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李琳

月刊

1673-9078

xdspkj9@qq.com

020-87112373

510640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现代食品科技/Journal Moder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国家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知名的食品科技类期刊,具体事务依托建有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轻工与食品学院运行,1985创刊,月刊。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教授,副主编为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于淑娟教授和副院长吴晖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品种甜瓜的关键香气成分鉴定及感官特性形成分析

    谢永恒卢绍浩刘崇盛许利平...
    289-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首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结合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从伽师瓜、黄河蜜瓜、西州密 25 号和西州密 17 号中分别鉴定出 9、16、12 和 10 种关键香气物质,其中的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乙酸苄酯等 7 种香气物质是我国厚皮甜瓜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采用定量描述分析确定了甜瓜的果香、瓜香、甜香、青香、花香和麝香-烘烤香 6 个感官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感官得分;利用聚类热图法分析了 4 种甜瓜中关键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了甜瓜香气感官特性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与甜瓜麝香-烘烤香感官属性形成相关;2-甲基丁基乙酸酯和乙酸丁酯与甜瓜果香感官属性形成相关;乙酸苄酯、异戊醛、(E,Z)-3,6-壬二烯-1-醇、硫代乙酸甲酯、(Z)-6-壬烯-1-醇和 3-甲基丁酸乙酯与甜瓜的花香和瓜香感官属性形成呈显著相关性.该研究为我国厚皮甜瓜风味香气的改良以及其感官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甜瓜气相色谱-质谱-嗅闻定量描述分析聚类热图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基于免疫蛋白质组学的单增李斯特菌强免疫原性蛋白挖掘

    张颖吴诗古其会叶青华...
    30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采用高毒力持留基因型单增李斯特菌 819-2 菌株全菌蛋白免疫SPF级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利用免疫蛋白质组学对菌株胞外蛋白质组进行分析,旨在挖掘筛选单增李斯特菌强免疫原性蛋白作为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候选抗原.超声法提取 819-2 菌株全菌蛋白免疫SPF级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四次免疫后经间接ELISA测定效价达 1:512 000.脱氧胆酸钠(DOC)-10%(m/V)TCA沉淀法提取单增李斯特菌819-2 菌株胞外蛋白,利用免疫蛋白质组学和LC-MS/MS技术挖掘并鉴定具有强免疫反应的蛋白点,结果表明双向电泳图谱成功获得85个蛋白点,并成功鉴定了P60、InlC、MltG、Enolase和假定蛋白YxeA family protein等 5 个强免疫原性蛋白,研究结果为基于强免疫原性蛋白制备特异性抗体用于食品及其加工环境中单增李斯特菌富集及快速检测技术研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单增李斯特菌免疫蛋白质组学抗血清免疫印迹

    炎症和免疫相关代谢物定量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猪"淋巴肉"

    汪薇江丰吴婉琴陈冉...
    309-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研究了基于炎症和免疫相关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淋巴肉"方法.样品经 80%乙腈水提取,正己烷除脂.选用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 5 m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25 min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建立基于UPLC-MS/MS的38 种炎症和免疫相关代谢物的定量方法,并对淋巴肉和猪肉中的炎症和免疫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构建淋巴肉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各目标化合物的在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浓度加标回收率范围为50.3%~118.8%,高浓度加样回收率范围为 57.0%~127.0%,RSDs均在 20%以下.基于PCA模型和OPLS-DA模型,淋巴肉与猪肉两组样本能被很好地区分开,对于淋巴肉掺入比例超过 20%的样本可以从猪肉样本中鉴别出来,R2和Q2 分别为 0.954 和 0.858,模型无过拟合现象,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利用炎症和免疫相关代谢物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有效区分淋巴肉与猪肉样本,为淋巴肉鉴别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淋巴肉免疫炎症化学计量学食品欺诈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田水产品中二甲戊灵残留

    李小玲万译文肖维索纹纹...
    319-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QuEChERS一种分散型固相萃取(QuEChERS)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测定水产品中二甲戊灵的方法.样品采用含 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经 0.6 g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0.2 g乙二胺-N-丙基硅烷分散固相萃取净化,40℃下氮吹浓缩近干,加入乙腈1.0 mL复溶,经0.22 μm滤膜过滤,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目标化合物采用Kinetex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2.6 μm)分离,采用乙腈和 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匹配内标法定性定量.结果表明,目标物在 2~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 0.999 5,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 0.5 μg/kg和 1.0 μg/kg.以鲤鱼、克氏原螯虾和中华鳖为样品基质,在 3个不同的添加水平下,二甲戊灵的平均回收率为 78.9%~110.6%,RSD为 3.8%~6.8%.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度与灵敏度高的优点,满足稻田水产品中二甲戊灵的残留检测需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法二甲戊灵稻田水产品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组分含量

    李鑫沈晓君王媛媛刘蕊...
    326-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晒青毛茶儿茶素含量的快速检测,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 50 份晒青毛茶样品中的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结合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建立了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GCG、EGC、GA含量所建立近红外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 99.99%、99.99%、99.92%;校正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17、0.15、0.10;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19%、0.27%、0.56%;外部验证的结果显示,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 0.13、0.12、0.07;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 0.17、0.25、0.45.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稳定性,在快速检测晒青毛茶儿茶素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晒青毛茶近红外光谱儿茶素

    我国荔枝龙眼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分析与建议

    顾燕萍张树飞张惠云张湛辉...
    33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我国荔枝和龙眼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标准的制定情况,保障我国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本文以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为依据,结合我国农药在荔枝龙眼上的登记情况,分析了我国荔枝龙眼上农药MRLs标准现状,并按农药类别列出了MRLs、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和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统计显示,GB 2763-2021 中涉及荔枝龙眼的农药MRLs有 133 项,涉及农药品种 125 个,其中推荐有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的限量有109 项,在我国登记有效的限量有33项.对比GB 2763-2019,新增限量标准53项,增长率达到66.25%.此外,新增了方法标准3个.但是,基于荔枝龙眼的农药监测数据,荔枝龙眼上MRLs以及检测方法标准仍需继续补充,加快荔枝龙眼上的MRLs和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荔枝龙眼上的MRLs和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仍需加快.

    荔枝龙眼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

    贵州蓝莓蜜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致豪孙丽萍师丰丰黄家兴...
    34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利用TaqMan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手段,建立了高效、精准鉴别贵州特色(中蜂)蓝莓蜜的方法.对贵州白竹林、麻卡和乌卡坪三个地域的蓝莓种植区蓝莓蜜进行采集(包括意蜂蓝莓蜜),同时购买市售蜂蜜及加拿大蓝莓蜜,该方法通过采集贵州麻江县白竹林地区蓝莓种植园及蜂场周围蓝莓同花期26 种植物样本,基于植物基因组中trnL基因序列的多序列比对,设计蓝莓trnL基因特异性引物,并进行TaqMan探针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TaqMan探针特异性强,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能检测到蓝莓花粉DNA最低浓度为 0.3 ng/μL;利用建立的方法对 11 种市售蜂蜜和贵州蓝莓蜜样本进行检测,发现贵州蓝莓蜜的Ct值为 24~26,蓝莓花粉数在 800~1 700 颗,其余蜂蜜Ct值在 30 以上,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贵州蓝莓蜜和其他蜂蜜的区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蓝莓蜜实时荧光PCRTaqMan探针蜜源植物

    GI值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及低GI食品生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靳玉龙
    350-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是反应食物消化吸收速率及餐后血糖应答的重要指标,能够确切地反映食物摄入一段时间后人体血糖的波动状态.根据GI的数值,一般将食物分为:高GI食物(GI>70)、中GI食物(55<G≤70)、低GI食物(GI≤55)三类.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低GI食品能够有效预防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葡萄糖耐量减退,从而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更有利于血糖保持稳定从而预防糖尿病、控制肥胖、抗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血糖生成指数的检测方法及制品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影响对血糖生指数因素及低GI食品生理学功能,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血糖生成指数影响因素生理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岩藻黄素产业化技术研究进展

    周小叶蔡路昀
    361-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藻黄素(Fucoxanthin),又称岩藻黄质、褐藻黄质、褐藻黄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类胡萝卜素,主要来源于褐藻、微藻(如微藻、金藻)等海洋藻类.岩藻黄素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但产业化程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概述了岩藻黄素物化特性及抗氧化、抗肿瘤、抗肥胖、抗炎等功能特性,并对岩藻黄素生产的上游开发和下游加工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性介绍,详细介绍了岩藻黄素的上游开发(生物合成途径、生产藻类筛选、培养方法及条件)和下游加工技术(提取纯化方法、稳态化制剂、产品生产技术),指出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分别介绍了岩藻黄素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该文将为未来岩藻黄素产业化技术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岩藻黄素规模化生产生物合成提取方法产业化技术

    植物发酵活性物在美妆中应用研究进展

    余霞胡家逢黄晓东胡晓清...
    373-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蕴涵着极其多样化的活性物质如多糖、多肽、黄酮、多酚、氨基酸等,其储存的含碳物占生物体含碳物的 80%,在化妆品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天然植物原材料中有效成分相对较低、传统提取不充分,甚至会有一些毒副作用成分,影响了其在化妆品原料中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植物原料或提取物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促进活性物释放、富集或转化生成新的活性物、增强并拓展功效、降低毒副作用.植物发酵活性物具有抗菌、美白、抗氧化、抗炎、促进胶原再生等多重功效,在美妆产品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植物原料发酵活性物抗氧化抗炎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