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STR荧光标记分析烟台地区菊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朱胜波李恺睿樊铭玺焦睿...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烟台地区菊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烟台地区菊花种质的分类鉴别、资源保护及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荧光STR分子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烟台地区非洲菊、秋菊、洋甘菊等12份菊花种质,结合主要表型性状观察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分子身份证.[结果]10对引物共检测到103个STR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的位点数10.3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18~376 bp之间,引物多态性信息(PIC)平均0.795 8.聚类分析依照遗传相似系数将12份菊花种质分为四大类,其中,Ⅰ类群包括秋菊、雏菊、野菊(1)、杭菊(白)、杭菊(黄)、翠菊、野菊(2)共7份种质,占总数的58.3%,含大菊1份、小菊6份,平瓣2份、匙瓣3份、管瓣2份;Ⅱ类群包括非洲菊、洋甘菊2份种质,占总数的16.7%,花瓣类型均为平瓣;Ⅲ类群仅杭菊(紫)1份种质,占总数的8.3%;Ⅳ类群包括一年蓬、野菊(3)2份种质,占总数的16.7%,均为小菊、平瓣花.不同花色、花序大小、花瓣类型的种质存在交叉聚集现象.[结论]烟台地区菊花种质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STR荧光标记可有效分析该类种质资源,基于STR分子手段构建了 12份菊花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

    STR荧光标记菊花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24-表油菜素内酯对涝渍和盐胁迫下菜豆光合生理的影响

    胡志辉秦紫阳汪艳杰梁晓平...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抽蔓期菜豆植株涝渍和盐双重胁迫下多种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明确EBR的效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蔓生菜豆品种绿龙3号为材料,在塑料大棚内进行盆栽试验.于菜豆抽蔓期叶面喷施0.1 μmol/L EBR后,分别进行持续3 d盐胁迫(100 mmol/L NaCl)、涝渍胁迫(涝渍3 d)和涝渍+盐双重胁迫.胁迫后第10天观测菜豆幼苗的叶片长宽、光合色素、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光谱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涝渍和盐双重胁迫菜豆叶片的长度和宽度显著降低,EBR使双重胁迫下菜豆叶片的长度、宽度和长宽比依次升高9.87%、8.26%和4.86%;盐胁迫或涝渍胁迫显著降低菜豆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EBR+双重胁迫下叶绿素a/b比值显著升高34.36%;盐胁迫、涝渍胁迫和双重胁迫使菜豆叶片电导率分别升高35.93%、122.49%和17.51%,盐胁迫下菜豆叶片电导率在EBR缓解下显著下降49.47%;盐胁迫、涝渍胁迫和双重胁迫分别使菜豆的净光合速率降低52.71%、76.87%和90.53%,EBR可以缓解涝渍胁迫下光合速率的降低;喷施EBR使未经胁迫处理菜豆叶片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值和最大光合效率(Fv/Fm)值分别显著提高139.37%和81.86%,并缓解了涝渍胁迫下菜豆叶片Fv/Fm的降低;EBR增加了盐胁迫或涝渍胁迫下菜豆叶片的光化学反射指数(PRI)值.[结论]EBR的施加能够增强植物抗逆性,对盐、涝渍单胁迫和双重胁迫导致多项光合生理指标下降具有明显的缓解效应.

    菜豆绿龙3号24-表油菜素内酯盐胁迫涝渍胁迫光合参数

    钾对杏叶片光合同化物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端刘志琨景晨娟陈雪峰...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钾对杏叶片光合及其同化物的影响,为杏钾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冀早红杏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用K2O浓度分别为0(CK)、0.5%(T1)、1.0%(T2)、1.5%(T3)、2.0%(T4)的钾溶液涂抹果实周围叶片,分析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山梨醇、蔗糖、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S6PDH)、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不同浓度钾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S6PDH和SPS活性,且以T3处理各指标值最大,分别为CK的1.59倍、1.20倍、2.25倍、2.24倍、1.23倍、7.08倍、3.34倍和2.04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钾肥对杏果实大小无显著影响,但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显著,其中,T3处理的SSC较CK增加1.67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增加0.11百分点,效果最显著.[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以1.5%K2O浓度处理效果最佳,有利于提高杏叶片的光合性能,促进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叶片光合同化物光合作用果实

    株距和穴栽苗数不同配置对喀斯特山区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发丽黄婷婷张恒栋何志旺...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喀斯特山区水稻移栽株距和穴苗数配置对其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为水稻机插栽培密度和穴栽苗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用2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晶两优534(多穗型杂交籼稻)和甬优1540(大穗型籼粳杂交水稻),在固定移栽行距(30 cm)基础上,设置不同移栽株距(13.33 cm、20 cm和26.67 cm)和穴栽苗数(1苗、2苗和3苗),分析株距与穴苗数不同配置处理水稻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结果]株距对2个水稻品种的有效穗均有显著(P<0.05)影响,对产量均无显著影响;随株距增加,2个水稻品种的有效穗呈降低趋势;大穗型水稻品种甬优1540的穗粒数随株距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多穗型品种晶两优534穗粒数受株距影响不明显;晶两优534千粒重随株距增加而降低,甬优1540千粒重受株距影响不明显;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随株距增加而降低.穴栽苗数对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有显著(P<0.05)影响,对千粒重均无显著影响;相同株距条件下,晶两优534的有效穗和千粒重随穴栽苗数增加呈增加趋势,而穗粒数、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则随穴栽苗数增加而明显减少;穴栽苗数对甬优1540的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明显,而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随穴栽苗数增加明显降低.[结论]在固定水稻行距(30 cm)基础上,一定范围内株距(13.33~26.67 cm)的变化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影响较小,控制穴栽苗数(1~2苗)有利于水稻获得高产,同时该行株距及穴苗数配置适宜于水稻机插栽培.

    水稻株距苗数配置产量喀斯特山区

    石漠化地区不同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生长和养分储存的关系

    敖芹周朝彬余玥郿谭昊...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配方施肥下九叶青花椒产量与枝梢和根系生长、养分积累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花椒幼年期的经济产量及提前进入丰产期提供依据.[方法]在赤水河流域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人工种植九叶青花椒林地设置样地,设置N、P和K共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置4个施肥水平,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幼年期九叶青花椒枝梢和根系生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以尿素590 g/株、过磷酸钙1 335 g/株、硫酸钾480 g/株、硼肥10 g/株、有机肥10 kg/株处理促进效果最佳,可显著提升九叶青花椒的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穗粒数、千粒重、坐果率和产量,其中,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达1.088 kg/m2,比不施肥对照高73.49%.施肥改变养分在生长、养分贮藏以及生殖(开花结实)间的资源分配,施肥促进枝梢和根系生长,有利于植株获取养分,进而促进结实.产量与穗粒数显著相关,表明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且减少落花落果.施肥也促进枝条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积累,进而提高植株抗逆性.[结论]施肥可促进九叶青花椒养分积累、抗逆性提高(主要是对冬季低温),减少落花落果,进而提高产量.

    九叶青花椒产量生长养分储存石漠化地区

    修文县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

    李铠妍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修文县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为果园合理施肥,促进猕猴桃养分吸收及提高产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修文县久长街道猕猴桃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耕地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等11个指标含量,并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分级诊断.[结果]修文县久长街道不同施肥方式或同一施肥方式的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均存在差异,且不同养分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土壤pH为4.5~5.0,均值为4.8,属酸性土壤,不利于猕猴桃生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均值分别为54.62 g/kg、2.91 g/kg和31.44 cmol/kg,均属1级水平,弱变异(变异系数<10%);碱解氮、速效钾和交换性钙分别为136.27 mg/kg、284.64 mg/kg和1 865.30 mg/kg,均属2级水平,中等变异(10%<变异系数<90%);交换性镁为149.82 mg/kg,属3级水平,中等变异;全磷为0.91 g/kg,属4级水平,中等变异;全钾为4.59 g/kg,属5级水平,中等变异;有效磷为47.40 mg/kg,属强变异(变异系数>90%).[结论]修文县久长街道2个猕猴桃果园分别采用不施基肥、追施无机肥和基施有机肥、追施有机肥的方式均呈现土壤酸化严重,全钾、全磷含量较低,作物产质量较低等现象,且对调控土壤营养元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构建健康土壤环境均无促进作用.建议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方式,适当施用石灰、翻压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营养均衡,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猕猴桃产质量.

    土壤猕猴桃果园养分丰缺评价修文贵州

    气候对余庆县稻纵卷叶螟发生与危害的影响

    刘维孙思思于飞吴俨...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近10年余庆县前期气候条件对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种群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为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2020年余庆县稻纵卷叶螟虫情资料和10年的平均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和风速等气候资料,探究10年间种群迁入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结合提前1候、提前2候和提前3候气候数据分析其对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2011-2020年余庆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和灯下诱蛾始见期最早分别出现在2014年4月4日和4月23日,最晚分别出现在2011年5月30日和2018年5月23日,近10年其始见期主要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害代第3代迁入峰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主害代第4代迁入峰期主要在6月底至7月上中旬;第3代主迁入峰期的成虫迁入量决定第3代幼虫的发生程度;最低温度、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余庆县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发展的关键气候因子,提前10~15 d的日最低温度越高、降水量越多、平均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田间种群的增殖扩张,水稻的卷叶率危害越重.[结论]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早、迁入峰次多、迁入量大和前期水汽条件充足都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也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第3代主害代第4代余庆贵州

    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1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柳敏王彩云周茂嫦陈晓芳...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的病原菌,以及筛选有效防治褐斑病的药剂,为滇重楼褐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贵州省织金县滇重楼褐斑病病株叶片上分离致病菌,结合形态学鉴定、rD-NA-ITS和β-tublin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致病菌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0%咯菌腈悬浮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等6种化学杀菌剂和80%乙蒜素乳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4种生物杀菌剂的抑制效果.[结果]确定致病菌为燕麦镰孢菌,10种杀菌剂对燕麦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化学杀菌剂中40%苯醚甲环唑和50%多菌灵抑菌效果最佳,EC5.分别为0.027 9 mg/L和0.520 7 mg/L;生物杀菌剂中0.3%丁子香酚抑菌效果最佳,EC50为6.828 8 mg/L.[结论]贵州滇重楼褐斑病病原菌为燕麦镰孢菌,田间防治可将40%苯醚甲环唑、50%多菌灵、0.3%丁子香酚作为候选药剂交替或复配使用,以提高药效和避免病菌产生抗性.

    滇重楼褐斑病燕麦镰孢菌杀菌剂毒力测定

    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岑福殷根深蒋明星徐福晋...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邻苯二甲酸酯(PAEs)与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治理PAE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云南寻甸分别采取板栗、玉米、烟草和松树根际土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RDA分析.[结果]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种类差异小;且不同程度PAEs污染导致4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为烟草>玉米>板栗>松树,松树根际微生物优势门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38.43%)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2.29%),板栗的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7.77%)、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3.48%)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4.30%),玉米的优势门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34.51%),烟草的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2.87%);DOP、DEP、DEHP是影响土壤中大肠杆菌属、芽单胞菌属和拟杆菌属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不同植物根际土壤PAEs含量差异大;土壤中不同种类PAEs显著影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

    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门PAEs根际土壤高通量测序

    鱼腥草内生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分析

    陆秋丹赵璐陈峥宏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鱼腥草内生菌的类群组成,筛选对幽门螺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为进一步开发抗生素类药物先导化合物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对贵州地区鱼腥草全植株进行内生菌分离培养和纯化,提取内生菌株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获得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区扩增产物,经测序并进行BLAST比对确定内生菌属.用摇瓶发酵法制备内生菌发酵液,将发酵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通过2 4孔板抑菌试验检测发酵液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验检测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分离到内生细菌60株和内生真菌27株.其中,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分别为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群,分别占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78%和41%.检测到9株内生菌(Kg3、Tg23、Kg9、Tg3、Zg3、Kj2、Ty9、Ty2、Zy3)发酵液对幽门螺杆菌有抑菌活性,其中内生菌Kg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活性.[结论]鱼腥草具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其中芽胞杆菌属和刺盘孢属的含量较丰富.

    鱼腥草内生菌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