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元针法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周罗林周俊亮谭兴举李月梅...
    1792-1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通元针法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脾虚痰湿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元针法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催乳激素(PRL)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水平包括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39/43),对照组为74.42%(32/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OMA-IR、FINS、FPG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OMA-IR、FINS、FPG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E2、T、LH、FSH、PRL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E2、T、LH、FSH、PRL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元针法联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虚痰湿型PCOS,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调节患者机体糖代谢,临床疗效显著.

    通元针法加味苓桂术甘汤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糖代谢临床观察

    揿针联合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金铭锴沙静涛刘慧敏姚佳...
    1798-1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气滞血瘀型痔病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消炎与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共治疗6 d.治疗6 d后,评价3组临床疗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显效率为36.00%(18/50),对照组为14.00%(7/50),常规组为4.00%(2/50).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50/50),对照组为100.00%(50/50),常规组为96.00%(48/50).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6、12、24、48 h,3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疼痛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清NE、5-HT、CGRP、SP、β-E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NE、5-HT、CGRP、SP、β-E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电针治疗气滞血瘀型痔病术后疼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患者血清5-HT、CGRP、NE、SP、β-E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揿针电针气滞血瘀型痔病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调督理筋针法联合揿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王云菲杨静吴文忠
    1805-1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调督理筋针法联合揿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调督理筋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变化情况,以及腰椎活动度和ERK蛋白、ERK mRNA表达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β-内啡肽(β-EP)、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对照组为79.59%(39/4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JOA、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β-EP、NPY、5-HT、SP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β-EP、NPY、5-HT、S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6、IL-1β、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ERK蛋白表达、ERK mRNA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ERK蛋白表达、ERK mRN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对照组为4.08%(2/4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理筋针法联合揿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腰椎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的信号通路相关.

    调督理筋针法揿针腰椎间盘突出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疼痛介质临床观察

    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闫智会王玉袁鹏飞李苗...
    1812-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刺入疱疹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滋肾清肝汤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包括疱疹停止出现(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疱疹完全消退(疱疹出现至完全消退的时间)、疼痛消失(疼痛发作至开始减轻的时间)、结痂(疱疹治疗后至结痂的时间)、脱痂(结痂至脱痂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情况,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疱疹停止出现时间、疱疹完全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P、PGE2、β-E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P、PGE2、β-E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gA、IgG、IgM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为6.67%(2/3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火针针刺滋肾清肝汤体液免疫疼痛介质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临床选穴组方规律研究

    戴文祥陈少宗
    1820-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临床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选穴组方的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已经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文献,通过严格筛选,采用Microsoft Excel、SPSS 26.0、IBM SPSS Modeler 15.0软件以及其中的Apriori算法对纳入文献进行信息挖掘与分析.[结果]纳入110篇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文献,统计针灸处方共110条,涉及使用腧穴共59个,其中,肾俞、阿是穴和三阴交的使用频次最高;常用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与腰背部;从选用穴位类型来看,五输穴、背俞穴、下合穴为首选;双穴组合配伍中,肾俞、阿是穴组合支持度最高;三穴组合配伍中,肾俞、三阴交、阿是穴组合支持度最高;核心腧穴组合是肾俞与阿是穴组合.[结论]针灸治疗急性肾绞痛的腧穴选择和组方是有规律可循的,所总结的选穴和组方规律能够为其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针灸急性肾绞痛选穴规律组方规律数据挖掘肾俞阿是穴

    针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处方的选穴规律分析

    周锐朱燕娟马灏川常雪松...
    1827-1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选穴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针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医家经验和学术思想以获取现代医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针刺处方,基于穴位频次、组方规律、穴位聚类和核心组合等统计方法,剖析现代医家使用针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核心理论体系以及选穴规律.[结果]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94个针刺处方.使用频次>20次的穴位有8个,分别是足三里、内关、肺俞、三阴交、气海、关元、合谷和中脘.高频穴位组合排前3位的分别为足三里-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和气海-足三里;关联分析显示,足三里-内关的关联强度最高,其次为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合谷.聚类分析显示:频次>10次的穴位可以分为三类.类别一包括: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类别二包括关元、气海、中脘、血海、太冲;类别三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膻中、天突、丰隆、太渊,其二是肺俞、列缺、尺泽、中府、心俞、膏肓、风门.[结论]针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核心选穴包括4类:①健脾益气: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和丰隆;②补益元气:关元、气海和膏肓;③理气宽胸:膻中、内关、天突和风门;④宣肺透气:肺俞、合谷、尺泽和列缺.补气、调气和透邪三大治法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针刺治疗的基础,以补为主,以疏为辅,疏补并用,是针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核心思路.

    针刺非小细胞肺癌选穴规律数据挖掘以补为主以疏为辅疏补并用

    奎瑜"一针二刺三耳穴"治疗Graves眼病经验

    曲昊天杨劲松奎瑜
    1833-1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Graves眼病是伴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的眼部病变.其临床特征是以眼球突出、眼睑退缩、上睑迟落为特征性表现,常伴有眼睑水肿、眶周组织浸润、结膜红斑以及视神经病变等症状.在临床上,Graves眼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复发率高、治疗方式单一等特点,因此,Graves眼病成为了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奎瑜教授认为,Graves眼病归属于中医学"鹘眼凝睛"范畴,认为本病的病位在目,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气滞、血瘀、痰凝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病理因素.对于Graves眼病的治疗,奎瑜教授重视整体及局部相结合的思维,通过灵活运用多种中医外治法,将Graves眼病的治疗路径总结为"一针二刺三耳穴",应用腹针、刺络放血、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特色外治法进行综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总结推广.

    Graves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突眼针刺刺络放血耳穴岭南陈氏针法奎瑜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

    彭涵易洪芬陈昕羽李芊...
    1839-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纯种雄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兔采用喂养高脂饲料拌入丙基硫氧嘧啶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同期,给予相应干预.12周后取材,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兔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主动脉血管内皮结构明显受损,血清TNF-α、IL-6含量升高(P<0.001),IL-10含量降低(P<0.01),心肌组织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或P<0.001);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隔药饼灸组TG、LDL-C含量升高(P<0.01),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隔药饼灸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炎症介质TNF-α、IL-6、IL-10表达相关.

    隔药饼灸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mTOR通路炎症

    补肾活血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网络药理机制研究

    刘盛海王梓合王梦威王斌...
    1845-1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收集补肾活血汤的化学成分.通过DisGeNET数据库收集骨质疏松症的疾病靶点.通过韦恩图筛选出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作用靶点.通过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采用Cytoscape 3.9.1 软件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并通过拓扑参数分析,以度值作为考察,获得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在线String 11.5 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拓扑参数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蛋白分子水平上的药理机制.[结果]共筛选出1 236个化学成分,其中包含了72个预测作用靶点,涉及DNA的转录、翻译甚至酶与酶之间的结合等生物过程,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KEGG信号通路有交集.[结论]补肾活血汤主要是通过脱氢二甘醇4、Yangambin、阿托品、花生四烯酸、鞣花酸、豆甾醇、异鼠李素等主要成分调控核转录因子p6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雌激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细胞肿瘤抗原等蛋白分子发挥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

    补肾活血汤骨质疏松骨折网络药理学

    基于PERK/ATF4信号通路探讨保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影响

    高晓宇吉锋郝丹阳谭勇...
    1851-1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保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保元汤组、卡托普利组、保元汤+CCT020312[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激活剂]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阿霉素诱导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凋亡相关指标[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及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ATF4、C/EBP同源蛋白(CHOP)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BNP、cTnI,TNF-α、IL-1β,MDA水平,Bax、Caspase-3,GRP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LVEF、LVFS,SOD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和保元汤+CCT020312组比较,保元汤组、卡托普利组大鼠LVEDD,BNP、cTnI,TNF-α、IL-1β,MDA水平,Bax、Caspase-3,GRP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VEF、LVFS,SOD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保元汤组大鼠上述指标(除CHOP蛋白表达水平外)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保元汤可以延缓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ATF4信号传导通路缓解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程度,从而促进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修复有关.

    保元汤慢性心力衰竭PERK/ATF4信号通路凋亡炎症氧化应激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