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赵建华

双月刊

2097-1567

ddxb@hebnetu.edu.cn

0311-87829426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81号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Ope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主办,内容以反映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电大教学、管理和科研成果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反垄断法安全港规则的法律适用研究

    赵雨薇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垄断法安全港规则在我国正式入法后还没有一例具体适用的案例.为解决我国反垄断法安全港规则无法适用的问题,我国安全港规则应排除"核心限制",将其适用范围限缩在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之内、明确市场份额标准的具体内容、划分"安全港"条款与特殊豁免条款的适用范围以及对兜底条款中的典型协议进行列举,从而有效解决"安全港"在我国反垄断执法中无法适用的问题.

    安全港规则垄断协议市场份额兜底条款

    儿童的主体地位差异分析——以《儿童权利公约》原则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适用为视角

    马丽娅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权利公约》作为国际人权条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儿童这一独特群体的权利主体地位,我国自加入《公约》之后,将《公约》"国内法化"为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的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然而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体现的儿童主体地位与《公约》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儿童更多地成为被保护的对象,而非权利主体.通过对《公约》原则的适用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改善并缩小和《公约》的差距,保护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

    儿童权利保护权利主体地位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权利公约

    公安院校智慧交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三融合六协同"产学合作

    徐程李强伟付凤杰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智慧交通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新工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变革等背景,提出基于"三融合六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推进公安实战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类应用警务人才,为公安队伍输送力量.

    产学合作协同创新交通管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改革取向与实践逻辑

    张茂伟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课程思政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相互关联、相互赋能的视角,探究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取向和逻辑框架,契合当前课程改革实践的需求.基于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背景,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取向主要包括课程思政理念引领课程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转型赋能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增值增智、数字化转型赋能精准思政等.基于这些改革取向,数字化转型视域下课程思政改革实践逻辑包括系统逻辑、协同逻辑和多元个性化逻辑.

    数字化转型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技术赋能系统变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

    马拴莹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借鉴"群体动力"理论、终身学习理念,把目光投射到外语教研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实质和建构策略上,关注外语教研共同体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进而提出了外语教研共同体建设优化路径:明确其目标定位;完善其运行机制;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建立质量评估机制等去解决教学实践及教科研中的问题.

    外语教研共同体群体动力理论终身学习建构策略

    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广东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李朝云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生态视角强调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的技能认证和标准制定,以及建立人才培养评价和反馈机制等.这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构建的广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路径,包括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规划与治理机制、推进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支持职业教育创新与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教育服务机构与企业合作平台,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业生态视角职业教育政策构建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多维度研究

    马晓辉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担当,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要求,更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现实所需.红色基因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丰富经验的体现,同时也需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三个维度,探索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基因青年学生

    当代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王芳青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教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填鸭式给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从多个方面关心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文涵养和价值取向,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社会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教授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将知识和技能与价值塑造紧密结合,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重点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政途径和可行性研究,以期为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定借鉴.

    英语教育大学英语英语口语教学可行性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以艺术专业为例

    韩薇薇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将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融入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中,既是传承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行动,也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内在所需.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多模态教学理论为指导,做到将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教学有效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改变艺术专业英语课堂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达到真正实现艺术专业英语课程育人的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艺术专业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周园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是劳动教育的出发点,亦是劳动教育的中心环节.立足于新的时代条件下,劳动价值观必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也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富强与复兴,还关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教育回归到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提高我国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要有效提升当前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应以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为着力点,形成"3 + 1"型的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