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唐农

季刊

2095-4441

xbbjb@gxtcmu.edu.cn;gszb@chinajournal.net.cn

0771-3137545

530001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广西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西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管理的新成果的高校学报。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及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既是名老中医、专家学者的讲台,又是中医药新秀的园地。热诚欢迎国内外中西医药工作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症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探析

    范小婷林采玥黄颖林辰...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通过温热、药物效力及对穴位的刺激作用使龙路、火路畅通,促进气血的化生及输布,均衡气血,使机体从局部到整体均得到综合调畅和濡养,从而发挥治疗疼痛的作用.该文探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症的理论基础,并列举其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头痛的运用,可为临床治疗痛症提供参考.

    壮医药线点灸痛症基础理论临床应用

    基于"目受血而能视"论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弱视

    毕梅曹慧敏桂婉威柴金苗...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弱视归属于中医"视瞻昏渺""能近怯远"的范畴,其发生与气、血、精三者相关,主要病机为血虚.针刺疗法通过针刺特定腧穴调动经络气血,调整气血阴阳平衡,促进血液运行,改善局部血供,在弱视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笔者基于"目受血而能视"理论,结合小儿弱视的发病机理,主张针刺选穴以局部穴为主,辅以远端穴,从经脉循行调节气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阐述针刺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优势.

    弱视目受血而能视针刺疗法

    矮地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谢滟俞春林伏江龙叶开文...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矮地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聚酰胺色谱以及反向制备HPLC色谱分离技术对矮地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再依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矮地茶30%乙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dimethyl 2,5-furandicarboxylate(2)、4-O-galloyber-genin(3)、杨梅苷(4)、槲皮苷(5).[结论]化合物2和化合物 3首次从矮地茶中分离得到.

    矮地茶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五方巴布膏质量标准研究

    刘君君桂雄斌谢璐瑶马家宝...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五方巴布膏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建立以大黄素、大黄酚为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马钱子、大黄、续断、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25℃,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 μl.[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各供试品与其对照药材溶液在相应位置上均可见相同颜色的斑点,专属性好.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大黄素的回归方程为Y=4×106X-25 092(R2=1.000),大黄酚的回归方程为Y=4×106X-53 209(R2=1.000),大黄素、大黄酚分别在0.019 4~0.388 0 μg、0.040 4~0.808 0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2.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0%(n=6);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97%,RSD为2.64%(n=6).10批五方巴布膏中大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079 3 mg/g,大黄酚的平均含量为0.183 2 mg/g.[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好,方法稳定可行,可为五方巴布膏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五方巴布膏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壮医外治法治疗巧坞(脑)相关病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邓肖彬骆裕欣妍林辰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壮医提倡内病外治,通过通调三道两路,促进天、地、人三气同步的恢复,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壮医外治法治疗巧坞(脑)相关病症的文献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巧坞病症壮医外治法综述

    中医药疗法在腰椎滑脱症术后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中飞刘晓曦李清清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腰椎滑脱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腿痛、下肢无力及大小便障碍等,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目前,腰椎滑脱症起始治疗建议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伴有合并症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损伤,且手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药疗法可防治腰椎滑脱症术后并发症、促进恢复、提升治疗效果等,该文综述近年来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封包、针灸等中医药疗法在腰椎滑脱症术后的应用研究,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腰椎滑脱症中医药疗法术后运用综述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药物治疗概况

    吴燕春陈秋玲刘含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的病理变化,并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关系.近年来,药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增加了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类型.本文将近年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中药西药综述

    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王超农朝雷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眩晕是由于人体平衡系统发生障碍,导致人体对空间定向的运行性或位置性幻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一般由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等所致,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中医认为眩晕由风、火、瘀、痰、虚引起,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得了一定进展,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治疗眩晕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药疗法综述

    BOPPPS模式下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卢栋明蒋中原余进爵廖婷...
    73-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注重临床应用的医学课程,该课程思政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该文探索在BOPPPS教学模式下,将思政元素引入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教学中,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康复学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目标设定、BOPPPS教学的环节设计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深入分析该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及载体,为中医养生康复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课程思政BOPPPS中医养生康复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医学概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与实践

    吴元洁卜菲菲宋婷婷韩荣春...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概论课程为国家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该文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学生前期基础知识积累不足、问题意识和高阶思维薄弱的现状,尝试在课程慕课建设的基础上,梳理金课指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并采用了以问题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以生活问题、自主学习问题、思政问题为导向建设线上金课,以课堂问题、专业问题、实践问题为导向建设线下金课,以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多维发展.

    中医学概论问题导向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