析焦点逐渐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重新聚焦于人的主体性与价值.在这一转变中,公共精神的追求也从神学辩护转变为生产辩护.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资本主义以全新方式隐秘延续了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在西方世界,它通过对资本的追逐占有、对主体的异化规训以及对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控制,将原本服务于人的公共精神异化为服务资本的虚假公共精神.数字资本主义通过占有数据产品、抢夺数字权力以及操纵数字文化等手段,试图对数字空间进行全面掌控,这导致虚假公共精神压抑了真正的公共精神.基于此,为维护我国网络安全,应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对数字资本主义进行异化批判,凸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对西方异化公共精神的数字普惠超越、数字群众路线超越和数字未来引领,从而彰显真正的公共精神.

    数字资本主义数字空间公共精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