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刘大雄,郭林新

月刊

1672-9935

gygjsszzbjb175@263.net

0596-2989185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漳华中路269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相关研究进展

    曹国征王庆贤
    615-619页

    股骨粗隆下骨折骨折分型手术治疗微创复位技术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诊疗进展

    赵伟光江丽强
    620-626页

    假体周围骨折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髌骨胫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征订启事

    626页

    骨性关节炎与生物节律关系的研究进展

    牛鲁豫李嘉萌张涛潘思华...
    627-631页

    骨性关节炎生物钟昼夜节律时钟基因时间疗法

    推拿联合冈斯德技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疗效观察

    蒋黎明于小明吴绪波张增乔...
    63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冈斯德技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0-01-2021-12月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8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其中39例采用推拿联合冈斯德治疗(观察组),39例仅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4字试验阴转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4字试验阴性35例,阳性4例,阴转率为89.7%;对照组治疗2周后4字试验阴性25例,阳性14例,阴转率为64.1%;观察组4字试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2,P=0.028).结论 推拿及推拿联合冈斯德技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推拿联合冈斯德技术的疗效更显著,4字试验阴转率更高.

    骶髂关节紊乱推拿冈斯德技术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胡喜春黄长明范华强傅仰攀...
    635-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7-03-2022-01收治的61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31例行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术(观察组),30例行髓芯减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保留股骨头失败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至术后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2.90%,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0.00%,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头保留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头保留失败均为逐渐进展的股骨头塌陷所致,均已行或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有效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降低临床保头失败率.

    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术异体骨植入术髋关节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在二级医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祝思强严骏钱裕顺王卫华...
    639-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二级医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9-05-2022-04于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二级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按照围术期管理方法不同分为非ERAS组(n=25)、ERAS组(n=21).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拆线时间),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非ERAS组与ERAS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ERAS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均多于ER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3 d疼痛VAS评分均较非ERA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7 d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7d、1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非ERA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ERAS组8例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3例出现轻度肺部感染;ERAS组1例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无肺部感染患者.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在二级医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高,二级医院可结合ERAS理念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围术期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

    手术时机对麻醉高风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疗效的影响

    童日宽陈扬陈国强袁俊虎...
    64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麻醉高风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时机行股骨近端防旋转螺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0-12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8例高麻醉风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入院48 h内手术,n=57)和延期组(入院48 h后手术,n=5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1年死亡率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个月.早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延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1年内18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1.6%;延期组术后1年内29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6.9%;早期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1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高风险老年患者因其身体状况较差,长时间卧床后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并诱发合并症急性发作,早期接受手术可以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加符合加速康复理念.

    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时机老年麻醉高风险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螺旋刀片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杜非马文雄王华韩阿超...
    647-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螺旋刀片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1-06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采用骨水泥强化螺旋刀片(观察组),50例常规置入螺旋刀片后未进行骨水泥强化(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术后至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至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至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至开始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螺旋刀片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增强内固定稳定性,缩短患者术后至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内固定失效风险.

    股骨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骨水泥强化螺旋刀片内固定

    成年男性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股骨髁间窝形态和胫骨平台后倾角的相关性研究

    楚宇鹏江晨镝李发权胡艇...
    650-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前交叉韧带(A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股骨髁间窝形态及胫骨平台倾斜角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自2013-05-2023-05行膝关节MRI检查的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骨折组,n=15)、15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ACL损伤组,n=15),并选取15例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与上述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行膝关节MRI检查,在MRI轴位扫描图像上测量股骨髁宽度、髁间窝宽度、髁间窝宽度指数(Notch width index,NWI)及髁间窝高度,在MRI矢状位扫描图像上测量胫骨内侧平台及外侧平台后倾角,并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入选的骨折组及ACL损伤组均经膝关节镜探查确认诊断.3组髁间窝高度、髁间窝宽度、股骨髁宽度和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NW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CL损伤组NWI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ACL损伤组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组外侧平台后倾角大于ACL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ACL损伤具有不同的股骨髁间形态及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特点,狭窄的股骨髁间窝是ACL损伤的危险因素,而胫骨外侧平台过大的后倾角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相关.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髁间窝前交叉韧带MRI胫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