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陈蔚文

双月刊

1007-3213

gzzyxb@gzucm.edu.cn

020-36585268;36585013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中医药综合性、学术类刊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主管单位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22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是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医药教学、科研、临床的专业人员及国内外中医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杏酮酯滴丸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刘媛王秀丽胡宇博
    2225-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银杏酮酯滴丸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对照组不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疗程为14d.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独立生活能力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PAG)、血小板活化度(PAC-1)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主要观察指标方面,治疗后第14天,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次要观察指标方面,治疗后第14天,2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β、hs-CRP、D-二聚体、PAG和PAC-1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对血清NSE、S100β、hs-CRP、D-二聚体、PAG和PAC-1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酮酯滴丸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减少出血转化风险.

    银杏酮酯滴丸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溶栓血小板功能

    通圣方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TMAO及相关代谢底物的影响与疗效评估

    廖彬朱慧珊朱晶玲宁为民...
    2232-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圣方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氧化三甲胺(TMAO)及相关代谢底物的影响与临床疗效评估.[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8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IS-LVO)并行血管内治疗(EVT)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经急诊EVT术后,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鼻饲或口服通圣方治疗,疗程为7d并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7d和9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基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功能结局预后评估情况,并探讨通圣方对血清TMAO及相关代谢物胆碱、甜菜碱、左旋肉碱的影响.[结果](1)术后7d和90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在术后7 d和90 d对NIHS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90d,观察组的良好功能结局率为96.0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7d和90 d,观察组的TMAO及左旋肉碱、甜菜碱水平均较术前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TMAO、左旋肉碱及甜菜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7d的TMAO、左旋肉碱及甜菜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AO与NIHSS评分、左旋肉碱、胆碱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通圣方对EVT术后7d的AIS-LV O患者有显著疗效,有助于导向良好的功能结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左旋肉碱、甜菜碱通路以降低TMAO水平,从而改善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通圣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AIS-LVO)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血管内治疗(EVT)氧化三甲胺(TMAO)左旋肉碱胆碱甜菜碱

    柴连虑平颗粒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霍江涛蔡津津梁惠郭功兵...
    2239-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柴连虑平颗粒(由柴胡、黄连、白芍、当归、丹参、佛手、酸枣仁等中药组成)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卒中后焦虑症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连虑平颗粒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血清神经递质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49/52),对照组为76.92%(40/52),组间比较(x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焦虑程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HADS评分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HADS评分和HAMA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神经递质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DA、5-HT、N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DA、5-HT、NE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氧化应激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MDA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SOD、GSH-Px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7%(3/52),对照组为9.62%(5/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连虑平颗粒治疗卒中后焦虑症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型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症状,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应激反应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柴连虑平颗粒卒中后焦虑症肝气郁结心火亢盛神经递质氧化应激

    通督调神针法影响卒中后癫痫脑血流动力学及氧自由基的临床研究

    石建爽王小寅李敏苏美銮...
    2246-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氧自由基的效应.[方法]将60例PS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脂、控压、控糖、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督调神针法(以百会、神庭、水沟、风府、风池等为主穴)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脑电图严重程度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外周血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自由基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3/30),组间比较(x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癫痫发作频次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癫痫月平均发作频次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的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脑电图严重程度分级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电图严重程度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氧自由基水平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外周血MDA、OH、LP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周血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外周血MDA、OH、LPO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外周血SOD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右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Vs、Vd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滞针、出血及皮疹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明显减少PSE发作频率,改善癫痫脑电图严重程度,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相关.

    通督调神针法卒中后癫痫(PSE)脑血流动力学氧自由基百会穴神庭穴

    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王国琴彭拥军王楠
    2253-2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经筋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关节肿胀程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MA、B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SHS Ⅰ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肿胀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温针经筋刺法Bobath康复手法运动功能关节肿胀程度生活质量临床观察

    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胡万春张畅畅赵曼曼张俊杰...
    2259-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微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2、4周后,分别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13%(43/53),对照组为62.26%(33/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对照组为73.58%(39/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观察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观察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上肢的肌力状态,提高上肢运动与平衡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超微针刀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上肢痉挛运动功能临床观察

    电针八髎穴联合金匮肾气丸汤剂治疗肾阳虚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秦思覃渝茜陈洋唐虹...
    2266-2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金匮肾气丸汤剂治疗肾阳虚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PSN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肾阳虚型PSN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八髎穴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匮肾气丸汤剂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每日排尿情况和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79.07%(34/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每日排尿情况包括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和日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和日均尿失禁次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包括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道压和逼尿肌压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道压和逼尿肌压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SOD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SOD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B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金匮肾气丸汤剂治疗肾阳虚型PSNB,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指标,下调患者的血清SOD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电针八髎穴金匮肾气丸神经源性膀胱脑卒中肾阳虚尿流动力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临床观察

    基于"毒垢"理论的结肠息肉复发危险因素探讨及预测模型构建

    罗国英张伦
    2272-2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邱健行教授"毒垢"理论,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复发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复发风险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行结肠息肉切除术的38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 1年以上1年半内再次行肠镜检查,其中254例患者复发,129例患者未再复发;同时,将数据集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306例及验证集77例,分析结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1)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模型的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高血压(OR=2.91)、体质量指数(BMI)水平(OR=2.12)、饮食不节(OR=5.01)、烟酒史(OR=2.24)、精神类药物使用史(OR=2.44)、湿热(OR=4.83)、痰饮(OR=3.24)、血瘀(OR=5.17)以及息肉数量(OR=1.38)、直径(OR=1.13)、病理性质(OR=2.27)为结直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或P<0.01)o(2)模型的评价: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95%CI:0.834~0.914),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806~0.961),训练集及验证集校准曲线显示基于上述因素所建立的模型预测准确性可靠.(3)模型的临床运用:可通过绘制列线图进行风险预测,通过绘制临床决策曲线(DCA)及临床影响曲线(CIC)提供决策依据.[结论]年龄、高血压、BMI水平、饮食不节、烟酒史、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湿热、痰饮、血瘀以及息肉数量、直径、病理性质为结直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能对患者的结肠息肉复发概率作出预测.

    毒垢理论结肠息肉危险因素湿热痰饮血瘀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模型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及证素特征研究

    苏桂芳吴皓萌刘颖盈杨元明...
    2280-2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探讨IBS-D重叠FD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通过临床调查收集IBS-D、FD和IBS-D重叠FD(简称重叠组)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证素辨证学方法分析其中医证素,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归纳其中医证候和证素特征.[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显示:重叠组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诱发或加重因素,其次为饮食不节.主要证候是腹泻、腹胀、胃脘痞满、腹痛和食后痞胀.舌色多为舌淡、舌淡红、舌暗或舌红,舌体大多胖大或有齿痕,舌苔以薄白或白为主;最常见的脉象是脉滑、脉弦、脉沉和脉细.病位证素主要是脾、胃、小肠和肝,病性证素主要是气滞、湿、气虚和阳虚.(2)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方面,腹胀和腹泻的支持度最高,为70.00%;病位证素方面,脾和胃的支持度最高,为80.00%;病性证素方面,湿和气滞、气虚和气滞两组的支持度最高,均为36.00%.(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方面,共聚为4类,分别为脾虚湿滞证、脾虚气滞证、脾阳虚证和脾气虚证的主要表现;证候和证素组合方面,共聚为5类,分别为肝郁脾虚证和肠道湿滞证表现、食滞胃脘证表现、脾虚气滞证表现、苔腻以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表现.[结论]IBS-D重叠FD的主要病位在脾,与胃、肝和小肠密切相关,主要证候是脾虚湿滞证和肝郁脾虚证、肠道湿滞证.气滞与湿阻是重叠病机的关键,病性表现为虚实夹杂,疾病后期可出现痰湿、食积、血瘀等病理产物.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功能性消化不良(FD)情志异常饮食不节中医证候脾虚湿滞证肝郁脾虚证肠道湿滞证

    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分析

    周志城田瀚庄旭锐梁祖建...
    2289-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差异,为骨质疏松症诊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收集2023年2月~2023年1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质疏松科招募的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粪便样本,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组22例、肝肾阴虚组18例和肾虚血瘀组17例,采用16SrDNA测序技术分析3种中医证型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差异.[结果]Alpha(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组中医证型患者的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eta(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组中医证型患者的肠道菌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在门水平上,3组中医证型患者占比最高的前3位均依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肝肾阴虚组、肾虚血瘀组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大肠埃氏菌属-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在相对丰度上具有优势,而脾肾阳虚组则是其他菌的占比较大.[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间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差异,在门及属水平上均有所不同,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对中医防治骨质疏松起到靶点作用.

    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中医证型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肾虚血瘀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