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

刘军保

月刊

1007-1237

hnyxyxb@126.com

0898-66893391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海南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海南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95年,现为月刊,年刊登近600篇省内外医(药)学科研、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医学科研论文。近几年发展迅速,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多项奖励,被11个国际检索数据库和12个国际文摘收录,美国《化学文摘》收录中国医学学报频次排名第1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报》影响因子排名第22位,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排名第24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三针"通过自噬途径抑制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炎性坏死的机制研究

    武莉华高静王孟雨傅文...
    961-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智三针"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先构建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术后第4 天起采用孤养联合CUMS 21 d构建缺血性PSD模型。造模24 h后,予针刺组"智三针"针刺干预,帕罗西汀组盐酸帕罗西汀(10 mg/kg)灌胃给药,假针刺组非穴不透皮假针干预,3-MA组自噬抑制剂3-MA(2。5 mg/kg)腹腔注射,3-MA+针刺组3-MA注射后针刺干预。1次/d,共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糖水偏好率评估大鼠行为学,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Beclin-1、BNIP3、LC3、NLRP3、NF-κB、IL-1β、IL-18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结果:造模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1),海马Beclin-1、BNIP3、LC3、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均升高(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01),海马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降低(P<0。01);帕罗西汀组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差异(P>0。05),糖水偏好率上升(P<0。001),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降低(P<0。01);假手术组及假针刺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MA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5),糖水偏好下降(P<0。05),海马Beclin-1、BNIP3、LC3表达降低(P<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 3-MA组相比,3-MA+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01),糖水偏好上升(P<0。001),Beclin-1、BNIP3、LC3表达升高(P<0。001),NLRP3、NF-κB、IL-1β、IL-18表达下降(P<0。01);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结构完整,未见自噬小体;PSD模型组和假针刺组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明显,自噬小体散在;药物组神经元细胞排列相对整齐,可见自噬小体;3-MA组海马神经元形态和结构破坏,可见单个自噬小体;针刺组和3-MA+针刺组海马神经元结构较完整,自噬小体典型可见。结论:"智三针"对缺血性PSD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和抑郁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海马神经元自噬,抑制神经元细胞炎性坏死,改善神经元结构有关。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智三针细胞自噬炎性坏死

    《海南医学院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海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969页

    连翘叶改善肥胖大鼠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

    田真王紫玉渠鹏霞马晶鑫...
    970-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连翘叶改善肥胖大鼠的作用,并结合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结构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32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9周后,淘汰造模未成功的大鼠,最终确定模型组及连翘叶治疗组,每组各8只。连翘叶治疗组给予连翘叶冻干粉0。067 g·kg-1·d-1 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0周。干预结束后,称量大鼠体重、肝脏重量、内脏脂肪重量并测量体长,计算肥胖指数、脂肪系数、肝脏系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LPS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和结肠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结肠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表达;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结果:与肥胖模型组比较,连翘叶治疗组大鼠体重及给药前后体重增加均降低(P<0。05),肥胖指数、脂肪系数、肝脏系数均降低(P<0。05),血清TNF-α、IL-6、LPS水平均降低(P<0。05),肝脏内脂滴空泡及脂质沉积减少,结肠绒毛结构紊乱得到改善,结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ZO-1表达增加(P<0。05),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均增加(P<0。05),门水平上,梭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0。05),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Pseudoflavonifractor相对丰度增加(P<0。05),萨特氏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真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肠道菌群功能在DNA损伤修复中表达增加、氨基酸代谢紊乱得到改善。结论:连翘叶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减少肠道屏障通透性,进而减少血清炎症水平起到改善肥胖症的作用。

    肥胖连翘叶肠道菌群炎症因子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HALP评分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周涛戴莉莉宋雨影卡力比努尔·赛买提...
    982-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年来HALP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作为衡量全身炎症和营养状况的新指标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HALP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20例首次发病的AIS患者,获得一般临床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PSCI组和非PSCI组。HALP评分按公式计算:血红蛋白(g/L)×白蛋白(g/L)×淋巴细胞(/L)/血小板(/L),按三分位数分为3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ALP与认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PSCI组的HALP评分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01)。HALP评分被分为T1≤33。90、T2 33。90~53。75、T3>53。75三层。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中,以T3层为参考,调整混杂因素后T1层[OR=9。38,95%CI=1。93~45。95,P=0。006],而T2层PSCI风险没有增加[OR=1。52,95%CI=0。58~4。02,P=0。393]。结论:AIS的HALP评分与PSCI相关,此外HALP评分对PSCI有诊断价值。

    急性缺血性卒中HALP评分卒中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

    失眠颗粒对疫情后PTSD患者卒中预防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研究

    张旭李兰柏若雪张莎...
    990-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陕西省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失眠颗粒治疗疫情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远期预防卒中(stroke)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IP和BATMAN-TCMTCMSP等数据库筛选失眠颗粒成分中各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于GEO数据库采用基因表达图谱分析技术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得PTSD和卒中的差异基因。利用R语言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以筛选出PTSD发生卒中的风险基因。将失眠颗粒的靶点与PTSD 发生卒中的风险基因取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互作网络,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失眠颗粒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选取核心靶点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失眠颗粒筛选出642个化合物成分,对应2 082个靶点,筛选出PTSD发生卒中的风险基因2 379个,通过VENN分析获得失眠颗粒成分和疾病共同靶点165个。PPI分析后最终获得68个关键靶点,即为失眠颗粒治疗PTSD并对卒中远期预防的核心靶点。在CytoNCA进行拓扑分析,排名前 10 的核心靶点分别是MAPK3、MAPK1、NCOA2、MAPK14、NR3C1、RARA、PRKACA、SMARCD3、FOS、FOXO1。KEGG富集分析后得到104条相关通路,GO功能分析得到10条BP通路、10条MF通路和3条CC通路。在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失眠颗粒可明显改善PTSD的焦虑样行为,同时降低p38 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失眠颗粒通过抑制p38 MAPK介导的MAPK通路来抑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抑郁焦虑样行为和记忆能力。PTSD患者卒中的发生率高,失眠颗粒通过治疗PTSD并对卒中的远期预防有迹可循。

    失眠颗粒创伤后应激障碍卒中网络药理学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机制研究

    中药汤剂治疗成人重症肺炎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王晓锦李争李风森
    1002-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中药汤剂治疗成人重症肺炎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gfang)、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数据库建库至 2023年 7月 31日有关中药汤剂治疗成人重症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Stata17。0软件基于频率学框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0项RCTs,涉及13种中药,3 773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西医常规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可能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清肺通腑汤加减+西医常规在在改善CRP方面可能是最有效的,清金化痰汤+西医常规在改善IL-6、TNF-α方面可能是最有效的,麻杏石甘汤加减加减+西医常规在改善PCT方面可能是最有效的,宣白承气汤加减+西医常规在改善APACHEⅡ、CPIS方面可能是最有效的。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成人重症肺炎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少。但受限于纳入文献质量及数目,上述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

    中药汤剂重症肺炎网状Meta分析

    纳米药物递释系统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黄克祥曹坤张俊伟焦斌琪...
    1019-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手术依然是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即便接受根治性切除,绝大多数患者仍然出现肿瘤复发,5年生存率仅为30%。辅助化疗在胃癌术后治疗中起主导作用,化疗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生存,但其副反应发生率高、且需全身多次反复给药。针对传统化疗存在的弊端,开发缓释化疗制剂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其中纳米药物递释系统在缓释化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对胃癌治疗中纳米药物递释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纳米技术药物递送系统胃癌疗法

    水凝胶敷料减轻烧伤创面瘢痕的研究进展

    武胡雯邓晗彬周涵张培深...
    1027-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烧伤伤口包括热、冷、电流、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由于烧伤伤口极易造成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且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影响患者生产、生活。伤口敷料指的是覆盖于伤口的医用材料,传统的伤口敷料易与伤口黏连,造成伤口感染,不利于伤口的愈合。目前一些新型的伤口敷料如泡沫敷料、水胶体、藻酸盐敷料、透明薄膜敷料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这些敷料由于自身的缺点,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有所限制。水凝胶敷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吸水溶胀性、可降解性、载药缓释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及伤口敷料领域。通过研究发现,水凝胶敷料除了可以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以外,还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瘢痕。本文通过总结不同类型水凝胶敷料减轻烧伤创面瘢痕的机制,以期为学者开发新型水凝胶敷料提供思路。

    水凝胶烧伤瘢痕创面愈合

    专职吞噬细胞胞葬功能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

    蔺莉徐旭英
    1035-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创面作为一种长期消耗性疾病,是临床上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胞葬作用功能障碍使创面凋亡细胞不能被及时清除,继而发生细胞坏死和促炎细胞因子释放,使创面难以由炎症期向增殖期过渡。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作为专职的吞噬细胞,是胞葬作用的主要承担者,本文通过对两种专职吞噬细胞参与创面愈合过程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发现除胞葬相关作用受体外,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还分别通过作用于ICAM-1、NK-4,MIR-21、CD36等信号分子发挥胞葬作用,加速慢性创面的愈合。此外,树突状细胞的胞葬功能可能会受到SLC7A11的限制,去除或抑制SLC7A11可以显著增强树突状细胞的胞葬作用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本研究对进一步阐明慢性创面的愈合过程和创新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难愈性创面皮肤损伤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胞葬作用炎症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