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赵会懂

月刊

2095-140X

jfjyyzz@126.com

0311-87978599

050082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98号

解放军医药杂志/Journal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TPCD
查看更多>>为适应军队医学期刊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华北国防医药》于2011年第一期始更名为《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年期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在保持原有学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卫生工作视点和重点进行编辑策划和栏目调整,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预防医学、临床经验、药学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病理与临床、影像医学、医院管理、信息管理与应用、护理园地、医学心理学、病例报告等栏目,适合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投稿和阅读。本刊先后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库6个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药学文摘期刊列为固定收录对象。2003年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5年入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连续三届获得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期刊奖。欢迎新老读者和作者继续给本刊赐稿和支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KL-6、TGF-β水平与呼吸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

    李锋薛华翟梅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吸衰竭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00例,据有无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67例和非呼吸衰竭组33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4例和死亡组23例.检测血清KL-6、TGF-β水平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血清KL-6、TGF-β水平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呼吸衰竭组血清KL-6、TGF-β、PaCO2水平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aO2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1).呼吸衰竭患者血清KL-6与TGF-β水平呈正相关,KL-6、TGF-β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P<0.05,P<0.01).死亡组KL-6、TGF-β、PaCO2水平高于生存组,PaO2低于生存组(P<0.05).KL-6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KL-6、TGF-β水平对呼吸衰竭的发生及预后预测有重要意义.

    中毒有机磷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转化生长因子-β预后

    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张东伟于源邓启磊
    47-4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旁腺激素(PTH)在终末期肾病(ESRD)肾性贫血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ESRD肾性贫血102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慢性肾病贫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血清钙、血肌酐(Scr)和血尿素(BUN)的含量,分析iPTH与ESRD肾性贫血患者肾功能及贫血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iPTH、钙、Scr、BUN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H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重度贫血组血清iPTH、钙、Scr、BUN较轻、中度贫血组明显升高,且Hb较轻、中度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iPTH与Scr、BUN呈正相关(r=0.591、0.643,P<0.01),与Hb呈负相关(r=-0.482,P<0.01).iPTH对ESRD肾性贫血程度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ESRD肾性贫血患者iPTH含量明显增高,血钙增加,Hb含量降低,加重ESRD肾性贫血程度,且iPTH对ESRD肾性贫血严重程度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肌酐血尿素血红蛋白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孙立娜王云飞颜利求徐海平...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与未感染组120例.比较2组临床因素、营养状况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营养指标与炎症指标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生成联合预测因子,评价各指标与联合预测因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并进行个体值预测.结果 感染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平均每周透析时间≥12 h及血清CRP、TNF-α水平高于未感染组,血清Alb、PA、Hb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P<0.01).血清Alb、PA、Hb与CRP、TNF-α呈负相关(P<0.01).年龄、合并糖尿病、平均每周透析时间、血清CRP、TNF-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lb、PA、Hb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联合预测因子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高于各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单独预测;随机抽取1例患者,将各自变量代入概率预测方程得到概率值P=0.162,小于最佳临界值,故在预测准确率为82.24%的条件下,该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不会并发感染.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临床因素、营养状况、炎症指标生成的联合预测因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具有可靠预测价值,能为临床及早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Logistic模型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疗效观察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万亚玲张虹彭淑莉
    55-5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2例.研究组给予EMR治疗,对照组给予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分析结直肠息肉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25例,未发生出血77例.切除方式、息肉直径、息肉位置、病理类型、息肉数目、息肉形态是结直肠息肉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EMR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恢复,但临床需重视上述危险因素,并早期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手术后出血危险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共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高囡囡王志强王丽敏董泓...
    58-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共病及其共存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AS 2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其共病等信息.分析AS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232例AS患者中合并外周关节炎占44.40%;关节外表现中葡萄膜炎的患病率为19.83%.所有AS患者的共病患病率为78.88%.其中患病率较高的是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贫血等.体质量、吸烟、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病为AS共存高脂血症相对危险因素,而白球比为其相对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 AS患者共病的发生率较高、病种分布广泛.患者体质量、吸烟史及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是AS并发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临床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应指导患者戒烟,控制体质量、血压、尿酸水平.

    脊柱炎,强直性共病现象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

    病灶清除联合融合外固定术治疗晚期活动性膝关节结核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张贺龙王慧燕高建国刘威...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联合融合外固定术治疗晚期活动性膝关节结核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晚期活动性膝关节结核81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行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融合外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8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结核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8个月,2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生活质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组膝关节结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低蛋白血症、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灶清除术联合融合外固定术治疗晚期活动性膝关节结核可改善患者患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短期复发率,但术后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视并及时干预.

    结核,骨关节膝关节病灶清除融合外固定术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

    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基质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的影响

    李佳王晓慧马丽丽李慧卿...
    65-6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基质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月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产妇12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1例.观察组给予B-Lynch缝合术,对照组给予宫腔纱条填塞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基质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3 d、术后7 d血清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对患者卵巢功能无不良影响.

    前置胎盘B-Lynch缝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动脉搏动指数阻力

    早期、延期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孙昊张星朱敏洪文明...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延期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颅内破裂小动脉瘤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于发病72~96 h行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于发病72 h内行介入栓塞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远期预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及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3个月及治疗24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早期行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且远期预后评分高,并发症少.

    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破裂栓塞,治疗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生活质量

    DA、5-HT、Cor、ACTH、T3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高海波王刚陈莎莎李贺斌...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102例,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清DA、5-HT、Cor、ACTH、T3水平、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依据治疗2个月后疗效分为有效组78例和无效组24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DA、5-HT、Cor、ACTH、T3水平,观察各血清学指标与BRMS、PANSS评分及疗效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学指标对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有效组治疗前后血清DA、Cor、ACTH、T3水平与BRMS、PANS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5-H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1);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A、Cor、ACTH、T3水平与BRMS、PANSS评分呈正相关,血清5-HT水平与BRMS、PANSS评分呈负相关(P<0.01).治疗前后血清DA、5-HT、Cor、ACTH、T3水平与患者疗效显著相关(P<0.05).血清DA、5-HT、Cor、ACTH、T3预测患者疗效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804、0.712、0.719、0.717,各指标联合预测时AUC为0.856,高于单一指标,联合预测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4.36%.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血清DA、5-HT、Cor、ACTH、T3呈异常表达,且各指标水平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有关,应用各指标联合预测可提升疗效预测效能.

    双相情感障碍多巴胺5-羟色胺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内皮抑素、凝血酶敏感蛋白-1表达与慢性荨麻疹患者并发血管性水肿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周美联卢彬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ES)、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与慢性荨麻疹患者并发血管性水肿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118例,根据是否并发血管性水肿分为发生组54例和未发生组64例.比较2组ES、TSP-1及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血管性水肿活动度评分(AAS),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ES、TSP-1间及与UAS7评分、AA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血管性水肿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ES、TSP-1及联合预测慢性荨麻疹并发血管性水肿的价值.结果 发生组ES、TSP-1水平低于未发生组,UAS7、AA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P<0.01).ES与TSP-1呈正相关(r=0.560,P<0.001);ES与UAS7评分、AAS评分呈负相关(r=-0.643、-0.560,P<0.001),TSP-1与UAS7评分、AAS评分呈负相关(r=-0.577、-0.500,P<0.001).ES、TSP-1均与血管性水肿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ES联合TSP-1预测并发血管性水肿的AUC大于单一ES、TSP-1检测(P<0.01).结论 ES、TSP-1表达与慢性荨麻疹患者并发血管性水肿有关,并与患者病情活动度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并发血管性水肿的有效方案.

    荨麻疹内皮抑素类凝血酶敏感蛋白1血管性水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