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蔗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安玉兴

双月刊

1005-9695

sugarprc@21cn.com

020-84168724

510316

广州市石榴岗路10号

甘蔗糖业/Journal Sugarcane and Canesuga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糖业协会、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和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共同主办,是国内制糖行业中创刊最早,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甘蔗制糖行业内唯一的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曾获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甘蔗产业链升级路径研究——基于广西、云南的对比分析

    孙维赵鸭桥付长余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从产业链整体视角出发,将云南省甘蔗产业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甘蔗产业链的上游种植环节、中游加工利用环节、下游流通环节,探索出云南省甘蔗产业链上游存在着政策支撑力量不足、基本种植用地建设薄弱、机械化与标准化生产欠缺等问题;中游加工利用环节存在着头部制糖企业产能不足、精深加工型企业较少的问题,酵母企业发展较好;下游流通环节因云南省独特的区位因素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具有相对发展优势.针对上述问题,云南省甘蔗产业发展必须进行错位竞争,产业链上游要明确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具体发展措施;同时促进基地加速发展,增强基地-企业融合.产业链中游要求涉糖企业产能升级,提升产业集中度;开辟功能性糖市场,促进与知名品牌的合作;加快发展酵母产业,推动酵母制品多样化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本省生态良性循环.产业链下游要促进与文旅业的融合发展.

    甘蔗产业链GM模型错位竞争精深加工综合利用

    地膜微塑料的降解特征及其对菲的吸附研究

    张路路高裕锋李硕聪唐念...
    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环境风化下,塑料材料会形成更小尺寸的微塑料,其中农业领域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并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塑料地膜被认为是农业土壤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然而,很少有人了解塑料地膜形成微塑料的机制和对其他污染物的吸附.在这项研究中,在模拟紫外线和热氧照射下,对土壤中地膜(PVC、PP、PET)微塑料的降解规律以及其对有机污染物菲的吸附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塑料薄膜降解后,黄度指数变大,其中紫外降解处理下的PVC变化最明显;塑料表面形貌发生显著变化,含氧官能团吸收强度增加.菲在3种降解微塑料表面的吸附量为:PP>PVC>PET,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对菲的吸附存在差异,无机盐离子体系>淡水体系>有机相体系;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数据,结果显示Freundlich模型拟合度更高;准二级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微塑料作为吸附剂的吸附机制是化学吸附,还包括通过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共享或交换电子的价力.

    地膜微塑料降解吸附

    2021年中国食糖进口形势分析与"十四五"视角下2022年展望

    刘芷妍罗丽平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2021年食糖进口的各项细分指标,对比同期国内糖市的变化特征,梳理我国各行业"十四五"规划中关于食糖进口的政策内容,对2022年的食糖进口情况进行预判.得出食糖进口总量将从高位回落,进口成本维持高位,进口政策保持稳定,国内外糖价变动更加紧密等结论.同时,提出需重视食糖产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关注产业形势动态监测等建议,供业界参考.

    食糖进口中国糖业关税配额产业监测"十四五"规划

    孟加拉国糖业概况

    刘晓蓝艳华郑乾坤刘鹏程...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家,而中孟两国的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及需求.了解其糖业发展状况有助于为我国制糖企业援外技术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围绕甘蔗生产、制糖工业、食糖供需、糖业科研等方面介绍孟加拉国的糖业生产情况,探讨造成其甘蔗种植面积及产量下降的原因和制糖工业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两国未来发展和合作投资的方向.

    孟加拉国糖业甘蔗种质资源制糖工业食糖进出口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