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何志旭

双月刊

2096-8388

gyyxyxb@126.com

0851-6908166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异丁酸锂-L-脯氨酸螯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躁狂作用

    唐勤敏陈江訾聃李崧...
    469-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新型异丁酸锂-L-脯氨酸螯合物尼布林(IsoLiPro)合成及表征分析,观察其药代动力学及抗躁狂作用.方法 采用单一溶剂析晶法制备IsoLiPro,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氢核磁共振波谱(NMR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得的IsoLiPro进行鉴定和解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灌胃给药不同时点IsoLiPro和Li2CO3 2组大鼠血浆及肾脏、脑组织中锂元素含量,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蛋白质印迹检测体外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细胞经IsoLiPro处理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以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程度;通过旷场行为学实验考察IsoLiPro对苯丙胺诱导的小鼠躁狂样症状的作用.结果 各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IsoLiPro有别于异丁酸锂和脯氨酸,且相关参数表明其为单斜晶体结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IsoLiPro在大鼠血浆中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药动学参数优于Li2CO3组;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与同浓度Li2CO3组相比,IsoLiPro可显著增加p-GSK-3β、p-CREB、p-Erk1/2和BDN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soLiPro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旷场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IsoLiPro可有效改善由苯丙胺诱导的小鼠过度运动行为,表现出较好的抗躁狂作用,且作用强于Li2CO3(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新型螯合锂-IsoLiPro,该化合物在药代动力学和抗躁狂作用等方面均优于临床常用的Li2CO3.

    螯合锂盐躁狂单一析晶法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苯丙胺

    海南省39株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及毒力基因特征

    卓书伟林美幸吴翔潘静琳...
    479-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海南省幽门螺杆菌(Hp)耐药性及其毒力基因vacA、cagA和iceA基因型特征.方法 对146例上消化道症状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进行Hp的分离和培养,对Hp进行药敏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毒力基因cagA、vacA和iceA进行检测和分型,cagA测序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型毒力基因和患者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培养出39株Hp,对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和48.7%;39株均为vacA+菌株,iceA 1型26株、2型13株;33株为ca-gA+菌株,其中5株为西方型(EPIYA-ABC型),28株为东亚型(EPIYA-ABD型);cagA+和vacA+菌株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iceA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海南省胃和十二指肠Hp患者中Hp毒力基因多样化,vacA s1am2/cagA+基因型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占优势,不同毒力基因型对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差别,阿莫西林可作为该地区根除Hp首选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基因多样性消化性溃疡cagAvacAiceA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杆努尽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大鼠的分子机制

    胡子怡冯静杨向前王茜...
    489-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杆努尽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Lin-pinski规则筛选出杆努尽烟活性成分,UniProt预测潜在靶点,取Gene Cards与疾病靶点交集,String创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创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基因本体数据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交集靶点,AutoDock模拟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的对接模式;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0.9%NaCl)、模型组(0.9%NaCl)、阳性药物(1g/kg桂龙咳喘宁)组及低剂量(2 g/kg)、高剂量(8 g/kg)杆努尽烟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进行CB造模,造模结束后麻醉处死各组大鼠1只,取肺组织制作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再按上述各组处理灌胃给药,1次/d、持续28 d,干预结束后麻醉处死余下各组大鼠,取肺组织和心脏取血,采用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激活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果 杆努尽烟活性成分18个交集靶点92个,核心靶点AKT1、PPARγ等,GO-KEGG富集主要涉及免疫和炎症相关的磷脂酰肌醇3-酶d/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示杆努尽烟活性成分与AKT1、PPARγ结合稳定;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NF-κB p65、AKT1蛋白及mRNA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低剂量杆努尽烟组、高剂量杆努尽烟组大鼠肺组织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NF-KB p65、AKT1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剂量杆努尽烟组大鼠肺组织表达差异最为明显(P<0.05);模型组和低剂量杆努尽烟组大鼠血清TNF-α、1L-1β及INF-γ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5),阳性药物组和高剂量杆努尽烟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及INF-γ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杆努尽烟可通过作用于AKT1、PPARγ、NF-κB p65发挥治疗CB大鼠的作用.

    杆努尽烟慢性支气管炎生信分析体内实验肺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

    热纤梭菌Cthe_2401蛋白功能预测及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崔古贞管玉祝王鑫鑫花登雄...
    501-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信手段预测Cthe_2401蛋白的特性与功能,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体外克隆、表达与纯化.方法 利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NCBI)、蛋白保守结构域数据库(CDD)分析Cthe_2401蛋白的序列和进化特征,采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进行同源建模并预测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the_2401基因,并与pET28a载体链接构建pET28a-Cthe_2401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利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Cthe_2401蛋白表达;利用50%硫酸铵沉淀、Ni-NTA柱以及SephadexG75葡聚糖凝胶柱纯化Cthe_2401蛋白.结果 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Cthe_2401蛋白属于Veg蛋白家族,可能与生物膜的发生和孢子形成有关;Cthe_2401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克隆与表达,体外纯化获得约10 ku大小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预测Cthe_2401蛋白的功能,成功获得Cthe_240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热纤梭菌Cthe_2401Veg蛋白生物信息学蛋白表达与纯化大肠杆菌

    NRG4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舒波出良钊甘鸿川黎浪...
    508-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蛋白4(NRG4)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研究组)、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血清以及星形胶质细胞HA、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SHG44、LN229及T98G中 NRG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ErbB4)mRNA表达水平;将U251细胞分为Control组(空白对照)、NC组(转染不带RNA的质粒)、si-NRG4组(转染si-NRG4)和si-NRG4+ErbB4组[转染si-NRG4和ErbB4过表达质粒(pcDNA-ErbB4)]4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U25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通路中关键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中p110α、p110β亚型、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中ser473和thr308 a以及蛋白激酶(AKT)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中NRG4和ErbB4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1),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NRG4和ErbB4 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与NC组比较,si-NRG4组中NRG4基因表达下调,不仅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还降低了 PI3 K-p110α,pAKT-ser473 and pAKT-thr308蛋白表达(P<0.05).结论 抑制NRG4表达可以减缓磷脂酰肌醇有关的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的激活,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U251细胞凋亡,因此NRG4有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潜在靶点.

    NRG4ErbB4PI3K/AKT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及动物模型相关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

    何菁菁晏世荣吴通前杨秀兰...
    515-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及动物模型相关免疫细胞比例变化.方法 选取28例MS患者作为MS组,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s组),收集两组受检者外周血血常规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片段35-55(MOG35.55)在C57BL/6小鼠身上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AE)模型,10只小鼠均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皮下注射等量PBS)与EAE组(注射MOG35-55),于造模后第15天取2组小鼠大脑、脊髓和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脑、脊髓和脾脏相关免疫细胞百分比.结果 MS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较HCs组显著下调(P<0.05),B细胞比例显著上调(P<0.01),T细胞比例显著下调(P<0.01);EAE组小鼠较control组小鼠大脑和脊髓中淋巴细胞(CD45+)、巨噬细胞(CD45+、CD11b+)、CD4+T比例显著升高(P<0.01),CD8+T比例显著下调(P<0.01);脾脏中巨噬细胞(CD11b+、F4/80+)、中性粒细胞((CD11b+、GR-1+)比例显著上调(P<0.001),CD4+T比例显著下调(P<0.01).结论 MS患者及动物模型机体存在免疫细胞比例失调现象.

    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细胞比例失调血脑屏障

    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张瑾宬缪心怡操蓉黎敏...
    522-528,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盐酸萘替芬(stattic)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0 μmol/L、1µmol/L、5 μmol/L、10 µmol/L stattic溶液处理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通过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周期和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tic对小鼠结肠癌细胞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stattic作用后CT26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l-2)和人跨膜受体蛋白Notch-1(Notch-1)的表达.结果 与0 μmol/L组相比,stattic溶液组CT26细胞的活力及增殖能力降低(P<0.001)、迁移率和侵袭率降低(P<0.001),细胞凋亡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P<0.000 1);stattic能将CT26细胞周期阻断于G1期,进而阻止CT26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attic抑制CT26细胞p-STAT3的表达(P<0.05);RT-qPCR检测结果表明stattic下调CT26细胞Bcl-2和Notch1的表达(P<0.05).结论 stattic通过阻断STAT3信号,抑制p-STAT3蛋白的表达,下调下游抗凋亡分子Bcl-2和Notch1信号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CT26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小鼠结肠癌STAT3抑制剂stattic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迁移肿瘤治疗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阳离子纳米乳递送系统的处方工艺研究

    张丽丹唐永瑜汪巳卜陈英...
    529-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阳离子纳米乳(CNE)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药剂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以平均粒径(D50)、粒径范围、离心稳定性常数(Ke)和电位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CNE的油相种类、乳化剂种类及用量、甘油及十八胺用量、剪切时间,高压均质压力及时间,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均质压力和时间对CNE的影响,用二项式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效应面法获取最佳处方.结果 CNE最佳处方组成为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0.5 g,大豆卵磷脂1 g,十八胺53.90 mg,甘油0.8 g,其余为水相;最佳处方所得CNE外观基本圆整,澄清透明,D50为(135.08±5.69)nm,Zeta电位为(43.57±2.51)mV,离心、稀释、时间稳定性均良好.结论 优化得到的CNE为淡蓝色均一乳状液、稳定性良好粒径合适,可为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阳离子纳米乳十八胺核酸药物心血管疾病单因素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积雪草苷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董杨陆晨
    539-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积雪草苷(ASI)调节Janus激酶(JAK)/细胞信号转导转录因子(STAT)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取6只作为对照组(NC组),其余大鼠使用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大鼠模型,并随机均分为DN组、ASI组(45 mg/kg)、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Coumer-mycin A1(C-A1)组(100 μg/kg)及 ASI+C-A1 组(45 mg/kg ASI+100 μg/kg C-A1),NC 组、DN 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2周;药物处理结束12 h,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酐、白蛋白和尿素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染色检测肾脏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DN组大鼠出现肾小球萎缩、肾小球类囊体严重增生、肾小管上皮分离、基底膜暴露、炎性细胞浸润和间质性水肿等症状;DN组较NC组IL-1β、IL-6、TNF-α、MDA水平、肌酐、白蛋白、尿素、细胞凋亡率、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N组相比,ASI组肾组织病变严重程度有所缓解,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减轻,IL-1β、IL-6、TNF-α、肌酐、白蛋白、尿素、MDA、细胞凋亡率、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C-A1减弱了 ASI对DN大鼠炎症损伤的改善效果.结论 ASI可能通过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DN大鼠炎症反应.

    积雪草苷JAK2/STAT3信号通路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

    医学研究生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关系

    杨娟华郎啟智李丹程远芬...
    546-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医学研究生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贵州省全日制医学硕士研究生1 562人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民族、年龄、身高、体质量、年级、学位类型、专业、生源地、父母亲文化水平及自评健康状况等),采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测评研究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的关联性.结果 医学研究生生活方式总得分为(121.23±18.04)分,健康素养得分为(60.34±6.09)分,健康素养水平为75.9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除运动锻炼行为外,医学研究生的生活方式及各维度得分均与健康素养得分呈正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民族、年级、生源地、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及自评健康状况等变量后,医学研究生健康素养水平可正向预测生活方式得分(β=0.160,P<0.001).结论 贵州省医学研究生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素养水平亟需改善,其健康素养水平可正向预测生活方式得分.

    生活方式健康素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医学研究生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