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血瘀滞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瘀毒"病机临床特征及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干预机制

    王芳杨兴嫕孙琮王士汉...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气血瘀滞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瘀毒"病机的临床特征以及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气血瘀滞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另选取71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NSCLC组"瘀毒"病机的临床特征,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NSCLC组患者分为补肺化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补肺化瘀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瘀汤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凝血功能、免疫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临床特征方面,NSCLC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KPS评分低于70分患者比例较高,中医证候积分较高,提示NSCLC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SCLC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疗效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总有效率和总稳定率分别为32.50%(13/40)、85.00%(34/4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13.16%(5/38)、60.53%(23/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候积分方面,治疗3周后,补肺化瘀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神疲乏力、胸闷气短、胸部刺痛、脉络瘀血等)和常规治疗组的神疲乏力、胸闷气短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6周后,2组NSCLC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改善(P<0.05);组间比较,除治疗3周后的胸闷气短外,补肺化瘀组在治疗3周和6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4)凝血功能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PT、T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FIB、D-D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补肺化瘀组对PT、FIB、D-D水平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5)血清NO、VEGF水平方面,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血清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补肺化瘀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6)免疫功能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补肺化瘀组对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及对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7)生活质量方面,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补肺化瘀组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8)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肺化瘀组的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毒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表明补肺化瘀汤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气血瘀滞型NSCLC患者普遍病情进展程度深,血液凝滞性高,契合中医"瘀毒"病机;针对"瘀毒"病机使用补肺化瘀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凝血功能,下调血清NO、VEGF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非小细胞肺癌气血瘀滞"瘀毒"病机补肺化瘀汤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痰气郁结型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中登熊继玲陈高峰李寿杰...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痰气郁结型肿瘤相关性抑郁(cancer-related depression,C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痰气郁结型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KPS评分改善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8.13%(25/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KPS评分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28/32),对照组为40.63%(13/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KPS评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KPS评分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SDS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SDS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痰气郁结型肿瘤相关性抑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黛力新治疗.

    半夏厚朴汤黛力新肿瘤相关性抑郁痰气郁结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滋阴化痰方治疗阴虚痰凝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

    林才云王炜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滋阴化痰方(由消瘰丸加味组方而成)治疗阴虚痰凝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阴虚痰凝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清淡饮食、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运动和保持心情舒畅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滋阴化痰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疾病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为48.39%(15/31),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临床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7.42%(24/31),对照组为38.71%(12/31),组间比较,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结节最大直径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或P<0.01),且试验组对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的缩小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5)甲状腺功能指标方面,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化痰方在改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甲状腺结节方面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滋阴化痰方消瘰丸良性甲状腺结节阴虚痰凝中医证候临床疗效

    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前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变化趋势对疗效的预测作用

    张家旗袁烁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前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趋势对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从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药物治疗的3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纯中药治疗组(简称纯中药组)271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中西医结合组)109例,对可能影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分析治疗前血β-HCG的变化趋势对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结局的影响;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血β-HCG变化值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纯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前2次检测的血β-HCG初始值、β-HCG变化趋势和变化值均与治疗结局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纯中药组中,治疗前2次检测的血β-HCG值、β-HCG变化趋势与治疗结局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中西医结合组中,停经时间、治疗前第2次检测的血β-HCG值与治疗结局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控制混杂因素后,纯中药组治疗前β-HCG变化趋势与治疗结局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5,95%CI为1.69-6.65,P = 0.001);而中西医结合组的β-HCG变化趋势则不影响治疗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纯中药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cutoff值为-0.14,其敏感度为71.3%,特异度为67.8%.中西医结合组AUC为0.67,cutoff值为0.10,其敏感度为73.6%,特异度为60.7%.[结论]治疗前血β-HCG变化趋势可以有效预测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而不具有预测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的价值;治疗前血β-HCG变化值可以作为早期预测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结局的有价值的参考值.

    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β-HCG变化趋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补肾祛瘀法对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抗纤维化作用及经血中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的影响

    邢娉婷王爱丽陈彦辛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补肾祛瘀法对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抗纤维化作用及经血中细胞外基质降解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肾虚血瘀证中、重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2组患者均给予TCRA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黄体酮+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祛瘀方(以归肾汤加减)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肾虚血瘀证评分和宫腔粘连评分的变化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mRNA、Ⅰ型胶原A1蛋白(COL1A1)mRNA的表达水平,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5%(58/62),对照组为80.65%(50/62),组间比较,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月经情况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月经经量、周期、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经量、周期、经期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血流指数(FI)、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I、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I、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宫腔粘连评分和肾虚血瘀证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和肾虚血瘀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宫腔粘连评分和肾虚血瘀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相关因子表达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VEGF、TGF-β1、PDGF、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TGF-β1、PDGF、CT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经血中MMP-9、PI3K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经血中MMP-9、PI3K mRNA相对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7)安全性方面,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81%(16/62),研究组为16.13%(10/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处理后,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消失,同时研究过程中未见与服用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补肾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宫腔粘连TCRA术后患者较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加用补肾祛瘀方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循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调节患者体内纤维化因子表达,并可上调PI3K、MMP-9 mRNA表达,恢复患者细胞外基质(ECM)平衡,预防宫腔再粘连,且临床使用安全.

    补肾祛瘀法归肾汤宫腔粘连肾虚血瘀纤维化因子细胞外基质子宫内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征订启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104页

    缓肝理脾汤加减方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观察

    梁妙珍李雪娇陈丽军林晓洁...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缓肝理脾汤加减方(由茯神、白芍、白术、制远志、石菖蒲、郁金等中药组成)联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缓肝理脾汤加减方联合刺四缝穴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的抽动肌群、抽动频度、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及干扰程度等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及其总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为68.57%(24/3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卡方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YGTSS的抽动肌群、抽动频度、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及干扰程度等各项抽动症状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1/35),对照组为8.57%(3/3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低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肝理脾汤加减方联合刺四缝穴治疗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西药盐酸硫必利片.

    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型缓肝理脾汤加减方四缝穴临床疗效安全性

    加味蛇黄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黄曼欣段德鉴甘海芳黄丹...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蛇黄膏(由蛇床子、黄柏、花椒等中药组成)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伐斯汀胶囊、维生素B6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加味蛇黄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32/36),对照组为72.22%(26/36),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红斑、鳞屑、油脂、皮疹面积、瘙痒程度等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蛇黄膏外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加味蛇黄膏脂溢性皮炎酮康唑乳膏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腹部透灸法联合四冲穴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于楠扈洁李海宁宋姗姗...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部透灸法联合"四冲穴"针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腹部透灸法联合"四冲穴"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Sheikh躯干控制量表评分的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31/3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Berg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Ber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TUGT时间与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透灸法联合四冲穴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可有效恢复患者平衡能力和步行功能,提高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疗效确切.

    脑卒中恢复期腹部透灸法四冲穴针刺平衡功能步行功能躯干控制临床观察

    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李湘琼陈锐陈闽湘郑小华...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浮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测(IBS-SSS)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腹胀与腹泻症状消退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的变化情况,以及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等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P物质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54/56),对照组为83.93%(4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与腹泻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感觉阈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拟杆菌数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拟杆菌数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P物质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P物质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强化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数量并改善胃肠黏膜屏障的功能,疗效显著.

    浮针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功能肠道菌群胃肠黏膜屏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