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焊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

冯志伟

月刊

1002-025X

hjjsh1972@126.com

022-86562798 27631854

300232

天津市河北区南口路40号

焊接技术/Journal Weld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知识面广,重点报道现场施工中的先进经验;科研与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成果;国内外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全方位为焊接行业服务的原则,在栏目安排上,既有著名专家学者对行业发展有指导意义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又有来自工程建设第一线的焊接工作者的具体工艺实践和生产经验;既反映国内外焊接行业发展的现状,又体现对焊接行业未来的展望。在焊接界,不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焊接工人都可以从《焊接技术》中吸取技术营养,全面了解行业动态及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Z91镁合金冷金属过渡熔敷过程稳定性分析

    徐峰吴定勇张超杨辉...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典型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电参数波形相比,改进后CMT电参数波形的短路过渡阶段新增了一个脉冲阶段,从而保证了稳定的镁合金熔敷沉积过程.通过分析镁合金的性能及CMT短路过渡阶段的熔滴受力情况,探究了在典型CMT电参数波形下镁合金熔敷时产生飞溅的原因,同时研究了改进后CMT电参数波形下短路基值阶段电流值Isc2对熔滴过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路峰值阶段可以促使熔滴在短路过渡时形成颈缩,从而有助于实现稳定无飞溅的熔滴过渡过程.当Isc2较小时,会导致形成的颈缩较粗,液桥难以自然断裂;而当Isc2较大时,颈缩处会具有较大的电流密度,从而导致液桥容易在大热量的作用下气化爆断.使用改进后CMT电参数波形进行镁合金熔敷时,在12 m/min的送丝速度下,仍可以保证熔敷过程稳定可控.

    镁合金改进CMT工艺熔敷过程稳定性分析熔滴过渡

    动车组冷却单元立柱的焊缝疲劳开裂原因分析与结构改进

    李杨王硕严兵李永富...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动车组冷却单元铝立柱焊缝在服役过程中出现的疲劳开裂问题,文中首先基于三区间方法对IEC 61373标准中规定的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工况进行疲劳损伤计算,结果表明,铝立柱最大疲劳损伤为0.27,满足使用要求.然后参考线路实测气动载荷数据,计算底板在500 Pa气动压力条件下铝立柱1的疲劳寿命为4.14×105次,与实际服役寿命和开裂位置较为吻合,表明立柱疲劳开裂的原因应归结为服役过程中的动态气动载荷.最后针对改进后的钢立柱开展了疲劳评估,结果表明,2种疲劳工况下,立柱疲劳寿命均显著提高,参考铝立柱的实际服役寿命,可以推断钢立柱疲劳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冷却单元疲劳损伤结构应力随机振动疲劳三区间法

    《焊接技术?》"增材制造"栏目征稿启事

    《焊接技术®》编辑部
    60页

    S31803双相不锈钢氩弧焊的工艺研究

    朱永强王世达李阳李志涵...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双相不锈钢焊接后焊缝、热影响区及母材的性能,特别是铁素体的含量、化学成分和耐腐蚀性能,满足标准和规范要求,文中对S31803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母材焊接性进行分析,采用钨极氩弧焊进行焊接,热输入控制在0.5~2.5kJ/mm,并通过控制层间温度、预热及焊接材料的选择,完成双相不锈钢氩弧焊工艺评定,得到了焊接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双相不锈钢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试验热输入

    20MnMoNb钢接管内壁不锈钢耐蚀层的TIG/FCAW自动堆焊技术

    于本水李华山赵瑞云唐全昌...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钢接管内壁堆焊耐蚀层是中厚壁复合板压力容器最常用的接管结构形式,该形式具有小直径接管内壁堆焊空间受限、大直径接管内壁堆焊面积大的特点.文中以某项目不锈钢复合板三相分离器的20MnMoNb钢接管内壁不锈钢耐蚀层堆焊为例,根据管内径尺寸和堆焊效率选用TIG或FCAW自动堆焊方法,对基材20MnMoNb锻件进行焊接性分析,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制订合理的TIG/FCAW自动堆焊焊接工艺和过程质量控制措施,获得了良好的耐蚀层堆焊质量,满足了接管的力学性能及耐蚀要求.

    20MnMoNb锻件内壁堆焊不锈钢耐蚀层TIG/FCAW

    基于DOE的方形铝壳周边焊激光焊接工艺研究

    李林贺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焊接工艺大规模应用于电池制造行业,在电池制造行业,极耳转接片焊接、铝壳周边焊、密封钉焊接、汇流排焊接普遍使用激光焊接工艺,铝壳周边焊属于密封焊接,对焊接质量的要求最高.文中采用试验设计方法(Design of Experiment,DOE),以焊接熔深和熔宽为试验的主要指标,选取以焊接功率(中心功率和外环功率)、离焦量、焊接速度作为影响因子,运用DOE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获得最优的焊接工艺参数,确保了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焊接功率中心功率外环功率离焦量焊接速度有效熔深

    电站锅炉过热器系统典型部件焊接工艺

    姜保米吴志祥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站锅炉过热器联箱、主蒸汽管道弯头是典型热力部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产生联箱手孔焊缝失效、管道弯头性能劣化等缺陷,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机组检修期间需进行水压试验、金属检验,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12Cr1MoVG厚壁联箱手孔密封焊缝失效后,需重新安装联箱手孔,按照联箱筒体厚度合理选择焊接工艺、热处理参数,可有效保证检修质量;P91主蒸汽管道弯头硬度异常后,宜结合检修更换弯头,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和焊条电弧焊盖面方法,氩弧焊打底层预热温度为150~200 ℃,焊条电弧焊填充层、盖面层预热温度控制在200~250 ℃,焊后焊缝组织完全转变为马氏体后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升降温速率≤150 °/h,电加热至(750±10)°,恒温4h,可取得预期效果.

    电站锅炉过热器联箱手孔焊接弯头更换

    Q345E薄板高频脉冲MAG对接焊工艺及数值模拟

    李泽宇安哲王文超丁成钢...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板厚为3 mm的Q345E低合金高强钢的低应力、小变形焊接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打底焊模式的高频脉冲加短路熔滴过渡形式和电弧冷焊方法进行焊接.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热-弹-塑性法,进行焊接温度场、应力场与焊接变形仿真分析,并对焊接热循环、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变形的变化进行测试,结果如下:打底焊模式0mm间隙工况与电弧冷焊模式1mm间隙工况的焊缝成形形貌良好,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在选择焊接方法时,0mm间隙可选打底焊,1mm间隙可选电弧冷焊;当试板正、背面受热不同,冷却过程中收缩程度也不一致,产生角变形,变形特征确定后,可通过减小热输入,减小正、背面受热差值来减小变形;纵向残余应力比横向残余应力相对较大,纵向残余应力正背面差值较小,横向残余应力正背面差值较大,应力场模拟特征与实测基本一致.

    焊后残余应力薄板变形高频MAG焊热-弹-塑性法

    SK5钢闪光对焊工艺研究与应用

    卢源志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K5钢开展闪光对焊试验,对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显微硬度、弯曲性能进行分析,探索合适的SK5钢闪光对焊焊接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以获得优质的闪光对焊焊接接头,焊缝区组织由针状和片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热影响区组织由针状和片状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组成,生成硬脆的片状马氏体组织,组织脆化;焊后进行200 ℃低温回火处理后焊缝区生成低碳马氏体组织,热影响区生成低碳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组织,焊接接头组织得到改善,同时其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得到提升.采用合适的闪光焊工艺条件,焊后200 ℃低温回火处理,能够满足SK5耐磨环焊接应用要求.

    SK5钢闪光对焊耐磨环力学性能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AlSi10Mg涂层气孔及性能的影响

    扈丁超谭娜郭天师方博...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ZL205A铝合金表面制备了 AlSi10Mg涂层,研究了送粉速率和扫描速度对熔覆层气孔缺陷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利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熔覆层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涂层中的气孔沿着马兰戈尼对流的方向分布,低送粉速率和较快的扫描速度可以控制涂层的孔隙;涂层底部为柱状晶,中部为柱状晶向胞状晶的过渡区,顶部区域主要为胞状晶;显微硬度最高的涂层耐磨性也显著提升.

    激光熔覆AlSi10Mg气孔缺陷显微硬度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