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脾胃病的含救必应药对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 (1)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使用救必应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研究,收集其临床处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脾胃病的含救必应核心药对.(2)选择90只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救必应组及6组救必应药对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给予其余组小鼠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以建立UC模型,同时给予各给药组小鼠灌胃1.8g/kg的相应药物,连续灌胃6d,1次/d.在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的一般症状,实验第7天观察其结肠外观、病理改变,检测其结肠组织Occludin蛋白、抗黏蛋白2(MUC2)、ATO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共获得6组含救必应的核心药对,分别为救必应-白芍、救必应-白术、救必应-茯苓、救必应-蒲公英、救必应-柴胡、救必应-党参.(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结肠长度缩短,体重下降率、疾病活动指数(DAI)及肺脏系数升高,结肠组织中MUC2、ATOH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救必应-党参组小鼠体重下降率降低,救必应组、救必应-白芍组及救必应-党参组小鼠的结肠长度增加,救必应组、救必应-茯苓组及救必应-党参组小鼠的DAI降低,救必应组及救必应-白芍组小鼠的肺脏系数降低(P<0.05);救必应组及救必应-白芍组、救必应-柴胡组、救必应-党参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膜下层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救必应-白术组、救必应-茯苓组、救必应-蒲公英组小鼠结肠的黏液屏障损伤有所改善;救必应组MUC2、ATOH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救必应-白术组、救必应-茯苓组、救必应-蒲公英组和救必应-党参组MUC2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救必应-白芍能组ATOH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救必应-白术组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救必应组相比,救必应-党参组的结肠长度增加,救必应-党参组及救必应-白芍药组对结肠病理改变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救必应-白术组MUC2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P<0.05).结论 救必应治疗脾胃病常用配伍药物为白芍、白术、茯苓、蒲公英、柴胡和党参.大多数含救必应药对可不同程度地改善UC小鼠模型的一般症状、病理表现及黏膜屏障蛋白的表达,其中,救必应-党参药对在改善结肠短缩及结肠病理改变方面均优于单用救必应,而救必应-白术药对在上调MUC2蛋白表达方面优于单用救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