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解放军医药杂志

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赵会懂

月刊

2095-140X

jfjyyzz@126.com

0311-87978599

050082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398号

解放军医药杂志/Journal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TPCD
查看更多>>为适应军队医学期刊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华北国防医药》于2011年第一期始更名为《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年期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在保持原有学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卫生工作视点和重点进行编辑策划和栏目调整,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预防医学、临床经验、药学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病理与临床、影像医学、医院管理、信息管理与应用、护理园地、医学心理学、病例报告等栏目,适合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投稿和阅读。本刊先后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库6个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药学文摘期刊列为固定收录对象。2003年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5年入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连续三届获得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期刊奖。欢迎新老读者和作者继续给本刊赐稿和支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胫骨高位截骨辅助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任志孟庆丰马煊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HTO)辅助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OA 75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HTO辅助关节镜.观察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量表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TO辅助关节镜治疗OA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骨关节炎,膝胫骨高位截骨关节镜检查疼痛,手术后膝关节功能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效果及对hs-CRP、IL-10、TNF-α的影响

    蒙法科梁丽红卢庆弘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8例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予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与对照组61例(予传统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hs-CRP、TNF-α、IL-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2组hs-CRP、TNF-α、NSE、S100B、GFAP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hs-CRP、TNF-α、NSE、S100B、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Eotaxin、CysLTs、ECP、气道重塑的影响

    杨丽娟胡莹莹李阳张丽然...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116例EB患儿,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2组均连续治疗7 d.统计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潮气量(TV)及血清Eotaxin、CysLTs、ECP、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2组PEF、FEV1%、TV高于治疗前,血清Eotaxin、CysLTs、ECP、YKL-40、TGF-β1、CTGF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有助于改善EB患儿肺功能及气道重塑,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Eotaxin、CysLTs、ECP水平有关.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儿童布地奈德干扰素α1b气道重塑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CD64指数、NLR水平与血清抗体效价的相关性分析

    江敏梁彬朱波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清抗体效价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本院确诊并治疗的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64例,将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1︰80的12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并计算NLR;采用特异性免疫凝集试验检测观察组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CD64指数、NLR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CD64指数、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1︰80亚组比较,1︰160、1︰320、1︰640、1︰1280亚组CD64指数升高,与1︰160亚组比较,1︰640、1︰1280亚组CD64指数升高(P<0.05);与1︰80亚组比较,1︰160、1︰320、1︰640、1︰1280亚组NLR升高(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D64指数、NLR均与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380、0.457,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D64指数及NLR水平升高,且与血清抗体效价有一定相关性,三者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的有效指标.

    肺炎,支原体CD6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抗体效价相关性

    头孢曲松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儿童迁延性细菌支气管炎效果及对痰液黏稠度、GATA3、T-bet的影响

    薛晋玲任晓晴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吸入对儿童迁延性细菌支气管炎(PBB)效果及对痰液黏稠度、GATA结合蛋白3(GATA3)、T细胞转录因子(T-bet)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PBB患儿11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2组均采取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GATA3和T-bet mRNA表达情况,观察痰液黏稠度、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动脉血氧分压、pH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GATA3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T-bet mRNA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肺部啰音、咳痰、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儿童PBB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能机制与其调节转录因子GATA3、T-bet有关.

    迁延性细菌支气管炎头孢曲松乙酰半胱氨酸GATA结合蛋白3T细胞转录因子儿童

    革兰阳性球菌与肠杆菌科细菌所致儿童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比较

    刘倩张飞雨刘明峰李军涛...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革兰阳性球菌与肠杆菌科细菌所致儿童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2月革兰阳性球菌(n=35)与肠杆菌科细菌(n=19)所致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组患儿与肠杆菌组相比,在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是预测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与肠杆菌科细菌所致儿童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可为病原学不明情况下患儿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属肺部感染临床特征淋巴细胞

    胃窗超声造影在小儿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刘景雁郭永华肖保军于洋洋...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在小儿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超声科行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诊断为SMAS的患儿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胃窗超声造影的正常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中经胃窗超声造影怀疑SMAS者加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分析二者诊断一致性;比较2组胃窗超声造影指标,并分析其对小儿SMAS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组经胃窗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的小儿SMAS与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一致性为23/24(95.8%).观察组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夹角(SMA-AA)及胃腔充盈态仰卧位十二指肠通过处SMA后壁与AA前壁的距离(DD)小于对照组,胃腔充盈态仰卧位十二指肠水平部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前及夹角处最大内径比值(D前/D夹)和十二指肠反流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P<0.01).应用D前/D夹>3.0及十二指肠水平部是否出现反流初步判断小儿SMA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95.6%及87.0%、88.0%.结论 胃窗超声造影诊断小儿SMAS与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测量和(或)观察SMA-AA、D前/D夹、DD及十二指肠水平部是否出现反流能协助诊断小儿SMAS,并可用于后期随访.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儿童胃窗超声造影十二指肠诊断效能

    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T淋巴细胞亚群、痰菌转阴率及干扰素-γ的影响

    刘晓华林瑞杨瑶吴桂辉...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T淋巴细胞亚群、痰菌转阴率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109例MDR-PTB,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在标准化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环丝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IFN-γ水平,治疗后1、3、6个月痰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均下降,且研究组变化最为明显(P<0.05,P<0.01).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41.51%,2组IFN-γ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治疗MDR-PTB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还能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IFN-γ水平,有利于控制病情.

    结核,肺耐多药利奈唑胺环丝氨酸痰菌转阴率干扰素-γ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朱敏吴宗辉梅海霞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11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丁醇胺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动脉血气指标、气道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气道阻力、比气道阻力较对照组下降,动脉血氧分压、比气道传导率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ECOPD患者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醇胺雾化吸入治疗安全性高、效果确切,且可改善患者气道功能及肺功能.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沙丁胺醇气道阻力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朱四民徐毅谢晔王会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81例(予二甲双胍片口服+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和对照组83例(仅予二甲双胍片口服),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升高,且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及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糖尿病,2型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药物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