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郑洁

双月刊

1671-394X

journal@gzhu.edu.cn

020-39366068

510006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A213信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莱茵报

    余茜
    5-33页

    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源头——读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第15号

    陈力丹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者在2019年以前均没有看过这份报纸.深入解读《新莱茵报》第15号一天的内容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含的丰富内容,绝不是几句抽象的套话,而是马克思的革命立场与遵循报刊内在规律的统一,是知和行的统一.必须把马克思的新闻实践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否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有可能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马克思《新莱茵报》报刊规律党的精神报纸编辑

    《新莱茵报》编译研究的创新价值和时代意义——兼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

    季为民李斌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莱茵报》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唯一一次完全掌握了报纸编辑权和经营权后的新闻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次完整体现.2018年,《新莱茵报》的编译工作开始启动.在编译工作中,编译研究人员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贯彻其中,确保了编译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新莱茵报》的完整编译给马克思主义新闻史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基础和学术视野,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地位.《新莱茵报》编译工作的时代意义有二: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和当代的新闻实践更好地结合,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实践中的研究和运用提供新的推进力和突破口;二是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供重要借鉴和目标方向,尤其在争夺国际舆论高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新莱茵报》编译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安全生产风险治理领域的突出矛盾及化解思路——基于29起重特大危化品事故的分析

    张乐童星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安全生产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于2010—2019年29起重特大危化品事故的分析显示,当前安全生产风险治理领域存在着突出矛盾,包括风险隐患多而治理能力偏弱,从事安全生产及监管的人员的能力水平不能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安全生产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快而治理理念与安全技术更新慢,源头治理和事后应急之间存在选择困境,以及治理制度网络日益致密而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等五个方面.这些突出矛盾正是导致安全生产领域事故高发难治的关键原因.化解这些矛盾,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为本、提素养,科技支撑、补短板,优化机制、强弱项,完善制度、固根基,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发展目标.

    安全生产风险治理危险化学品责任事故

    公共危机治理的共同体战略

    陈进华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危机治理作为一种地域性、全国性乃至全人类性团结行动和综合施策的公共性治理,其最大挑战来自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流行性和不确定性.共同体战略作为一种统筹国家权威、公民权益、社会沟通、志愿服务等多维全局视域,旨在整体谋划布局、释放社会活力,以赋能公共危机治理的机制联动及其价值共识,是"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中枢神经性的社会纽带.客观认知、理性解析和深刻揭示公共危机治理共同体战略的事实基础、理论支持及其价值旨趣,作为研究建构性主题,它既源自于为防控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付出沉重代价的实战感悟,更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公共危机治理"回头看"的经验总结和坚定"赢未来"的理论自信.

    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治理共同体战略

    从计生到生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路径研究

    雷晓康张琇岩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保障制度是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的重要内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服务框架应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三个方面来构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虽然拥有一定量的生计资本,但仍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养老、健康风险,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下进一步打通可持续生计路径,包括:面向风险的特殊家庭权益保障路径、应对生计资本的特殊家庭联动帮扶路径、提高生计策略的特殊家庭发展能力路径.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可持续生计帮扶服务路径框架

    "三孩"政策:积极影响、多重障碍与因应策略

    聂建亮董子越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孩"政策是我国数量约束性生育政策逐渐放松的体现.从人口发展角度看,生育三孩对改善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人力资源禀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三孩"政策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宏观、中观以及微观方面的多重障碍,导致部分年轻人"不敢生"和"不想生".在"养儿防老"作用日渐式微、"传宗接代"观念消失殆尽的情况下,寻找新的生育理由和动员策略是"三孩"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增强家庭发展支持,积极引导年轻人生育观念由"少生"向"多育"转变,形成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以推动"三孩"政策的有效实施.通过相关因应策略,可以激发社会二孩生育潜力,进而助力三孩生育的达成,形成"一孩必生、二孩要生、三孩可生"的生育样态,并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生育孩次结构.

    "三孩"政策金字塔型生育孩次结构障碍因应策略

    如何创造生育福利?——国际比较视域下"三孩"政策推进及配套措施构建

    夏婧刘莉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进入"低生育陷阱"后,实行鼓励生育措施的呼声在我国社会上和学术界都不时出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生育率,激发民众的生育意愿,2021年,我国出台了"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旨在为民众创造生育福利.梳理东亚、北欧部分国家以及美国的社会背景及实施鼓励生育政策的情况,分析生育政策与社会文化、儿童养育、女性就业及性别平等三组关系,对我国实施"三孩"政策具有重要启示,即制定生育政策要兼顾国家引领性与地方灵活性、构建具有兼容性的生育激励政策群、提供可负担且有质量的儿童早期照料服务、加强对女性就业公平及反歧视保障等.

    生育福利"三孩"政策配套措施国际比较

    "三孩"政策背景下托育质量的困境与出路——基于CLASS Toddler的实证研究

    杨希张丽敏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孩"政策背景下,构建0~3岁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应该兼顾机构数量与托育质量.利用CLASS Toddler,采用分层抽样,选取H省3市78个班级,对我国托育机构的托育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托育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机构差异与师资差异,而机构收费、教师的专业与教龄能够显著地预测机构托育质量.提升托育质量存在观念困境、实践困境、分布困境,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政府主导,持续发展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分层准入,建设专业化托育教师队伍;资源配套,助力教师理念和实践更新;以评提质,实现托育质量均衡发展.

    "三孩"政策托育质量CLASSToddler

    理论之后,理论何为?——兼论后电影本体转向及其当代性

    陈开晟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齐泽克、鲍德韦尔曾就理论、后理论问题展开论争.理论之后,理论何为的探问,是重审这场论争的意义所在.鲍德韦尔对"大理论"的顽症的批判并非缺少事实,但这不是理论自身的问题.鲍德韦尔的后理论、中间层研究建基于认知主义,深受经验主义囚禁,缺乏理论超越性,不可能有齐泽克所言的从经验到普遍的关键"一跃".后理论由于本体域、先验维度的缺席,当齐泽克在这一地带构建起幻象电影理论时,它对电影未来趋向几乎是盲视的.先验意识的电影结构发掘以及神经影像技术贯通电影内外,这改变了电影本质,出现了后电影与后人类的叠合.后电影本体转向所具有的当代性超出了电影自身,它将改变对哲学、理论、文学的思考与提问方式.

    后理论幻象电影后电影转向情动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