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科学
贵州科学

何力

双月刊

1003-6563

gased@163.com

0851-8642116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陕西路1号

贵州科学/Journal Guizhou Science
查看更多>> 《贵州科学》是贵州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季刊). 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和综述等. 办刊宗旨是反映主要贵州省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渠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黔中地区迷人杜鹃根系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

    王陈童琪周艳任少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黔中地区贵州省植物园内迷人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杜鹃根系及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物种多样性,比较迷人杜鹃根内及根际土壤2个生态位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性,以期了解迷人杜鹃的菌根真菌种类及其成分,探讨植物-根际真菌间的互作机制.结果表明:取得迷人杜鹃根系真菌有效序列116921条,其中根内生真菌367个OTU分属于8门、20纲、38目、71科、93属,根际土壤真菌652个OTU分属于11门、25纲、50目、85科、114属;优势门、纲、目、科分别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Archaeorhizomycetes(古生菌纲)、Archaeorhizomycetales、Archaeorhizomycetaceae.迷人杜鹃根系不同生态位之间,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根际土壤真菌菌群多样性更为丰富.

    迷人杜鹃根系真菌生态位多样性

    鹿晶益气生血丸工艺研究

    陈礼大黎豫川徐献梅杨元凤...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鹿晶益气生血丸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优的生产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参数;采用崩解时限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考察药汁的用量、起模细粉量、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等因素,优选成型工艺条件.结果:提取工艺为饮片浸泡2 h,煎煮3次(首次加7.5倍量水,2、3次加6倍量水)煎煮时间30 min,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成型工艺条件为饮片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得细粉混匀;取5%细粉起模,泛丸成型,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2 h,完成3批成品小试工艺验证,参数稳定.结论:鹿晶益气生血丸工艺制备稳定,可控.

    鹿晶益气生血丸正交试验HPLC法制备工艺

    高粱泡叶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李旭东吴静澜郭兵聂倩...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预测高粱泡叶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Ⅱ型糖尿病相关靶点;建立"高粱泡叶-化学成分-靶点"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及Pymol对度值靠前的靶点与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高粱泡叶12个成分和169个预测靶点,2026个疾病靶点;通过Venny2.1在线分析,得到73个共同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蛋白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正调控、胰岛素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活受体活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癌症的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2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其对应靶蛋白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高粱泡叶通过众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治疗Ⅱ糖尿病.该研究为高粱泡叶的后期开发利用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

    高粱泡叶糖尿病分子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黔产太子参中多糖含量测定

    孙恒灿张丽艳马四补晋海军...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太子参药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和苯酚-硫酸显色法,以D-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在488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太子参多糖的含量.结果:15批太子参中多糖含量在16.96%~27.40%,平均含量为20.43%.结论:此方法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适用于太子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可为太子参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黔产太子参多糖含量测定

    UPLC-ELSD法测定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赵泽林吴琼张丽艳李军...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Agilent proshell C18色谱柱(2.1×100 mm,2.7 μm),流动相:乙腈-水,流速:0.2 mL·min-1,进样量:2 μL,柱温:30℃,漂移管温度:40℃,气体压力:30 psi,氮气:0.2 mL·min-1,增益:30;测定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2003~1.001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1.9225x+4.6687,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3.18%,RSD为0.57%,平均含量为0.2435 mg·g-1.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参芪茯苓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奠定实验基础.

    参芪茯苓片UPLC-ELSD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响应面法优化黔产蓝布正水溶性多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吴琼周永欣赵泽林张丽艳...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考察黔产蓝布正水溶性多糖含量,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黔产蓝布正水溶性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 ∶15、提取时间60 min,该方法测得15批黔产蓝布正中的总多糖含量最高达到13.32 mg/g.结论:该实验优化方法适用于黔产蓝布正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操作简便、耗时少,为后期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蓝布正水溶性多糖苯酚-硫酸法响应面法含量测定

    响应面法优化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水提液抗氧化活性分析

    董贺李军晋海军唐晓琴...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其水提液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方法:以浸泡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含量为评定指标,设计响应面实验.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大蝎子草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65 min、料液比1∶19、提取时间70 min,水溶性总黄酮含量为6.42±0.026 mg/g.大蝎子草水提液和VC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3.38%和97.34%,IC50值分别为59.616 μg/mL和0.018 μg/mL,大蝎子草水提液和VC溶液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9.38%和99.47%,IC50值分别为12.086 μg/mL和13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的提取,且其水提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大蝎子草水溶性总黄酮DPPHABTS

    基于种子萌发特征的黔东南特有植物锯缘报春苣苔濒危机制探讨

    窦全丽唐小迪张仁波王双双...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锯缘报春苣苔(Primulina serrulata R.B.Zhang&F.Wen)是黔东南特有的濒危植物,观赏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开发价值.本文研究了该物种的种子萌发特性,以探讨其濒危机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赤霉素(GA3)在萌发纸和营养土基质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发芽率和促进种子提前萌发的作用,而在泥炭土+珍珠岩基质中则无提高或提前的作用,这可能与基质本身特性有关.从促进萌发、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来看,用于浸种的GA3浓度为50 mg/L效果最佳.锯缘报春苣苔种子无休眠现象,且萌发能力较强,说明这并非其濒危的原因,而生境偏好和风力(传播种子)受限可能是其濒危的主要生物学原因,尤其该物种现在处于(极)小种群状态,这更加剧了因为环境波动和人为干扰导致的灭绝风险,亟需开展对该物种的生境保护和迁地保护.

    苦苣苔科迁地保护赤霉素萌发基质萌发动态发芽势发芽指数

    南板蓝根中多糖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的优选

    周芳丽李军张丽艳赵泽林...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南板蓝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其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多糖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方法、料液比、提取时间、醇浓度对南板蓝根中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多糖提取条件为30倍水加热回流提取50 min,以85%的乙醇沉淀多糖为佳.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在10.20~203.9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为2.43%).15批南板蓝根样品多糖含量在35.23~58.13 mg/g之间.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为南板蓝根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提供理论依据.

    南板蓝根多糖苯酚-硫酸法提取工艺

    贵州产望江南子质量标准研究

    谭霖龙滢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贵州产望江南子药材的质量,建立贵州产望江南子药材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和浸出物等标准.采用粉末进行显微鉴别;采用TLC法对大黄素甲醚成分进行薄层鉴别,以硅胶H薄层板,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 ∶2∶0.5∶0.05),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汽中熏,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浸出物的检测采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热浸法,结果可靠.本文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贵州产望江南子药材的质量.

    望江南子大黄素甲醚TLC浸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