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学
广西医学

杨光业

月刊

0253-4304

gxyx@gxmi.net

0771-5871020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广西医学/Journal Guang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内容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重点反映我区医药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为各级医药卫生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联体建设——内涵、逻辑与路径

    黄凌波覃娴静冯启明
    329-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对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而医联体作为我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形态,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发展建设的。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医联体的内涵,分析数字医联体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联体面临的挑战及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数字医联体内在逻辑挑战实践路径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实践细节

    陈军泽张诚董昆董淳强...
    33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伴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肝移植在ACLF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治疗过程中仍有多种风险导致术后患者死亡。本文就ACLF的原发病治疗、病情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桥接治疗、供肝选择、手术特点、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临床实践进行探讨,为优化ACLF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提供新方向。

    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原发疾病免疫抑制预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肝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张全保王正昕
    340-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肝癌的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已成为肝癌转化和辅助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ICIs目前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的降期治疗,且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中也进行探索性应用。但由于ICIs可引发排斥反应的潜在风险,使得其在肝癌肝移植术前、术后的应用中还存在诸多疑惑与问题。本文综合分析近年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报告,以期为ICIs在肝移植术前及术后合理、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参考。

    肝癌肝移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综述

    酒精性肝病肝移植的治疗进展

    张岩杜国盛李怀朋杨宏伟...
    347-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移植是酒精性肝病(ALD)相关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结合临床实践及相关文献,本文从 ALD患者的肝移植指征、肝源分配策略、手术时机、供肝选择、手术特点、术后健康管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更好地开展 ALD 肝移植,从而延长受者生存期、改善受者生存质量提供借鉴。

    酒精性肝病肝移植肝源分配策略手术时机供肝选择术后健康管理预后综述

    1例高钠血症老年供者供肝移植成功的病例报告及经验总结

    邓志高周威熊艳程权威...
    354-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高钠血症老年供者的供肝捐献评估事项,并分析移植受者预后,为高钠血症老年供者的获取前维护及受者的移植术后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合并高钠血症的脑干出血致脑死亡老年供者供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类供者的供肝捐献评估及受者术后管理事项进行总结。结果 供者为老年(74岁)男性,合并高钠血症,存在心肺复苏史,属于脑死亡器官捐献;受者为41岁男性,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行肝移植术。术后给予受者抗排斥、抗感染等治疗,其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24 d顺利出院,随访至今预后较好。结论 经过对供受者术前全面评估后,高钠血症老年供肝可安全应用于肝移植,对肝移植受者早期肝功能恢复及预后无显著影响。

    肝移植高钠血症老年供者供肝捐献评估术后管理预后

    正常胎儿脐静脉血流量Z评分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小于胎龄儿围生期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黄欢黎新艳庞彩英韦慧...
    36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正常胎儿脐静脉血流量(Quv)Z评分模型,并探讨该模型对小于胎龄儿(SGA)围生期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1)纳入862例18~40周正常胎儿建立模型。以腹部超声测量的腹内段Quv作为因变量,孕周为自变量,采用回归分析获得Quv均数及标准差的最佳拟合方程后,根据公式[Z评分=(实际Quv测值-拟合Quv均值)/拟合Quv标准差]建立正常胎儿Quv Z评分模型。(2)另纳入53例正常胎儿(正常组)和109例SGA,并根据围生期有无不良结局将SGA分为不良结局组(n=50)、无不良结局组(n=59)。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获得3组的胎儿Quv Z评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正常胎儿Quv Z评分预测SGA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效能。结果 (1)正常胎儿的Quv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Quv的均数及标准差相对孕周的最佳拟合方程均为线性方程。根据公式获得正常胎儿Quv Z评分模型:Z评分=(Quv+346。069-20。754×孕周)/(-51。320+4。075×孕周)。正常组胎儿Quv 的Z评分呈正态分布,且不随孕周而改变。(2)不良结局组、无不良结局组、正常组的胎儿Quv Z评分依次增加(P<0。05)。(3)正常胎儿Quv Z评分预测SGA围生期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基于最佳截断值-2。06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0%、86。4%、82。2%、76。4%。结论 所建立的正常胎儿Quv Z评分模型可消除孕周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正常胎儿Quv Z评分是预测SGA围生期不良结局较敏感的指标。

    腹部超声脐静脉血流量Z评分小于胎龄儿围生期不良结局预测价值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及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叶彬朱少亮何思明王钊...
    36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及肝细胞癌(H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肝FNH患者(肝FNH组)及54例HCC患者(HC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与肝FNH相关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d-EOB-DTPA增强MRI的影像特征单独鉴别诊断肝FNH和HCC的价值。结果 肝FNH组中心瘢痕、扩散加权成像低信号、动态强化方式(快进慢出)、肝胆期中心低或高信号伴外周高信号的比例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高于HC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强化方式(快进慢出)、肝胆期中心低或高信号伴外周高信号、ADC值升高与肝FNH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强化方式(快进慢出)、肝胆期中心低或高信号伴外周高信号、ADC值鉴别诊断肝FNH和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864、0。810,三者鉴别诊断效能相当。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的动态强化方式(快进慢出)、肝胆期中心低或高信号伴外周高信号及ADC值可有效鉴别肝FNH和HCC。

    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钆塞酸二钠核磁共振鉴别诊断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纤维蛋白原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溃疡的预测价值

    岑妮秒黄丽娜韦钰莲许佳佳...
    371-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纤维蛋白原(FIB)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溃疡(DFU)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38例未并发DFU的患者作为T2DM组,220例并发DFU的患者作为DFU组,进一步根据Wagner分级将DFU组患者分为轻度DFU组(Wagner 1~2级)106例和重度DFU组(Wagner 3~5级)11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FU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FIB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FU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TyG、FIB与DFU组患者Wagne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FIB、2型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F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yG、FIB单独和联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FU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1、0。847、0。873,联合检测的AUC更大。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FU组患者的TyG、FIB与Wagner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TyG、FIB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FU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用于评估DFU病情严重程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FU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效能更高。

    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纤维蛋白原糖尿病足溃疡Wagner分级预测价值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评估价值

    庞丁华丘文明黄明捷黄馨...
    376-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基因突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 18F-FDG PET/CT检查。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不同阈值下的代谢肿瘤体积(MTV)和病变总糖酵解(TLG)、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KRAS基因突变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患者KRAS基因突变相关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临床病理特征及二者联合评估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效能。基于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max≥19。55、MTV50%≥7。95、肿瘤组织中/高分化与患者KRAS基因突变有关。SUVmax、MTV50%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评估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0。625和0。621,三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800,均高于单个指标的AUC(P<0。05)。基于SUVmax、MTV50%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00,校准曲线与参考线基本拟合。结论 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SUVmax、MTV50%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联合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患者KRAS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结直肠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代谢参数临床病理特征列线图预测价值

    急性白血病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

    张小芳陈国连钟博华陈莹莹...
    382-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问卷(FoP-Q-SF)、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其进行调查。运用Mplus 8。3软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根据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FoP-Q-SF 总分为(31。55±10。62)分,其中52例(40。0%)患者的总分≥34分,而患者的PSSS 总分、HADS 总分分别为(66。95±10。77)分、(13。10±7。28)分。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2个潜在类别的模型拟合结果最好,根据潜在类别将患者分为心理功能失调组(n=51)和心理状态良好组(n=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DS总分及PSSS总分是急性白血病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社会支持水平低和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癌症复发恐惧的风险较高。

    急性白血病癌症复发恐惧潜在剖面分析潜在类别影响因素焦虑抑郁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