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民族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颜勇

双月刊

1002-6959

0851-6615623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路扁井巷27号

贵州民族研究/Journal Guizhou Ethnic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 《贵州民族研究》是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主办的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时为季刊,2005年变更为双月刊,主要刊载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常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法学、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在30年的办刊实践过程中,《贵州民族研究》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部,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刊定位,坚持学科性、民族性、区域性、理论性、实践性、对策性的多特性相结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自创刊以来,《贵州民族研究》刊发了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关于党和国家民族、宗教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性作品,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基本原理、基本思想的研究,又有对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宗教问题思想理论,刊物都十分重视,开辟“邓小平民族思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民族地区发展”等专栏进行专题研究。 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贵州民族研究》积极面向我国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刊发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广泛涉及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广泛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包括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现实差距和相互持续、科学、协调的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民族宗教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和完善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民族教育的发展问题;民族干部的培养问题等等。许多专题研究不仅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中产生了直接的决策促进作用。如1993年《贵州民族研究》参与组织的“贵州麻山、瑶山‘两山’贫困现状调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直接促成了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有关决定。《贵州民族研究》于2001年组织了“夜郎问题专题研究”,组织了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多学科、多角度地对夜郎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夜郎问题研究的方向、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所刊发的一组研究文章人大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推动了夜郎问题的深入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一直以来,都连续不间断地被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等权威部门评定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刊物的被转载量、被引用量居同类刊物前列;《贵州民族研究》刊是贵州省优秀社科新闻期刊,目前《贵州民族研究》已发行到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贵州省及全国同类刊物海外发行面较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王延中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解读,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点任务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容和要点,指出这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内涵新解

    青觉
    9-12页

    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和魂脉

    严庆
    13-16页

    "五个共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大发展

    杨须爱
    17-20页

    一体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赵利生焦泽正
    21-25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陈建樾
    26-28页

    运用系统思维正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大关系"

    孙秀玲范江玲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具体体现,辩证性、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为系统思维的显著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正确把握"四大关系"。首先,要坚持系统思维的辩证性,在强化共同性中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其次,坚持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在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中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再次,坚持系统思维的结构性,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最后,坚持系统思维的动态性,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抓实。

    系统思维四大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拓边、商业实边与民族共融:贵州会馆的历史图景

    刘芳张宇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会馆作为中华文明史中的一项重要特色遗产,是一种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它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会馆分布广泛、数量繁多、影响深远。历史上,会馆对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社会团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贵州会馆是明清时期移民潮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会馆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联系同乡、维护利益的平台,还促进了各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社会发展与文化交流,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产生出共同的历史记忆、彼此认同和社会共识。

    贵州会馆文化拓边商业实边民族交往互嵌民族共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使命研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叶子鹏杨曼曼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进一步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科学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着力提升文化思想引领,着力增强文化精神力量,着力创造有利的文化条件。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实践;坚持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故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化兴边富民行动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与实践

    李俊杰刘可心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边境地区民族工作进一步深化开展的重要导向。深化兴边富民行动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助力、铸牢边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定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推力,对于边境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深化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始终坚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强化基层治理、不断夯实物质基础、不断增进文化认同、不断稳固社会基础、不断构筑生态屏障,确保边境地区与全国同步迈入现代化。

    兴边富民行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