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丝桃苷对过敏性哮喘小鼠Th9、Th17、Treg细胞分化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谢晓飞宋用福王永吉
    3283-3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金丝桃苷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辅助性T(Th)9、Th17、调节性T(Treg)细胞分化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金丝桃苷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小鼠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导法构建过敏性哮喘模型.给药结束后,观测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和肺动态顺应性(Cldyn),评估肺功能,采用苏木素-伊红(HE)以及高碘酸希夫(PAS)染色法评估肺部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Th9细胞、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9、IL-10、IL-17A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9、IL-10、IL-17A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PU.1、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高剂量组小鼠哮喘发作症状减轻,Ri和Re显著降低、Cldyn显著升高,BALF中白细胞总数、EOS数量显著降低,Th9和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升高,IL-9和IL-17A在肺组织中的mRNA水平和在血清、BALF中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和TGF-β1在肺组织中的mRNA水平和在血清、BALF中的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中PU.1和RORγ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ox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丝桃苷可抑制过敏性哮喘小鼠Th9、Th17细胞分化、促进Treg细胞分化,减轻气道炎症.

    金丝桃苷哮喘Th9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气道炎症小鼠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鱼腥草-益母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

    史程志王恺疌阎艺娇邓文慧...
    3293-3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鱼腥草-益母草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鱼腥草-益母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SLE潜在治疗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发挥治疗效用的成分与靶点作用机制.[结果]共获得鱼腥草-益母草-SLE交集靶点198个.筛选出异热马酮、异前益母草乙素、山柰酚、槲皮素等核心活性成分,IL6、AKT1、SRC、STAT3、EGFR等核心靶点.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共筛选出1 001个条目,主要涉及蛋白质及其激酶的反应、炎症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共富集166条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鱼腥草-益母草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结合活性强烈,初步验证了上述网络药理学结果.[结论]鱼腥草-益母草可能通过异热马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核心靶点IL6、AKT1、SRC、STAT3、EGFR,调节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发挥治疗SLE的作用.

    鱼腥草益母草系统性红斑狼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陈贵珍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经验

    周若黄菊秀许云祥陈贵珍...
    3301-3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陈贵珍教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证经验.陈贵珍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病因病机是先天肾精不足,后天脾胃乏源,肝失疏泄,终致天癸乏源,冲任失调.故治疗上强调"补肾益癸,健脾疏肝,调理冲任"为原则.临证选穴重视俞募配穴;针法讲究飞针定志、傍针固气,巧用埋线,三位一体,线药并用.辨证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最终达到冲任调和的目的.

    陈贵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天癸穴位埋线冲任调和临床经验

    庄礼兴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疼痛经验

    刘清范靖琪刘鑫迎田景子...
    3306-3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疼痛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约40%~85%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庄礼兴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疼痛属于"颤证"与"痛证"合病的范畴,"本虚标实,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为其病机特点.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疼痛可选用四神针、神庭、印堂、三阴交穴以补脑扶正、补益气血而止痛;采用合谷、太冲穴并行之导气同精手法,以畅调气机而止痛;选用神门、内关穴辅以宁心安神,缓解患者因焦虑等情绪障碍而增加的疼痛.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疼痛可达标本同治、身心同调之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疼痛补益气血畅调气机宁心安神导气同精法四神针神庭印堂三阴交庄礼兴

    张忠德运用平调五脏法辨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经验

    张溪李际强张忠德
    3311-3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易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可归属中医学的"鼾证".全国名中医张忠德教授以平调五脏法辨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强调五脏"失衡"的发病机理;认为肺气失于宣降是OSAHS的发病之基础;"脾胃失于运化,痰湿内生"是OSAHS的关键致病因素,"心肾之阳虚,肝血之不足"是OSAHS的发病之根本.发病过程中五脏之间阴阳气血此消彼长,从而导致疾病的发展.辨证治疗以"平"为度,通过"平调"的思维,以"健脾、宣肺、温心肾、养肝血"为治则,五脏同调,从而达到各脏器间的动态平衡,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证平调五脏健脾宣肺温心肾养肝血张忠德

    董明国从湿热稽留、阴虚血瘀论治早期肝硬化经验

    刘婉敏董明国房志科
    3316-3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硬化是指由各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致肝脏进展成为肝炎、肝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的病理阶段.中医认为,无论隐源性抑或是继发性肝硬化,均存在明确的病理因素.董明国教授继承以往各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的思路,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稽留、阴虚血瘀,病位主要涉及脾胃与肝胆;对于湿热的治疗,主张采用"轻可去实"之法,运用轻清芳香之品,轻开宣达,醒脾祛湿,分消其势;对于阴虚血瘀,宜施"四面合围"之策,合用养阴益气、活血消癥、清热诸法,常选用新订之何炎燊的二甲调肝汤.通过"轻可去实""四面合围"方法将病因尽除,分消其病势,以达祛除病因、稳定肝硬化进程的目的,为肝硬化的巩固治疗奠定基础.

    肝硬化湿热稽留阴虚血瘀轻开宣达醒脾祛湿养阴益气活血消癥二甲调肝汤董明国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的慢性胃炎常见证型主症特征选择研究

    郭本琼刘怡徐玮斐刘晏...
    3321-3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复杂系统建模方法,探讨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主症特征,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综合运用随机森林、互信息、粗糙集、近邻传播聚类、判别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慢性胃炎常见证型如湿浊中阻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的症状群,挖掘症状和证型之间、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通过判别分析交互验证法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对慢性胃炎主症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湿浊中阻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苔腻、齿痕舌、苔厚、胖大舌,负相关鉴别症状为舌色红、苔薄、苔黄(预测准确率为79.2%,AUC值为0.868);脾胃气虚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乏力、苔白、齿痕舌、唇色淡白、便溏,负相关鉴别症状为苔腻、舌色红(预测准确率为75.5%,AUC值为0.830);脾胃虚寒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肢冷/手足欠温、胃脘喜暖、苔薄,未见负相关鉴别症状(预测准确率为79.2%,AUC值为0.836);肝郁气滞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因情绪而加重、胁胀或痛、嗳气,负相关鉴别症状为乏力、苔腻(预测准确率为74.1%,AUC值为0.818);肝胃郁热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舌色红、胁胀或痛、唇色红,负相关鉴别症状为苔腻、苔白、苔厚(预测准确率为79.9%,AUC值为0.845).慢性胃炎常见证候中正相关特异性症状病位要素主要涉及脾、胃、肝,病性要素主要涉及湿浊、气虚、血虚、寒湿、阳虚、气滞、热.[结论]通过综合运用复杂系统方法筛选得到的慢性胃炎常见证型主症特征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既往诊断标准基本一致.舌象、唇象特征在主症中的占比最大,提示舌诊、唇诊对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胃炎湿浊中阻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主症舌象唇象

    基于"壮火食气"与"炎症-线粒体损伤"探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思路

    于汶仟黄为钧傅强
    3330-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并发症较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和病机演变过程较复杂.该文从中医"壮火食气"与现代医学的"炎症-线粒体损伤"机制探讨了T2DM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思路."壮火食气"可反映T2DM的中医病机特点:以"壮火"为发病重要因素,"食气"为病变过程,体现了T2DM以"正气虚"为本、"郁热"为标的根本病机,揭示了痰瘀助壮火的"壮火-气虚-痰瘀"的恶性循环病机演变规律.基于现代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提出了T2DM"炎症-线粒体损伤"的机制,并指出线粒体是打破"炎症-线粒体损伤"循环的关键治疗靶点,保护线粒体是T2DM"益气清热活血"治则的潜在生物学实质.将"壮火食气"的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的"炎症-线粒体损伤"机制相结合以探讨T2DM的发病机制,有望为中西医结合防治T2DM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壮火食气2型糖尿病炎症线粒体损伤益气清热活血中西医结合

    "浊菀清窍"脑病病机的理论内涵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张超乔寒子蔡业峰
    3336-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浊菀清窍"是蔡业峰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而提出的脑病病机学说.该文分析了"浊菀清窍"的概念内涵及其演变;通过总结历代医家的经验和学说阐释"浊菀清窍"病机假说的理论内涵,即"浊菀本阴,其性从化"的病因特性,"病在清窍,影响神机"的致病机制及"起病隐匿,胶着缠绵"的致病特点,并由此提出"化浊菀,开清窍"的核心治则;结合中医药干预脑病的现代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阐明其临床意义及应用前景."浊菀清窍"脑病病机学说的提出可促进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创新,为脑病的现代临床诊疗提供方向.

    脑病浊菀清窍中医病机化浊菀开清窍

    基于五脏藏神与中医情志理论探讨惊恐障碍的成因与证治

    谢逸飞冯敏超罗芳符文彬...
    3343-3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该病疗效确切,但药物副作用明显.在中医形神一体观的指导下,基于五脏藏神与中医情志理论治疗惊恐障碍可兼顾"治"与"防",打破惊恐障碍反复发作的恶性循环.该文对五脏藏神与"中医情志理论"的理论内涵及其在指导治疗惊恐障碍的应用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认为五脏不能藏神是惊恐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形神不调是惊恐障碍的发病基础,情志所伤是惊恐障碍发生的诱发因素.辨证施治需首辨虚实,虚证当分清何脏为虚,实证当分清气滞、痰湿、瘀血何种邪气为主.治疗总以安神为要;中医治疗惊恐障碍的方法有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埋线疗法和情志疗法等.基于五脏藏神与中医情志理论探讨惊恐障碍的治疗可为惊恐障碍的多维度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惊恐障碍五脏藏神中医情志理论形神不调情志所伤辨虚实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