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奋勤

月刊

1671-0975

430205@163.com

027-81973959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查看更多>>《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本刊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语言与文学、史学、法学、文化、教育学等学科的论文。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及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事诉讼中的禁止重复起诉制度研究

    陈可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首次明确了重复起诉的识别标准,正式确立了禁止重复起诉制度.本文通过禁止重复起诉与其相关概念的辨析进一步界定了禁止重复起诉制度的概念,该制度在规范民事主体行使诉权、规避不必要诉讼成本以及维护司法权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现行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其相关规定,罗列出符合重复起诉识别要素但不加以禁止的例外情形.在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判定后诉是否构成重复诉讼并加以禁止的识别方法就是综合比较前后诉的时间节点,当事人、诉讼标的以及诉讼情节等诉讼要素是否相同.最后,根据重复起诉的情节,存在一般处理模式和针对"另有规定"情形的四种特殊处理模式.

    民事诉讼当事人重复起诉

    用人者责任中执行工作任务的判断

    刘沛君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损害是因执行工作任务所致,是认定用人者责任的关键,然而这一构成要件复杂且富争议,历来是审判实务中的难点.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给出了执行工作任务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存在弹性较大,不易把握的问题.学界呼吁将其类型化,却少有人提出具体的类型化方案.且现有的分类标准不够合理、各类型之间边界不够清晰、具体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在没有合理类型化方案的情况下,借助分类简化审判实务工作的目的难以实现,甚至会增加判断的难度.对于执行工作任务这一要件的判断,更为可行的解决办法是给出时空要素、合理信赖要素、可预见性要素、偏离程度要素、目的要素这些具体的考量因素,依靠审判人员在个案中进行具体衡量.

    执行工作任务用人者责任内在联系类型化

    俄罗斯生态宪法机制研究——兼谈对我国生态宪法学的启示

    王兆鑫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各部门的生态化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时代立法命题之一.其中,实现宪法的生态化,进而建立生态宪法具有表率和引领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俄罗斯的生态立法在世界各国环境保护领域独树一帜,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生态立法探索基础之上,俄罗斯创造性地建立起了一种生态宪法机制.这种机制以宪法生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为前提,以生态性的制度安排和生态权利救济机制为保障.其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系统内部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俄罗斯的生态宪法机制虽不尽完善,但通过发掘其精神内核仍能给我国生态宪法学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对我国现阶段生态宪法机制的探索具有启蒙意义.

    俄罗斯宪法生态主义生态宪法机制生态宪法学可持续发展

    莫言对卡夫卡荒诞的接受与发展——以《生死疲劳》为例

    刘静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夫卡作品中人与世界的疏离对立、无力感、病态感和夸张变形等荒诞表现,出现在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体现出莫言对卡夫卡式荒诞美学的接受.同时,莫言没有盲目复制卡夫卡,而是嫁接西方技巧发展民族特色美学路径.在特定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他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佛教和儒家的思想内涵,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悲悯式"写作风格,是中国文学领域守正创新的典范.

    莫言卡夫卡荒诞美学《生死疲劳》

    论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对极权主义的批判

    孙金琳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特伍德在《使女的故事》中批判基列共和国是一个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建立的极权主义政权,它剥夺人的公民权利、消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多样性、毁灭人的道德意识、控制大众传媒、灌输官方意识形态、由中央政权控制整个经济、由眼目实施恐怖统治.阿特伍德在小说中揭露了剥夺女性公民权、抢夺婴儿、公开处决犯人并悬尸示众、集中营等极权主义政权统治场景,批判了滋生极权主义政权的两大因素,即极端宗教思想和对政治冷漠的大众,为现代社会敲响警钟.

    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极权主义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极端宗教思想

    失衡的天秤——《天秤星座》的伦理失衡解读

    吴远青罗筱维陆宗丽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德里罗的《天秤星座》以奥斯瓦尔德传记式的成长历程和前中情局特工的阴谋两条线索并行的叙事重新诠释了肯尼迪遇刺案这一后现代事件.德里罗借助天秤星座这个表达平衡而又相互对立的意象,深刻剖析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的政治伦理的失衡和以奥斯瓦尔德为代表的下层民众寻求伦理身份建构过程中的伦理选择,展现了后现代美国政治、文化、社会的重重危机和美国人的生存困境.

    《天秤星座》伦理失衡政治伦理奥斯瓦尔德伦理身份伦理选择

    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存在焦虑和救赎

    张妍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是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对无名父子在文明崩塌瓦解、充斥着死亡威胁的末世中的一场求生之旅.存在焦虑是人的存在和境况的伴生物,罗洛·梅的焦虑本体论视焦虑为对的人的存在本质的威胁.麦卡锡关注父子两人在末世之中的存在焦虑,死亡焦虑下父亲对生命的坚守和伦理焦虑下儿子对他人爱的救赎均以建设性的方式应对了焦虑,彰显了后启示录背景下生命的坚韧与人性的美与善,为人类照亮了救赎之路.

    科马克·麦卡锡《路》存在焦虑死亡伦理

    关于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讨

    叶向东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百年,成就了伟大光辉的历史,创造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铸就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吸取精神营养的宝贵财富.将中共党史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于培养造就革命接班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系统地学习中共党史,同时也要完善高校党史教育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中共党史思政教育高校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文晶娅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素质好、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我们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所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持续发力.

    大学生职业素质创新创业能力

    精准扶贫视域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5S育人体系为例

    杨晓龙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在助力贫困大学生脱真贫、真脱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资助育人实践中,湖北经济学院开创了5S育人体系,从5个方面健全育人体系、培育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本文通过对湖北经济学院5S育人体系的深度解析,调查贫困大学生对既有的5S育人体系的认同度、影响贫困大学生评价5S育人体系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新路径.

    精准扶贫家校协同育人5S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