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宋宝安

双月刊

1000-5269

gdxb2004@yahoo.com.cn

0851-8292182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列线电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表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得之见的札记、短评和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旧城商业步行街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贵阳市西路商业街为例

    李骁陈波杨睿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城市旧城区土地空间的更新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旧城商业步行街.一方面,区位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旧城商业步行街存在空间低效、传统商业逐渐衰落等问题,而传统的更新方法难以呼应现实需求.基于此,从空间更新理念、利用效率和更新再利用模式3 个方面对旧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更新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更新、激活、织补三大策略,并以贵州省贵阳市市西路商业步行街为对象加以研究,以期能为类似情况的商业步行街空间更新规划提供参考.

    旧城住区商业步行街空间更新贵阳市

    磷石膏稳定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张凯陈开圣
    86-9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磷石膏固废资源,同时改善红黏土工程特性,依托国道G210 都匀阳安至影山公路改扩建工程,以磷石膏稳定红黏土作路基填料,基于现场试验,对水泥磷石膏稳定红黏土路基施工技术、施工过程和含水率、水泥含量、压实度3 个重要参数的控制与检测进行了研究.针对材料特性,通过规范取土场地拌和、厂伴法拌和的流程,采用覆盖严密运输、特定铺摊、整平与碾压的方法来解决条件受限、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结果表明,试验路段路基质量良好,弯沉量、平整度、沉降量都满足标准要求,水泥∶磷石膏∶红黏土=5∶47.5∶47.5 的混合料可以用作路基填料.

    磷石膏红黏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胶结面缺陷对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刘云柯乔浩洋赵应洪杨韬...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RFC)独特的施工技术导致其缺陷与传统混凝土不一样.通过物理试验与真实破坏过程分析(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RFPA)数值模拟探讨了堆石混凝土中堆石与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胶结面缺陷及自密实缺陷对其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缺陷数量的增加,堆石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降.同等缺陷数量下,胶结面缺陷试件的抗压强度低于自密实缺陷试件.同时,声发射分析显示,胶结面缺陷试件破坏所需能量更低,表明胶结面缺陷对材料力学性能有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发现为理解和改善堆石混凝土结构设计与耐久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堆石混凝土胶结面缺陷自密实缺陷抗压强度

    直斜组合高压旋喷桩基础抗压承载性能数值试验研究

    姜志恒娄强徐军刘彪...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地区域高压线铁塔基础施工具有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机械化施工程度低等特点.为提高塔基基础施工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塔基基础形式——直斜组合高压旋喷桩.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直斜组合高压旋喷桩基础的竖向承载性能及桩身内力演化规律开展数值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斜桩倾角相同时,桩身弯矩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其最大弯矩值位于桩顶附近且随桩长径比的增加而减小;2)竖向荷载作用下,直桩的轴力大于斜桩;3)桩长径比相同时,直斜组合高压旋喷桩基础抗压承载力随斜桩倾角(0°、10°、20°)的增大而呈非线性递增关系;直斜组合高压旋喷桩基础竖向承载性能较好,值得推广与应用.

    高压旋喷桩竖向荷载直斜组合桩数值模拟

    含剪切节理面岩质边坡滑裂面位置及稳定性研究

    陈东宇刘文连眭素刚许汉华...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向双平面滑动是存在单一地质断层面(剪切节理面)岩质边坡的常见破坏模式之一,但对该种类型的滑裂面计算方法并不充足.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寻找边坡的滑裂面位置,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假设滑体的滑动方式为同向双平面滑动,再假设目标函数为该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运用MTALAB全局最优搜索法,计算含剪切节理面工程边坡在天然工况作用下的滑裂面位置及稳定性,并与极限分析法、强度折减法和毕肖普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得出的滑裂面位置与安全系数基本一致,验证此类方法的可行性,为存在单一地质断层面岩质边坡的滑裂面计算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依据.

    岩质边坡滑裂面计算安全系数极限平衡法非线性理论最优化原理

    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容量模型及实例研究

    江筱薇周建坤单晓峰杜牧青...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容量是衡量交通运输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量化交通网络可以承载的最大出行需求.针对多模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一种用于评价网络容量的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combined mode split and traffic assignment,CMSTA)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和模式选择,并考虑了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路径重叠问题.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演示了交通规划管理方案实施对多模式交通运输网络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网络容量的下降表现为网络利用率的降低;增加新模式一般可以提高网络容量;鼓励公共交通与新建轨道交通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容量.

    城市交通多模式网络容量模式选择实例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