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陈厚义

双月刊

1003-6636

gz.cyxb@163.net

0851-6902525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鹿冲关路276号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立足贵州,面向国内外,坚持赤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为财经教育和财经科学研究服务”的宗旨,秉承“关注贫困与发展,崇尚科学与理性”的办刊理念,倡导严谨、求实的冶学态度和创新、求是的学术精神,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普惠金融能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吗

    温涛赵孝航张林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由于金融具有逐利、排斥的特性,这使得乡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相对不足,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缓解这一现象,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基于 1716 个县域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指数均能显著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高、低水平区域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同时,还会对周边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抑制作用.为此,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应牢牢把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在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的同时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协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乡村发展县域

    制造企业衍生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生态驱动价值创造路径研究——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彭正银郝雅辉包凤耐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能够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别于单一视角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整体观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企业衍生平台创新生态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以35 家制造企业衍生平台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六个前因条件对衍生平台创新生态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1)单个前因条件不构成引致高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2)存在四条产生高价值创造的组态,可归为企业主导型(H1)、政府-企业推动型(H2)和政府-市场-企业联合驱动型(H3a、H3b);(3)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高价值创造的平台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衍生平台组态分析创新生态

    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衰减边界的视角

    李晓龙江唐洋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已经成为破解金融排斥困境的核心途径,是助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已有文献对数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少关注其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更加缺乏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展开深入分析.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影响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对空间溢出效应的地理衰减边界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向显著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既有助于本地区服务业转型升级,也有效带动了周边邻近城市服务业转型升级;更换空间模型、替换空间矩阵以及改变研究样本后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印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数字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随地理距离持续扩大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且当城市间地理距离跨越260 公里以后,空间溢出效应将不再显著.

    服务业转型升级数字金融发展空间溢出效应衰减边界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风险承担——基于负债成本与信贷选择机制的分析

    方芳李强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其风险承担水平的研究,既有文献多从数字化场景下的信贷市场技术变化与授信模式调整切入,忽视了银行融资市场的影响.区别于此,本文通过商业银行的城市聚类,使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地区性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代理变量,利用城市商业银行2012-2022 年面板数据,从"融"与"贷"两个维度分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表现为信用风险(信贷不良率)与经营稳定性风险(收入波动性)的共同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的风险积累通过成本冲击效应而实现,信贷选择效应并不显著,说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所形成的风险积累,实际源自"融"而非"贷".商业银行缺乏通过信贷溢价释放负债成本压力的能力,导致负债成本的增加最终形成风险积累.此结论可为商业银行更为精准地选择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业务切入口提供启示.

    数字化转型风险承担成本冲击效应信贷选择效应

    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

    熊磊李先洪苏春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认识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这一行为,切实规范董事会决策机制,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鲜有文献从非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的视角展开讨论.鉴于此,本文以2008-2021 年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会降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机制分析表明,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会加剧第一类代理冲突,进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企业处于非数字化转型期、外部审计监督较弱、地区市场化进程较慢时,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由此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即会计信息质量在两者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家族企业非家族股东超额委派董事代理冲突会计信息质量

    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如何影响组织韧性——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郭彤梅陈红武嘉欣李楠...
    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韧性是企业穿越动荡变化并实现反弹的动态能力.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 2015-2021 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组织韧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考虑了样本自选择、互为因果等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主要通过提高数字化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两条路径影响组织韧性.此外,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冗余资源与组织韧性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则正向调节二者关系.结论丰富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组织韧性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丰富了组织韧性的提升情境与边界机制,为制造业企业提升组织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管理启示.

    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组织韧性高管异质性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不确定性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文丰安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发展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内生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巩固基层政权、增强制度自信的重要保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至今,已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认知有待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增强、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联领域改革的协调性有待提高、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匹配度有待提高、对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建设的支撑力度有待加大等.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普及常态化的农村现代化培训;加快综合性政策出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相关改革的协同效应;因地制宜探索内外联动发展新模式;构建共同富裕原则下治理新格局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优化其发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最终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

    社区特征、个人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健康及其不平等

    胡荣段晓雪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对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其不平等现象的研究多从个体社会地位、关系网络的角度展开,较少关注外在于个体的宏观社会结构、社会资源因素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与潜在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本文利用clds2014 年的数据拟合多层次模型,考察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水平与不平等现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老年人在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社区特征对老年人健康水平存在着独立于个人因素的整体性影响,并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现象产生弱化与强化两种调节机制.(1)社区阶层异质性的分化程度会影响健康水平.其中,社区社会经济地位会弱化健康不平等,而社区内部阶层异质性则会强化健康不平等.(2)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弱化健康不平等.因此,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要着眼于中国的健康分层现象,采取社区层面的健康干预,尽可能地增加弱势群体的健康资本.

    社区阶层异质性社区社会资本社会经济地位健康不平等

    大型城镇集中安置区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组合对家庭收入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

    汪磊张薇薇汪霞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地搬迁移民已成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群体.当前,搬迁移民面临着就业市场风险增大,生计资本存量减少以及家庭增收困难等现实问题,优化移民生计资本内部结构,发挥生计资本间的组合效应,提升生计资本组合对移民家庭收入的贡献作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界当前与易地搬迁相关的研究多聚焦分析移民生计资本对家庭总收入的作用机制,较少基于结构功能理论视角,从实证层面探讨生计资本组合对家庭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本文以贵州省大型城镇集中安置区移民为研究对象,首先测算移民家庭生计资本,分别采用OLS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生计资本与家庭收入之间的作用机理,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生计资本间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构建了移民家庭收入与生计资本组合之间的矩阵分析模型,分别应用tobit和logit回归进行实证检验,并剖析了不同维度下不同生计资本组合对不同类型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移民生计资本总量有助于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在后搬迁时代,自然资本对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最小,而社会资本对家庭收入呈现负向影响.(2)五大资本中的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以及金融资本之间存在着普适性互补效应,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间存在替代效应.(3)互补性生计资本值越大,移民家庭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越高;互补性和替代性资本量均较低的家庭主要以获得转移性收入维持生计.

    大型城镇集中安置区互补性生计资本替代性生计资本家庭收入结构

    如何打通绿色购买决策的"最后一公里"——绿色购买意向-行为转化机制分析

    卢宏亮谢欢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购买是绿色消费中的重要环节,然而消费者"想而不买"可能会制约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目前,绿色购买行为转化的内在机理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鲜有将外部购物情境与消费者内在特质结合考量的绿色购买决策研究.本研究从消费者购买绿色标签产品的临场决策情境出发,以计划行为理论和行动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节约认知努力的观点视角,探究绿色购买意向-行为之间的转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购买意向对绿色购买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感知行为控制、绿色购买执行意向在绿色购买意向和行为之间具有双重、链式中介作用;节约认知努力对"绿色购买意向-感知行为控制-绿色购买执行意向-绿色购买行为"链式中介作用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相关结论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中绿色购买的意向-行为转化机制,为绿色营销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建议.

    意向-行为转化绿色购买执行意向感知行为控制节约认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