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奋勤

月刊

1671-0975

430205@163.com

027-81973959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查看更多>>《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本刊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语言与文学、史学、法学、文化、教育学等学科的论文。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及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来小说二十年研究综述

    张姻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小说的创作,但学界对阿来小说的研究可以说是直到2000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才真正起步.此后学界对这个来自汉藏文化交汇地的作家愈发关注.将阿来小说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学界对阿来小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藏区主题,认同主题,现代性主题,历史主题,生态主题及其叙事艺术上.这些论者对阿来小说中叙事主题的分析呈现出愈发细致深入的特点,通过综述,以期推动阿来小说的研究.

    阿来小说研究综述叙述主题叙事艺术

    东西方之间:拉什迪的印度家园书写与文化认同

    刘苏周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园是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作品中时隐时现的恒久主题之一.通过精神还乡下的"家园"回归,立足"边界"的家园书写和超越家园的文化身份三个层面分析,文章指出,拉什迪的家园的想象和呈现不仅蕴含了其对家园的精神追寻,而且超越了以物质家园为主题的文化书写,演变为重构移民文化身份和文化记忆,寻求移民文化认同的有效工具.

    拉什迪流散家园书写文化认同

    相伴而歌,相邻而隔——文学绘画性厘清

    王淼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与绘画的学科间性问题,在学界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学科成果宏观数据,考据"绘画性"概念范畴,梳理中西诗画理论脉络,论证"文学绘画性"学科间性可能与途径,这四个维度,对"文学绘画性"的学术发展现状,作一宏观爬梳.

    绘画性诗画理论学科间性宏观数据文学

    新时代大学生"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创建

    赵作斌颜海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育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创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模式.大学生"全息场"德育模式是德育主体通过"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新型德育范式,其构成要素包括德育目标,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全息场以及德育评价等,其中"全息场"是其核心要素."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创建既是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全息场德育模式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基于武汉高校的视角

    陈青凤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武汉高校教育工作者正通过宣传抗疫成效,树立抗疫英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合理用网络技术,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等方式有条不紊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以上教育途径,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化解疫情引发的消极情绪,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思想觉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后疫情武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困境及路径研究

    王守平路丙辉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民办高校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剖析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盘活"存量",稳定"变量",提高"质量",应是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行之有效的实践理路.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路径

    基于志愿服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黄信萍陈瑶梁滨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渐渐发展成为旅游行业服务社会的补充形式之一.因其行为主体多为大学生且旅游管理专业者居多,逐渐成为旅游教育体系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作为旅游志愿服务的主体,其志愿服务意识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时,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旅游志愿服务.本文以旅游志愿服务为载体,在旅游志愿服务研究背景基础上探究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志愿服务核心价值观旅游管理

    基于学科竞赛推进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机制探究

    廖诗凡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创"的不断深入,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其培养需要依托学科竞赛的进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学科竞赛推进的内在要求,推进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外生动力,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基于学科竞赛推进的流程,构建外压机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和转化机制,能有效培养并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究

    刘超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核心素养是近年教育学界的重要议题,其培养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大学生核心素养是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研究性教学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角度,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实施条件,操作程序和考核评价进行探究,能有效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研究性教学大学生

    《国标》背景下产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探索——以某本科高校为例

    张瑞林李林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商科对专业定位的新要求,依据《国标》中的"产出导向"培养理念,以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为基础,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了探索了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思路,同时指出其与《国标》尚存在的差距.

    产出导向国标市场营销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