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预防医学
应用预防医学

王树声

双月刊

1673-758X

GXYX@chinajournal.net.cn

0771-2518693,2518653,2518652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应用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5年创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等。已被15家国内外著名的检索性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受到读者和同行专家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9-2022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张冠陈晓珑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9-2022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中2019-2022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2年洛阳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72 304例,男性34 124例,女性38 180例,男女性别比为0.89:1;年龄以41~<66岁占比最高(33.90%),职业以农民最多(43.39%);6~8月上报病例数最多(41.23%),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78.25%);进食场所主要为家庭(82.63%),加工方式主要为家庭自制(40.03%),进食人数分组以1人组(34.56%)最多,可疑暴露食品主要是粮食类及其制品(21.71%)和水果类及其制品(20.36%),可疑暴露食品的分布在各年份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74.520、529.173、455.244、204.741,P值均<0.001).共采集标本1 119份,病原体检出率为13.32%,2019-2022年总检出率和沙门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趋势x2值分别为13.859、8.427,P值均<0.05),沙门菌检出率在是否住院、职业、季度、年龄、进食地点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是农民和儿童,高发季节为夏季,主要暴露场所为家庭,主要致病菌为沙门菌.应强化以家庭就餐为主的农民和儿童的健康意识,有针对性的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原体

    2021-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3~5岁儿童营养水平及常见病患病情况

    朱思逸
    123-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3~5岁入园体检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包括超重、肥胖、消瘦)、常见病(视力异常、龋齿)的检出情况.为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参加入园体检的3~5岁学龄前儿童的身高、体重、视力筛查和龋齿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顺义区3~5岁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及保健情况.结果 2021-2022年顺义区共有10 569名儿童参加入园体检,其中男童5 469名(51.7%),女童5 102名(48.3%).男童的超重检出率(9.9%)、肥胖检出率(6.6%)均高于女童的超重检出率(7.3%)、肥胖检出率(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6、19.8,P值均<0.01).不同年龄的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0、15.8、7.6,P值均<0.05).2022年视力异常检出率(3.7%)低于2021年(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3,P<0.01).结论 顺义区3~5岁学龄前期儿童的营养水平、常见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学龄前期儿童营养水平、常见病的预防与干预工作.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视力异常龋齿

    一起空肠弯曲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分析

    肖曼杨忠诚赵鑫易秋林...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推测可疑菜品.开展食品/环境卫生学调查,采集疑似病例和食堂工作人员生物样本、培训教室桶装水和食堂用水样本以及可疑菜品供应链样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28例疑似病例,均有腹泻症状.流行曲线提示点源暴露,推算可疑暴露时间为7月28日12时~24时.166名师生7月28日午餐就餐情况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口水鸡是导致此次事件的可疑食品(校正x2=4.91,P=0.03).疑似病例生物样本和食堂定点供货商铺在售鸡肉胴体样本均检出空肠弯曲菌,供应源头某养鸡场鸡肛拭子检出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空肠弯曲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可疑致病食品为食堂供应的口水鸡,污染原因可能为口水鸡佐料制作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

    空肠弯曲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交叉污染

    2019年北京市昌平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芦丹赵畅孙伟张海玲...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昌平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率和构成比(%)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运用x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率的差异.结果 2019年昌平区累计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86例,总发病率为0.33‰.其中三季度报告病例数最多(48.83%);男、女性发病率基本持平,分别为0.31‰和0.34‰;10~19岁组发病率最高(1.24‰),其次为20~29岁组(0.47‰),不同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7.98,P<0.001);报告病例中,干部职员占比最高(28.57%),其次是学生(22.74%)和家务及待业(22.45%);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39.59%),其次是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8.27%);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占比最高(52.48%),其次是餐饮服务业(29.15%).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仍需进一步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能力,同时根据辖区食源性疾病发病特点,加强重点时间节点、场所和高危食品的监督检查和监测工作,针对重点人群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预防控制

    2013-2022年重庆市永川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罗月张晓燕王亚曾凡娜...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永川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支持.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3-2022年永川区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进行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结果 2013-2022年永川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5 558例,年均发病率为49.41/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x2=61.52,P<0.05);发病时间呈现冬春季和夏季2个高峰;3岁以下儿童(63.41%)、散居儿童(66.66%)病例占比最高;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无转折点,总体呈上升趋势(APC为27.32,95%CI:13.10-4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岁及以上年龄组报告发病率由2018年这个转折点分成2个区段,其中2013-2018年呈下降趋势(APC为-7.00,95%CI:-16.22-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8-2022年呈上升趋势(APC为46.78,95%CI:26.61-7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3-2022年永川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冬春季和夏季为高发季节,3岁以下儿童为重点防控人群,需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综合防控措施.

    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

    作者的署名

    《应用预防医学》编辑部
    136页

    图版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