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奋勤

月刊

1671-0975

430205@163.com

027-81973959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查看更多>>《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本刊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语言与文学、史学、法学、文化、教育学等学科的论文。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及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校共建现代企业大学的若干思考

    许传华王凯熊吉冉张艳晓...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大学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枢纽,研发企业文化传播课程,将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经营管理文化通过培训传授到每位员工,提高员工企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企业凝聚力.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和科学技术发展,金融创新速度提升,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程度加深,金融业务错综复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大学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案例探究,围绕利益契合点着力分析行校共建现代企业大学的有效路径.

    行校合作产教融合企业大学

    孔子论德礼与政刑之关系对中国国家治理的启示

    王海兴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治与法治内在关系的失衡是影响国家治理效能低效的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孔子论德治与政刑之关系为视角探讨中国国家治理德治与法治的启示.其旨在突破原有德治与法治关系的二分法、主次性、互融性等困境,改善德治与法治关系,以提升国家效能.解决德治与法治关系的关键在于坚持德法共治的理念,它是实现德治与法治关系有机衔接和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良策.

    孔子德礼与政刑德治与法治国家治理

    新冠疫情对农民收入的冲击及应对——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

    周哲周秋莹郑若楠黄聪...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收入是关键一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受疫情影响不大,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下降明显.通过交叉分析,得出疫情前后收入变化样本在职业、学历水平、主要收入来源等三个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为了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尽可能减小新冠疫情对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政府、企业等相关主体要在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精准提高农民收入.

    新冠疫情农民收入交叉分析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选择与职业流动探究——以广州市为例

    周杨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的社会工作者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较多社工向外流动现象.目前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大多依据问题视角,从行业出发,通过对社工行业现存问题的剖析,来解释其高流动率.但鲜有研究关注职业流动行为以及流动者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从业者的主观因素.现存研究带来的宏观层面上的行业改革,甚至对"留住社工人才"起到了反作用.本文从社工从业者自身出发,探究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与其职业流动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的发展、兴趣、都是选择社工行业的重要的原因,而之所以离开社工行业,除了传统的薪酬这一影响因素之外,工作的规范性也起了重要作用,即工作规范性越强,流动意愿也越强.

    社工职业流动工作规范工作效能感薪酬

    自我认知视域下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及对策研究

    陶鹏祁君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贫困生认定是贫困生资助的首要环节,涉及有效识别贫困生的根本问题.学生对"贫困生"身份的认知、对贫困生认定过程和认定结果的认知,影响学生递交认定材料的积极性和在认定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自我认知理论为基础,对600名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对"贫困生"身份的认知是否理性、贫困生认定过程是否合理、贫困生认定结果是否公平.从贫困生自我认知的视角,从树立正确的贫困观、确保认定过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

    自我认知贫困生认定资助

    法学CSSCI来源期刊刊用环境法论文:特点与启示——基于2015-2020年21位环境法学者的论文分析

    杨幸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2020年间,21位学者共发表了106篇法学核心论文,概观这些论文,论文年份分布整体较稳定、刊物的发文数量差异明显、作者的发文数量比较集中,大致分布于为环境法理(环境法史)、环境宪法、环境民法、环境行政法、环境司法和其他类6个领域,各领域的论文又见于多个子领域,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比较集中.这些论文选题呈现出知名专家专题组稿盛行、环境司法稿件易发常发、实证研究颇受青睐、跨学科交叉研究多样的特点.综合性刊物可以借鉴法学核心刊物专题策划、稿件选用、传播经验,科学规划年度选题方向、不断拓宽优质稿件征集渠道和切实提升刊稿的传播力.

    法学CSSCI来源期刊环境法论文环境法学者综合性刊物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经济优化布局研究

    秦溶苑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在渐进地突破行政区框架,而逐步走向经济区运行.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搞好国民经济,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紧追经济全球化步伐,都需中央及各级政府规划好区域经济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做好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部署.面对新发展理念、新经济发展模式、新经济格局,区域经济布局发展依然呈现出不少复杂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鉴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地位的日益提升,国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等多方因素的迫切需求,更应把握时代机遇,分析当前区域经济布局的困境及突出问题,根据新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积极更新改进区域经济优化布局实施方案,浅谈可行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区域经济优化布局及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区域经济高质量演变路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

    文化与产业的耦合: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逻辑

    杜燕凌陈云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将文化资源有机融入乡村产业发展是寻求产业特色、提升产业价值的有效路径.本文将依据外部性-内部性、人文性-经济性的双重维度,构建产业与文化耦合的四种模态,并将此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起点和条件,结合四个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每种模态下乡村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以揭示产业发展的特色逻辑.

    乡村振兴耦合特色逻辑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湖北省GDP预测模型研究

    瞿海情何先平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1978年至2019年的湖北省GDP数据,建立了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求和模型ARIMA(p,d,q),利用该模型对湖北省GDP进行短期预测,为湖北省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建立1978年至2017年湖北省GDP数据的时间序列,利用R语言软件建立ARIMA模型,并用该模型预测的2018年和2019年湖北省GDP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评估,最后利用优化模型对2020年和2021年湖北省GDP进行短期预测.根据建立的时间序列分析得到最优模型为ARIMA(0,2,3),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585%,ARIMA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湖北省GDP发展的趋势并进行短期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型R语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

    张诚孙辉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为背景,对乡村体育旅游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度、对体育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体育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等方面面临现实困境.提出通过搭建乡村精品体育旅游平台、培育新型体育旅游经营主体、建立体育旅游长效发展机制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化升级,发挥体育旅游对农村产业链的带动作用,让体育旅游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乡村体育旅游困境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