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工程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工程与管理
工业工程与管理

饶芳权

双月刊

1007-5429

qdx2@163.com;qpxiong@sjtu.edu.cn

021-62933226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理/Journ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促进IE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培养IE新型人才,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主要内容涵盖:经营战略,决策研究,制造系统,物流系统,设施规划,工作研究,成本分析,工程经济,质量保障,诊断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人机工程,生产组织,人力资源,组织重构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各级政府工业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决策人员、各类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师生及其他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蝙蝠算法在柔性制造系统环路布局的应用

    毛清华张友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路布局是常用的柔性制造系统布局方式,传统智能算法能够解决环路布局问题,但是存在参数复杂、收敛慢和精度不高等缺陷.针对传统智能算法的缺陷,拟采用新型元启发式改进蝙蝠算法求解环路布局问题.首先以物料传输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建立柔性制造系统环路布局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融合模拟退火的Lévy飞行扰动蝙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利用已有研究中的基准问题进行算法验证.结果 表明改进的蝙蝠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求解环路布局,而且提高了模型求解的收敛效果.

    柔性制造系统环路布局蝙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Lévy飞行扰动

    消费者细分下考虑不同主导者的E-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

    李春发解雯倩楚明森周驰...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推动了融产品销售、回收和再制造等于一体的E-闭环供应链快速发展,而根据不同营销渠道合理制定各类产品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策略是E-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课题.本文针对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不同价值感知形成的消费者细分,及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偏好,在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由制造商、电商平台主导的E-闭环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模型,分析四种E-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决策.研究表明:在E-闭环供应链中,若再制造产品直销渠道存在高端消费者转换,主导者的改变将影响新产品最优批发价格,而新产品最优零售价格和再制造产品最优直销价格均不受影响;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增大,制造商和电商平台均受益;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适中,主导者的改变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利润差距影响较小,主导者获利更大.

    消费者细分E-闭环供应链主导模式消费者偏好Stackelberg博弈

    效能评估能力指标体系熵权配置模型

    王召刘思峰方志耕刘夏青...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效能评估可用性-可信性-能力模型中能力指标体系客观权重配置这类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度的熵权配置模型.该模型在深入研究能力指标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为精确度量能力指标体系的底层性能指标序列差异性,首次提出灰色绝对接近度,以准确表征行为序列之间的接近程度.在此基础上,依据极大熵准则建立能力指标体系熵权配置模型,给出能力指标体系客观权重配置方案,解决了目前效能评估能力指标体系权重配置不准确、不合理等问题,为有效评估装备系统效能奠定了理论技术基础.最后,案例分析表明能力指标体系客观权重配置方案准确地反映了实际情况中指标的重要性差异,验证了本文模型合理性与可行性.

    效能评估ADC模型灰色绝对接近度熵权配置

    Hotelling模型下不同势力零售商的非理性行为影响研究

    赵婉鹛叶春明
    110-11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了一个由单一供应商与两个势力不均衡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环境,其中强势零售商具有过度自信行为偏好,弱势零售商具有公平关切行为偏好.借助Hotellin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两个零售商在完全理性与非理性行为下自身决策的变化及对供应链各方决策与收益的影响情况,并探讨了成员非理性行为的诱因.研究结果表明,强势零售商的过度自信行为及弱势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都将对自身及对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成员非理性行为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强于对对方的影响.非理性认知与社会偏好导致成员的理想收益(效用变化)高于实际收益(变化)是促使成员产生非理性决策的诱因.最后以算例形式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验证说明.

    供应链Hotelling模型过度自信公平关切行为偏好

    面向加工时间可控的制造过程节能策略研究

    陈赛郑宇鲍劲松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加工时间可控的制造过程进行了能耗特性分析,基于加工任务的比能耗模型和机床待机功率建立了制造过程能耗模型,结合能耗实时监测系统提出了制造过程节能优化方法框架,即在既定调度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工序时间分布来实现对最大完成时间和能耗的进一步优化.分别定量分析了压缩和延长工序时间对制造过程能耗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压缩工时和延长工时的节能策略,具体研究了策略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节能策略的有效性,为机械加工的节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加工时间可控节能策略最大完成时间实时监测系统

    考虑多种差异的云制造平台双边协调匹配策略研究

    赵道致朱颖
    12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前景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参与匹配主体对各个匹配方案评估的相互参照作用,引入差异系数来放大匹配方案之间的差异,便于匹配对的选择;在订单拆解成不同的产能需求的实际条件下,提出了需求方对不同产能的重要性评估系数,弥补了前景理论无法描述的需求方对产能的重要性评估差异;综合由于心理因素引发的产能匹配效果评估差异和对订单分解出的不同产能需求的重要性评估差异,建立了双边匹配主体针对不同产能匹配方案的多属性满意度指标.之后,以多属性满意度为基础,定义两种类型的属性.考虑对订单匹配结果中不同属性满意度的评估取值方法差异,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匹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得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云制造平台双边匹配订单拆解前景理论多种差异

    基于双重组合赋权的战略联盟生态伙伴选择场模型——以数字化转型为背景

    李柏洲尹士罗小芳
    137-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数字化转型过程框架和总结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合作聚合度、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合作转型能力、合作嵌入能力、聚合资源水平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提出了基于双重组合赋权和考虑属性间相互作用的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方法,并进一步引入具有整体论和作用连续性特征的场理论,设计了基于场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生态伙伴动态选择过程.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组合属性时间赋权战略联盟

    考虑网络外部性的在线广告定价策略研究

    段永瑞戈瑶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广告服务的内容提供商看作一个双边平台,两边分别是浏览内容的消费者和投放广告的广告商.考虑平台通过努力降低消费者对广告的厌恶程度,通过构建网络外部性的双边市场模型研究了平台努力水平和广告的定价策略问题,得到了存在唯一最优努力水平和广告价格的条件.进而得到最优努力水平、广告价格以及平台利润均随着网络外部性对广告商的影响程度以及平台单位努力的效果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消费者对广告的初始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台付出单位努力成本的增加而减小.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发现,网络外部性对广告商影响程度的增加对平台利润和广告商剩余是有利的,但对消费者剩余是不利的,从而可能导致社会总福利下降.

    双边市场在线广告定价网络外部性努力水平

    基于在线测量的多腔体零件批次容积波动控制方法

    黄德林杜世昌
    153-16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Run-to-run控制方法是批量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有的批次控制方法存在不能充分利用批次全部数据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测量的多腔体零件批次容积波动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多零件(一个批次)的单输入单输出(MSISO)过程模型,并提出MSISO double 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d-EWMA)控制器,基于在线测量得到每个批次零件的所有数据来更新下一批次零件的控制律.然后,对所提出的MSISO d-EW-MA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使控制过程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其他基于run-to-run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性能.

    批次控制在线测量doubleEWMA控制器

    竞争情形下的拼团购商家最优定价及策略选择研究

    黄曼唐庆国黄甫
    16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拼团购的社交效应,基于两种竞争情形研究面向群体消费者的拼团购商家定价问题,并将其与面向个体消费者的个体购进行比较.通过雇佣一个敏感参数反映拼团购的最终成团率,与个体购相比,其初始消费者需承担团购规模组织成本.研究发现:若平台与社交APP进行合作,降低单位团购规模组织成本,有助于提高商家的拼团购利润;满足大众需求的商品更适合采用拼团购进行销售;商家开展拼团购的前提条件随着竞争情形和竞争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不管是垄断商家还是双寡头竞争商家,只有当单位团购规模组织成本足够小时商家才应考虑拼团购且当单位团购规模组织成本与成团率共同满足一定条件时,商家应选择拼团购而非个体购.

    拼团购个体购社交效应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