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植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李先琨

双月刊

1000-3142

guihaia@gxib.cn

0773-3550074

541006

广西桂林市雁山 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广西植物/Journal Guihai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创刊较早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已成为植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性刊物之一,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我国生命科学的常用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有创新性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以及植物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快报,酌登反映本学科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香合欢EST-SSR标记开发及种间通用性研究

    安琪冯源恒杨章旗胡拉...
    1374-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合欢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为了对其种质资源开展群体遗传学研究,该研究根据香合欢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开发EST-SSR引物,并在黄豆树、南洋楹、黑木相思、格木等近缘树种中进行通用性分析.结果表明:(1)所开发的243对引物有171对能够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在香合欢、黄豆树、南洋楹、黑木相思、格木中的有效扩增率分别为63.79%、33.75%、45.68%、41.56%、14.81%;多态性比率分别为23.87%、12.20%、9.01%、3.96%、2.78%;5个物种间均通用的引物有18对.(2)通过验证共获得香合欢SSR多态性标记37个,黄豆树和南洋楹多态性标记均为10个,黑木相思多态性标记4个,格木多态性标记1个.(3)所开发的香合欢EST-SSR标记,可以满足开展香合欢群体遗传学相关研究的需要,并在黄豆树、南洋楹等近缘树种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研究实用性.综上认为,EST-SSR标记可在香合欢、黄豆树、南洋楹、黑木相思、格木等树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育种材料指纹图谱构建、群体交配系统分析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研究工具,对香合欢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香合欢EST-SSR分子标记通用性多态性

    四个竹秆变异毛竹变型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牟少华李娟李雪平高健...
    1383-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竹种,在长期栽培适应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变异.为揭示毛竹竹秆变异变型的全基因组突变类型,以黄皮毛竹、金丝毛竹、绿皮花毛竹和花毛竹4个毛竹变型为实验材料,采用高通量重测序技术获得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单核苷多态性(SNP)、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和结构变异(SV)检测和注释,并将变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花毛竹基因组检测得到的基因变异数最多,为12555个;金丝毛竹样品变异位点数最少,为11923个;4个样品都有7000多个变异基因得到功能注释.GO注释分类包括细胞组件、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三个基因功能分类体系的56个功能组.在细胞组件方面,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有2431个;在生物过程方面,参与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的基因有75个,参与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以及紫外光下组织中花青素积累的相关基因有80个.COG分类表明参与复制、重组和修复的基因数为369个,信号转导机制的基因数为291个,转录的相关基因为222个.通过KEGG数据库系统地分析变异基因参与的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等物质代谢合成途径.深入研究这些差异基因的调控途径,从DNA水平上解释竹秆的变异机制,可为深入研究毛竹种内丰富的多态性和遗传变异提供数据支持,阐析不同变异类型的基因家族、功能基因等遗传基础.

    毛竹变型全基因组重测序基因注释

    三种厚朴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张敏尹彦棚周罗静任波...
    1394-1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发掘日本厚朴、厚朴、凹叶厚朴叶绿体基因组差异,筛选厚朴优良性状候选基因,开展三种厚朴的分子遗传研究,该文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首次对日本厚朴叶绿体进行测序、组装,并与已有的厚朴、凹叶厚朴叶绿体基因组共同注释,获得三个物种叶绿体基因图谱,筛选出三个基因组中的差异基因,又与同科中11个亲缘物种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比对,构建NJ遗传树.结果表明:(1)日本厚朴叶绿体基因组的Clean Reads为19791019,Q30为91.33%,组装后基因组全长160051 bp,GC含量为39.2%,含tRNA 37个,rRNA 8个.(2)比对分析发现三种厚朴具有相似的IR、LSC和SSC结构,以及GC含量和tRNA数量,但编码基因种类和数量、内含子和外显子的数量和结构等存在差异.(3)日本厚朴的功能基因数目较厚朴、凹叶厚朴分别多6个和4个,主要分布于LSC区和IR区,涉及核糖体大亚基、核糖体小亚基和未知功能基因类群.(4)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日本厚朴与凹叶厚朴亲缘关系较近,其次是厚朴.该研究表明日本厚朴具有更丰富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组成和变异特征,是其适应高纬度地区弱光、低温环境的分子机制,这为厚朴类优良品种的分子选育提供有力的指导.

    厚朴凹叶厚朴日本厚朴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树

    北美鹅掌楸LtAGO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启动子分析

    魏灵敏温少莹马际凯夏辉...
    140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叶原基分化成叶器官的形态建成机制,该研究以北美鹅掌楸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克隆技术获得LtAGO1的cDNA全长和启动子序列并预测其功能,通过RT-qPCR分析LtAGO1在鹅掌楸属中的组织表达模式.同时,经抗性筛选和DNA鉴定获得ProAGO1∷GUS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并进一步对T2代阳性植株进行表型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表明:(1)LtAGO1基因包含330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10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22.14 kD,理论等电点(pI)为9.36.(2)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LtAGO1含Gly-rich-AGO1和Piwi两个典型的AGO基因结构域,同源性分析显示LtAGO1蛋白与沉水樟AGO1蛋白(RWR84608.1)亲缘关系最近.(3)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显示LtAGO1在北美鹅掌楸不同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为雄蕊>花芽>花瓣>花萼>叶片>雌蕊>叶芽>茎,LtAGO1在北美鹅掌楸叶片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为叶芽萌动期>幼叶期>衰老期>成熟期,AGO1在鹅掌楸属叶缘的表达量高于叶片的其他部位且北美鹅掌楸叶凹陷部位的表达量高于叶尖部位.(4)获得叶中-侧轴向和基-顶轴向的极性缺失、叶缘锯齿、重瓣花型的转化株系,GUS组织染色显示ProAGO1启动GUS基因在叶芽顶端稳定表达且在新分化的叶柄上表达较强,在成熟期的茎、叶、花和果的维管束中均特异表达.LtAGO1启动子的GUS活性强度为叶顶芽>花>维管束,这与实时定量PCR结果相一致.综上认为,LtAGO1基因在顶端分生组织特异表达且受到多种途径的调控而参与到叶和花器官的发育进程中.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北美鹅掌楸LtAGO1基因的基本功能及其调控叶形发育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北美鹅掌楸AGO1叶极性GUS组织表达

    紫玉兰'红元宝'Ml3 GT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卓为戴梦怡程少禹王小德...
    1417-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UDP-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3GT)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催化酶之一.为研究其在紫玉兰花青素苷合成途径中的作用,该文以紫玉兰品种'红元宝'(Magnolia liliflora'Hongyuanbao')为材料,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3GT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Ml3GT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1)Ml3GT1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863 bp,其中最长开放阅读框(ORF)为1374 bp,编码一条457 aa的肽链,相对分子质量为49.37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04.(2)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其具备典型的植物次生产物糖基转移酶信号序列(PSPG box).(3)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Ml3GT1蛋白与小苍兰、矮牵牛、番薯等物种的3GT蛋白聚在一支.(4)qRT-PCR结果显示Ml3GT1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嫩叶和老叶中有少量表达,而在根和茎中几乎不表达;随着花的发育,Ml3GT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盛花期达到最高.上述结果表明,Ml3GT1可能参与类黄酮3-O的糖基化修饰,本研究结果将为木兰属植物花色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紫玉兰花色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郭松梁湘兰黄青青卢祥...
    1426-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瑶药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及其成因,该研究以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50条蛋白质编码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 W 1.4.2和在线软件CUSP和Chips分析其密码子偏好性.结果表明:(1)RSCU>1的密码子有29个,其中有28个以A/U结尾,说明叶绿体基因组的同义密码子中偏好以A/U结尾.(2)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GC含量GC1(47.38%)>GC2(39.81%)>GC3(29.60%),ENC值大于45的有40个,说明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存在较弱的偏性.(3)中性绘图分析和ENC-plot分析说明了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偏好性既受到选择的作用,又受到突变因素的影响.(4)通过构建的高低基因表达库最终确定了15个最优密码子,分别为UUG、AUU、GUU、GUA、UCU、CCU、ACU、ACA、GCU、CAA、AAC、GAA、UGU、CGU和GGU.该研究为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的确定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紫九牛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最优密码子

    葡萄CBF4基因生物信息学及其对低温和硅酸钾响应分析

    张红梅王旺田张芮杨科...
    1433-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葡萄CBF4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该研究以葡萄为材料,对葡萄CBF4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及低温和硅酸钾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CBF4蛋白定位在细胞核,有5个磷酸化位点和14个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是一个亲水的、脂溶性较差的膜外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比例为56.88%.该蛋白包含一个AP2/EREBP结构域.(2)CBF4蛋白的多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酿酒葡萄与美洲葡萄的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3)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低温胁迫后CBF4基因在葡萄叶片中表达水平上调,说明CBF4基因可能参与了葡萄叶片低温胁迫的响应.低温条件下,施加硅酸钾CBF4基因表达具有差异性,说明该基因在不同的葡萄组织中对硅酸钾的响应机制可能不同.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葡萄CBF4基因的功能和机理奠定了基础.

    葡萄CBF4基因低温胁迫生物信息学qRT-PCR

    征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