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中医药
广西中医药

唐农

双月刊

1003-0719

gxzy@chinajournal.net.cn

0771-3137545

530001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广西中医药/Journal Gu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创刊较早的中医药类期刊。被评为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西优秀期刊。主要刊登中医药医疗、科研、教学方面的论文,侧重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柴胡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女性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研究

    高玉广廖煜雄刘琦琦黄丽蓉...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女性躯体形式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女性躯体形式障碍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1组给予盐酸度洛西汀胶囊治疗,对照2组在盐酸度洛西汀胶囊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2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各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和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雌二醇(E2)水平变化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SCL-90、HAMD、HA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8周后,三组患者的血清5-HT、NE、E2水平均比治疗前、治疗4周后有所上升,对照2组患者的5-HT、NE、E2水平高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5-HT、NE、E2水平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可改善女性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疗效良好。

    躯体形式障碍女性小柴胡汤重复经颅磁刺激盐酸度洛西汀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益肾排毒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疗效

    王小连林强谢丽萍孟立锋...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益肾排毒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且随诊3年以上的CKD3~4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真实世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予益肾排毒颗粒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主要观察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为次要观察指标,进入CKD5期为终点事件,对两组患者2022年11月30日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患者266例,其中观察组173例,对照组93例,CKD3期170例,CKD4期96例。应用倾向性评分法按照1∶1匹配均衡混杂因素后,两组各纳入77例,其中CKD3期114例,CKD4期40例。观察组治疗3年内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终点事件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在CKD3期中,观察组治疗第2年、第3年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终点事件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在CKD4期中,观察组治疗第1年、第2年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终点事件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第1年、第2年ALB、P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排毒颗粒能有效延缓CKD3期及CKD4期早期肾功能的进展,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慢性肾脏病3~4期益肾排毒颗粒回顾性研究临床疗效

    身痛逐瘀汤内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李佳澳关玉波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内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8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口服艾瑞昔布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内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2。4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主症、次症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1β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1%、17。57%,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内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能够提高气滞血瘀型KOA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缓解疼痛并修复膝关节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身痛逐瘀汤中药热敷艾瑞昔布片中西医结合疗法

    真武逐瘀汤联合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刘宇刘振玉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真武逐瘀汤联合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R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新活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逐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WBHSV)、全血低切黏度(WBLSV)、血浆粘度(PV)、纤维蛋白原(FIB)]、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指标(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逐瘀汤联合新活素治疗RHF患者可增强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心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真武逐瘀汤新活素难治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良反应

    运用陈福来"八法"辨治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观察

    邓琳琳王大光刘强薛红杰...
    20-2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陈福来"八法"辨治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陈福来"八法"辨治选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记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LP、GGT、TBIL、T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福来"八法"辨治胆汁淤积性肝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陈福来"八法"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研究

    通阳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张志稳唐福宇黄忠富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通阳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普通温和灸治疗,治疗组予通阳灸治疗。两组治疗每天1次,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的改善情况,并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6。67%,对照组愈显率为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阳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通阳灸温和灸中医外治法

    加味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肝郁痰扰型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魏倍倍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肝郁痰扰型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痰扰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中药组(30例)。联合组服用加味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中药组服用加味温胆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中药组为70。00%,联合组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睡眠疗效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00%,中药组为63。33%,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肝郁痰扰型睡眠障碍在改善睡眠质量、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显著。

    睡眠障碍肝郁痰扰型加味温胆汤普通针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通脱法浮针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李彦文刘洋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通脱法浮针辅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脱法浮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肩颈痛、眩晕、头痛)评分、生物力学指标(颈椎屈伸活动范围、颈椎弧度、颈椎水平位移范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肩颈痛、眩晕、头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椎屈伸活动范围、颈椎弧度均大于对照组,颈椎水平位移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脱法浮针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椎动脉血液循环,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脱法浮针生物力学指标临床观察

    林才志治疗大肠癌临床经验采撷

    陈浩彬曹育启林才志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林才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林教授认为,大肠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痰湿、食积、寒凝、瘀血、热毒等。治法上提倡标本兼治、攻补兼施。在辨证选方上,诸邪盛实、弥漫肠腑证选用救必应汤治以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化积消食;痰湿食滞、气机逆乱证选用双术汤治以健运脾胃、调畅气机、燥化痰湿、化积消食;脾虚湿盛、中气下陷证选用升阳健脾汤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止泻;寒热胶结、虚实夹杂证选用调中运脾汤治以补虚泻实、调和寒热;火不暖土、脾肾阳衰证内服方选用桂附理中汤化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同时结合"引火归元灸"扶阳固脱、温经通脉、引火归元。通过以上治疗,使大肠癌患者恢复气血、阴阳平衡,实现"带癌(瘤)生存"。

    大肠癌林才志经验总结

    马红学主任医师运用柴平汤加减治疗痞满经验总结

    何倩张雪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马红学主任医师运用柴平汤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马红学主任医师认为基于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生活习惯改变等现实因素,痞满的主要病机为脾虚及肝郁,治疗当以疏肝健脾、调理气机为法,方选柴平汤化裁治疗,并辅以消食和中、养心安神等药物,体现了中医药标本兼治的优势。

    痞满肝胃不和柴平汤马红学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