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李琳

月刊

1673-9078

xdspkj9@qq.com

020-87112373

510640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现代食品科技/Journal Moder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国家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知名的食品科技类期刊,具体事务依托建有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轻工与食品学院运行,1985创刊,月刊。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教授,副主编为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于淑娟教授和副院长吴晖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毛菊苣醇提物对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康金森闫俊林张芮仲烨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探究毛菊苣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该研究以m/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CON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二甲双胍组(MET组)、毛菊苣醇提物低剂量组(CGL组)、毛菊苣醇提物高剂量组(CGH组).灌胃给药8周,对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进行分析,对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探究毛菊苣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毛菊苣醇提物高剂量组可调节db/db小鼠体质量及血糖,显著降低db/db小鼠TC、TG水平(P<0.05);测序结果显示CON组、MOD组、CGH组三组小鼠肠道菌群情况存在差异,毛菊苣醇提物给药可改善db/db 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上调db/db小鼠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Romboutsia、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菌群相对丰度.研究证明了毛菊苣醇提物给药能调节db/db 小鼠肠道菌群,通过提高有益菌相对丰度调节糖脂代谢,可为新疆地产毛菊苣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

    毛菊苣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护肝醒酒软糖混合液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东海李立郎王瑜李雪...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护肝醒酒软糖混合液(LSSCM)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的水平变化及通过肝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其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LSSCM高剂量组肝脏指数、TG含量、MDA含量显著降低12.33%、48.35%、39.10%;SOD、ALDH、ADH水平显著提高18.61%、44.59%、124.61%;AST、ALT水平显著降低32.26%、40.71%;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LSSCM各剂量组小鼠受损肝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综上所述,LSSCM对酒精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肿大、脂质代谢紊乱、肝脏氧化应激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可有效预防和改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葛根枳椇子车前草刺梨护肝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灵芝复合剂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林晓亮李嘉辉龙洁怡梁明...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研究了灵芝复合剂乙酸乙酯提取物(Ganoderma lucidum Complex Ethyl Acetate Extract,GCE)的化学组成及抗肿瘤活性.GCE由灵芝、菟丝子、五味子、党参(质量比 50.3:25.2:15.7:8.8)组成复合剂后再经乙酸乙酯萃取所得.试验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分析其物质组成;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GCE低、中、高剂量组.检测其抑瘤率,脏器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细胞因子.结果表明:GCE主要由 11 种化合物组成:L-焦谷氨酸、DL-亮氨酸腺苷、D-赤酮酸内酯、L-正亮氨酸、邻苯三酚、2-羟基-3-甲基吡喃-4-酮、绿原酸、3-(3,4,5-三甲氧基苯基)丙酸、槲皮素、五味子素;GCE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H22 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 35.14%、38.25%、50.87%;与模型组相比,GCE低、中、高剂量均能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GCE高剂量能显著促进小鼠的IL-6、TNF-α和IL-12分泌(P<0.05).结论,GCE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抗肿瘤功能的产品研发提供新思路.

    灵芝复合剂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学组成小鼠模型抗肿瘤

    嗜热链球菌937增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彭奎耀关成冉王伟军胡雅倩...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化学限定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对嗜热链球菌937的培养基、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实验确定嗜热链球菌937最适培养基:乳糖20 g/L,酶解脱脂乳16.60%,大豆低聚肽 18.88 g/L,乳清蛋白粉 1.69%,10 mmol/L组氨酸、10 mmol/L异亮氨酸、5 mmol/L酪氨酸、1 mmol/L半胱氨酸和1 mmol/L谷氨酸、2 mg/L烟酸、0.5 g/L抗坏血酸、40 mg/L氯化镁、2 mg/L泛酸钙、4 mg/L盐酸硫胺素、0.4 g/L氯化钙.初始pH值6.5,接种量2%,39℃发酵,嗜热链球菌937活菌数高达1.75×109 CFU/mL.由此可见,该研究实现嗜热链球菌937低成本、高效率的培养技术,为高活菌数的嗜热链球菌商业产品的开发生产奠定基础.

    嗜热链球菌增殖培养基发酵条件

    生姜蛋白酶水解产物中二肽基肽酶-Ⅳ抑制肽的虚拟筛选及活性分析

    刘芬娣李婧铭陈洪娇李雪岩...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生姜蛋白酶的水解特异性,从其水解物中虚拟筛选出高活性肽段,进行体外活性验证和体内吸收入血成分研究.利用Peptide Ranker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出高活性肽段,建立体外酶促反应体系测定活性肽对二肽基肽酶-Ⅳ(DPP-Ⅳ)的抑制活性(IC50),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深入研究DPP-Ⅳ与活性肽的相互作用,并开展大鼠灌胃实验研究活性肽在胃肠道消化系统中的稳定性.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筛选得到Gly-Pro-Ser-Gly-Pro-Hyp-Gly-Pro-Hyp-Gly-Pro-Hyp-Gly(GPSGPXGPXGPXG)DPP-IV抑制肽.体外酶促实验表明GPSGPXGPXGPXG对DPP-Ⅳ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 为457.3 µmol/L,SPR实验进一步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快速结合和快速解离的动力学过程,但是大鼠体内实验提示,该多肽无法维持胃肠道稳定性,不是以原型形式被消化道吸收,而是部分以二肽和三肽的形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包括Pro-Hyp、Gly-Pro-Hyp和Pro-Hyp-Gly等寡肽.该研究表明筛选得到的活性肽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后无法保持结构完整性,会被体内的肽酶水解,这为后续进行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生姜蛋白酶虚拟筛选药靶结合动力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牛骨髓蛋白及其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功能特性比较

    帕尔哈提·柔孜古丽米热·阿巴拜克日刘源李鹏飞...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通过水提法提取牛骨髓蛋白(Bovine Bone Marrow Protein,BBMP),采用碱性蛋白酶制备牛骨髓蛋白酶解物(Bovine Bone Marrow Alkaline Protease Hydrolysate,BBMP-AH),测定两者的氨基酸含量,同时比较分析结构特征、理化性质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BBMP-AH蛋白含量高于BBMP,BBMP-AH必需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明显的增加;紫外和红外光谱图谱表明,BBMP及BBMP-AH均显出典型的蛋白吸收峰且酶解后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BBMP及BBMP-AH的等电点在pH值 6 左右,远离等电点时,具有较好的理化特性,酸碱性条件下理化性质显著改善.与原蛋白相比,酶解物最高溶解性提高到94.40%、乳化性为1.24 m2/g、乳液稳定性为116.33%,持水性为3.94 g/g,持油性略有降低;BBMP-AH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强于BBMP,均具有较强的DPPH·、·OH、O2-·、ABTS+·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综上,酶解处理能够改善牛骨髓蛋白理化性质,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延伸开发应用范围.

    牛骨髓蛋白酶解物结构表征氨基酸分析功能特性抗氧化活性

    减菌处理对鸭蛋壳内外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影响

    孙静彭旭杨雪杨华...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探索了减菌处理对鸭蛋壳内外菌落组成及咸蛋黑黄率的影响.对鸭蛋使用不同熏蒸清洗剂进行熏蒸、清洗及不同温度下临储,比较减菌前后鸭蛋壳内外菌落总数变化,基于 16S rRNA基因测序和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研究减菌处理对鸭蛋壳外菌群的影响,在 35℃下泥包法腌制咸蛋,统计咸蛋黑黄率.结果表明,熏蒸处理可以显著抑制壳外菌落向壳内迁移,有效控制壳内菌落总数,熏蒸两次效果优于一次;清洗处理可将壳外菌落总数降低至检测限以下;低温储藏可在 7 d内控制壳内外菌落总数增殖.联合熏蒸-清洗-低温的减菌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壳内外菌落总数,抑制其迁移,控制壳内菌落总数.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减菌处理可以显著减少壳外变形菌门和嗜冷杆菌属比例,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发现减菌处理后微生物在脂质氧化通路、氨基酸转运和代谢通路上的活跃度显著降低.减菌后咸蛋蛋黄黑化率显著降低,证明了减菌处理能有效减少壳外菌群数以及抑制蛋黄黑黄的发生,表明鸭蛋加工前减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鸭蛋减菌处理高通量测序功能预测黑黄率

    在红枣汁中乳酸菌、酵母菌单一及偶联发酵特征物质差异分析

    张江宁叶峥杨春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试验以红枣为原料,研究乳酸菌、酵母菌单一及偶联发酵对枣汁总糖、总酸、总酚、黄酮和酒精含量的影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技术进行游离型酚酸差异分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um,GC-IMS)技术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原枣汁无论是单一菌种发酵还是混合菌种发酵,总糖、黄酮含量降低,总酸、总酚含量、酒精度均增加,反式阿魏酸、4-羟基苯甲酸、氢化肉桂酸、香草酸、苯甲酸、丁香酸增加;酵母菌发酵枣汁总酚、黄酮、酒精度、苯丙氨酸、儿茶素、表儿茶素、丁香酸、芥子酸含量均高于乳酸菌发酵枣汁,总酸含量低于乳酸菌发酵枣汁;经混菌偶联发酵,糖类物质降解效率、产酸效率、总酚生成率、黄酮留存率以及产酒精效率更高;游离型酚酸反式阿魏酸、反式肉桂酸、香草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苯甲酸、原儿茶酸、咖啡酸、丁香酸较单菌发酵样品高;挥发性成分 53 种,包括 11 种醇类化合物、9 种酯类化合物、8 种酮类化合物、8 种醛类化合物、2 种酸类化合物、2种吡嗪吡嗪类化合物,混菌发酵样品中风味物质酯类、醇类、醛类分别占 17.2%、58.2%、和 1.3%,酯类和醛类显著高于乳酸菌发酵样品、酵母菌发酵样品及原枣汁,香味浓烈,因此采用酵母菌、乳酸菌混合发酵,可以有效地增强发酵枣汁的品质,丰富口感,该研究为推动混菌发酵在红枣酵素发酵生产行业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实践依据.

    红枣混菌发酵游离型酚酸风味物质

    产蛋白酶波茨坦短芽孢杆菌的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梁安健石沁兰王金丽朱成林...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旨在提高一株环境分离菌株的产酶效率,为后续菌株及其蛋白酶的应用提供前期实验基础.通过水解圈法初步检测菌株S8的产蛋白酶能力,并通过 16S rRNA序列比对确认其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添加成分.并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对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在发酵时间为 38.70 h、菌液接种量为 1.84%(V/V)、发酵温度为 35℃、酵母粉添加量为23.70 g/L、胰蛋白胨添加量为11.70 g/L、MgSO4 添加量为20.20 g/L的条件下,菌株的产酶活力可达到114.79 U/mL,相比优化前提升了209.70%.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后续发酵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波茨坦短芽孢杆菌产蛋白酶产酶条件优化响应面法

    哈茨木霉酸性蛋白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水解应用

    陈宇琛杨李谷敏陈凯欣...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哈茨木霉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ase,Ap)的性质研究,采用RT-PCR克隆了哈茨木霉Ap基因,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 菌株中获得高效表达,然后对该重组蛋白酶(Recombinant Acid Protease,rAp)的酶学性质和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组毕赤酵母在500 mL三角瓶中诱导表达时,发酵液中rAp酶活力达到21.50 U/mL.该rAp为天冬氨酸蛋白酶,最适温度为55℃,在40℃处理120 min仍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 2.50,在不同pH缓冲液中处理 24 h后,pH值 2.00~5.00 具有较强稳定性.Cu2+、Ni2+和Mn2+能显著促进活性,相对酶活分别高达116.21%、113.79%和117.44%;而Fe2+、Fe3+、0.50%SDS和5.00%Trion X-100显著抑制活性,其相对酶活分别 78.02%、79.26%、2.6%和 13.19%.rAp和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后,水解产物中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14.67%和3.64%,β-伴大豆球蛋白抗原性分别降低了30.01%和26.10%,球蛋白抗原性分别降低了 22.37%和 15.63%.从以上结果可知,rAp对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强水解和降低抗原性的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开发价值.

    哈茨木霉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大豆分离蛋白水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