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白云

月刊

1000-8993

gyjz@periodicals.net.cn;gyjz@chinajournal.net.cn

010-82227236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工业建筑/Journa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技术方针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性,推动科技工作发展的针对性,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实用性,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性。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建筑科学类主要核心期刊。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和维修改造技术等特点,并优先报道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急疏散中医院工作人员角色识别与演化研究

    林婧彭忠昂朱润禾薛岩...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院作为城市中的特殊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疏散过程中极易发生混乱,从而降低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医院工作人员包含医生、保安等多种社会角色,在应急疏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日常情境和突发事件时医院工作人员的社会角色认同和表现,并识别了五种应急疏散角色,明确了医院工作人员的 日常行为和疏散行为,以及影响行为的潜在因素.基于面向医院工作人员的问卷研究结果表明:医院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中会转化为应急疏散角色,其表现和行为受到个人特征、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构建并验证了疏散角色演化问卷,分析了医院应急疏散中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现象.

    公共安全问卷调查应急疏散社会角色角色演化

    有限空间密室类娱乐场所火灾蔓延特性研究

    傅经纬刁立赛张英华马成...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密室逃脱这类火灾荷载大、空间狭小、室内装修布置复杂的特点和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难等具有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本研究基于Pyrosim软件对密室场所火灾发生后的火灾蔓延、烟气流动、能见度变化以及温度变化情况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发生火灾时,现有装修方式的问题与不足,并对现有装修方式提出改进措施.模拟结果表明,密室逃脱场所中应该避免设计狭长走廊的装修方式,在装修过程中应对密室的房间分隔墙做通顶设计,此外应另设疏散路径以便最大程度缩短逃生时间.研究密室逃脱场所的火灾蔓延特性,对保障娱乐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密室逃脱类娱乐场所的疏散提供参考.

    娱乐场所密闭空间火灾蔓延规律Pyrosim消防安全管理

    基于实测数据的台风边界层风速剖面特征研究

    黄希桂罗胜昌李利孝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规范中对台风影响区建筑物的抗风设计采用类比非气旋风场的方式来进行,然而大量实测结果表明台风剖面与非气旋风场风剖面存在较大差异,风剖面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目前仍不明确.为清晰地了解台风的剖面特征及其规律,基于多个台风的实测剖面数据,以下垫面类型、台风结构分区和风速大小三类控制指标对数据进行分类,对各个类别的风剖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台风剖面中的近地急流层与下垫面类型、台风结构分区和风速均有关,即A、B类场地、较大风速和台风后眼壁区更易出现近地急流层;台风风剖面的梯度风高度与下垫面类型和平均风速存在着一定关系,A、B类场地的梯度风高度由台风中心向外呈增大趋势,C类场地下的梯度风高度从台风中心向外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

    台风边界层风剖面特征低空急流现场实测

    医院抗震韧性研究进展

    孙智裴顺顺翟长海于鹏...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灾害频发,医院的脆弱性变得日益明显,医院韧性在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医院抗震韧性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医院结构的安全性,而是更多地关注医院内部非结构构件和医疗设备的抗震性能,以及医院震后功能量化和迅速恢复的研究.从工程维度探讨了医院韧性的内涵、韧性评价理论框架和建模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医院韧性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医院韧性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总结了医院抗震韧性评价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并结合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对未来的方向和研究要点进行了展望.

    医院抗震韧性功能评估

    填充墙的平面内损伤对其平面外承载力折减系数的影响

    金薇翟长海刘文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真实地震场景下,填充墙一般会受到平面内和平面外两个方向共同的地震作用.填充墙的平面内和平面外抗震性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耦合作用,平面内损伤会导致平面外承载力降低.建立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利用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了砌体填充墙在双向荷载下的抗震性能以及加载模式、高宽比、高厚比和砌块抗压强度对填充墙平面内损伤后的平面外承载力的影响.最后,在试验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填充墙的平面内损伤对平面外承载力的折减系数计算式.该计算式基于填充墙平面外荷载传递机制,引入了一个综合考虑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几何参数.与现有计算式相比,新计算式与试验数据的拟合情况较好.

    填充墙平面内外相互作用有限元承载力折减系数

    城市内涝防治体系韧性提升策略分析

    雷雨晴张韵高守有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内涝防治体系韧性内涵、韧性特征及韧性评估方法,从空间规划、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3个层面提出了内涝防治体系的韧性提升策略.以城市大排水系统为核心统筹规划,重视与城市防洪的关系,为超标降雨预留应急空间和末端出路.从源头、过程到末端全过程系统性提升城市排涝能力,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相互适应性以及内涝防护设计.融合灾前预防、灾中抵抗、灾后恢复的管理体系和智慧化手段,提升灾害的适应性、可恢复性和智慧性.

    城市内涝防治体系韧性内涝灾害抵抗力适应性

    螺旋桩基础动力响应及抗震研究进展

    宗钟凌岑航缪惠全黄德龙...
    13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了解螺旋桩在抗震领域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采用CiteSpace软件分对知网和WOS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试验方面,早期的研究者大多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螺旋桩的水平和横向振动动力响应,此后,学者们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螺旋桩的地震响应.2)理论方面,国外学者多采用数值计算和振动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其动力性能;国内学者则主要在螺旋桩的水平振动和垂直振动方面进行研究.3)数值模拟方面则主要通过OpenSees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研究.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螺旋桩抗震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螺旋桩普通桩振动台试验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地震响应

    面向城市水安全保障的数字孪生应用研究综述

    黄海峰尹杨周毅杨迪丹...
    14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技术正在城市水安全保障领域快速应用发展.文章对面向城市水安全保障的数字孪生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阐释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从感知采集层、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模型层、知识层和应用层介绍数字孪生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及能力需求;综述了数字孪生在城市水安全保障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利工程智能化内容;介绍典型城市的水利数字孪生平台建设进展及其应用成效;总结数字孪生在城市水安全保障领域深度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展望,旨在为融合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水安全数字孪生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公共安全领域文本关键词抽取方法

    高誉轩孙丽娟丁洪鑫熊子奇...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内政务大数据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大量无标注的公共安全领域政策公文文本数据,有效提取文本的关键信息,对提升城市安全治理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公共安全领域文本关键词提取模型,通过无监督的方式快速实现文本内容的标签化,以提升用户对公共安全领域文件或事件的检索能力.文章以log-sum范数正则项作为该模型损失函数的稀疏约束,以引导策略网络学习到保留重要词汇、舍弃非重要词汇的策略.同时设计了一种mini-batch大小可变的模型训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mini-batch大小控制策略网络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策略网络的泛化能力.性能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的关键词提取任务上优于传统无监督关键词提取方法.

    深度强化学习关键词提取log-sum范数公共安全大数据

    混凝土轴压受载声发射特征及失稳演化过程研究

    杨亚晗于泽明李参天朱成发...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桩基混凝土承受轴向压载过大,其内部破坏开裂过程会释放弹性波,为量化压载失稳演化过程特征,通过现场原位钻取桥梁桩基结构芯样,采用轴向压载与声发射同步监测试验,研究混凝土试件加载全过程声发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混凝土材料压载失稳破坏全过程与声发射振铃计数、能量释放、震源定位等表征参数的演化关系,获得加载过程与声发射特征关联性的定量描述,分析其失稳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压载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应力与声发射振铃计数、能量释放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声发射定位点主要在剪应力集中区形成宏观"定位带"与混凝土裂缝发展及破坏表现一致,可根据声发射事件活跃度量化判断混凝土受载阶段,反映混凝土失稳临界特征,对桩基混凝土服役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桩基混凝土声发射特征振铃计数能量失稳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