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遗美育融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

    谭冰易继松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技艺是旅游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非遗文化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美育和艺术内涵,将非遗美育融入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既有利于提升本专业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又有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展示学生的才华与个性,从而培养出德技并修、美技并重的高素质旅游人才。然而,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对非遗美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如何融入缺乏整体的思考和具体的路径,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探究。

    非遗美育高职旅游课程思政路径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张荣芳卢魁孙云霞
    91-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论述了以思政为主线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容系统性设计方法,构建了价值引导、任务引领、成果导向、情境递进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及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量化可见、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通过育人模式创新和资源保障,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育智育德、树人树魂,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且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课程思政建设高职公共英语指导纲要

    德育视域下高校"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罗璐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德育视域下,高校"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是一门思政课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的英语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逐渐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此本文将从德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关系出发,对德育视域下高校"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德育视域高校"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刘竹
    97-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建设。2021 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大思政课"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上的首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的新期盼和新要求。其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发展提供了新视野,指明了新方向。本文通过阐明"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总结并找出"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点和痛点,提出善用"大思政课"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化路径。

    大思政课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新时代视域"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新风貌

    王新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视域"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系统性,兼具时代特性。本文首先对新时代视域"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现状及特征进行考察,认为其目前存在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态度参差不齐、传承方式单一、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等特征。新时代视域"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所面临的包括未形成系统性的架构、大学生认识程度存在差异、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新时代视域"大思政"背景下,将红色基因的元素纳入校园文化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将红色基因的精神渗入课堂教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红色基因的内涵并入社会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将红色基因的价值融入地方资源,凝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新时代视域大思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新风貌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思政教育发展探究

    王郡
    102-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指明思政教育改革发展新方向,明确提出面向新时代高等人才思政教育培养的新要求。思政教育作为提升高等人才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对于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把控有着深远影响。新时期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思政教育发展,要运用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教育评价与反馈及拓展教育内容渗透路径等基础策略,持续做好对思政教育育人培养体系的完善,实现三全育人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有效融合。

    三全育人理念思政教育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钱菁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主义教育视野下,高校改革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利于落实课程目标、强化德育功能,还有利于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更有利于深化"四个自信",树立远大理想。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应将引导大学生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重任作为主要内容。为此,高校应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爱国主义高校思政课教学爱国教育

    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黄婷婷
    107-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红色基因如何融入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下称:思政教育)工作,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命题。基于红色基因和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内涵,挖掘两者的内在联系在于:红色基因发展与日常思政教育价值追求相统一,红色基因传承与日常思政教育目标任务相一致,红色基因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实现方法相类似。对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不够深入,大学生对红色基因认同感及传承能力不足。因此,高校应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育人氛围,发挥思政教育队伍协同育人功能,占领红色基因网络传播的新阵地,激发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功能。

    红色基因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王少华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养对文化繁荣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正确认知文化自信与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关系,深入分析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通过重视传道授业解惑、注重文化实践体验、采取辩论教育形式、优化师资力量建设,推动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协同开展。

    文化自信培养高校学生思政教育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杨曼萍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历史功绩和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深入分析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与路径,为培养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借鉴。

    伟大建党精神思政课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