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金融
华北金融

吴超

月刊

1007-4392

huabeijingrong@sina.com

022-23209531

300040

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7号

华北金融/Journal Huabei FinanceCHSSCD
查看更多>>《华北金融》是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主办,天津市金融学会、河北省金融学会、山西省金融学会、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学会协办的金融专业期刊,本刊始终坚持立足天津,面向华北,辐射全国,及时反映经济金融改革前沿性问题,围绕经济金融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既有地方特色,是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园地,又体现“大金融”概念,综合反映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动态。本刊注重树立精品意识,是金融改革的窗口、传播金融信息的媒介、金融学者联系的桥梁。《华北金融》拥有阵容强大的撰稿人队伍,及时推出一流金融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解读最新金融政策,介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分析和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和内控机制。同时,紧密联系基层,是金融机构广大干部职工、大专院校经济金融理论研究人员和经济部门工作者的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关税的跨国影响及政策应对研究

    王晓明夏洪涛李建伟程卫红...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碳关税的内涵实质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国际实践进展,在此基础上运用GTAP-E模型以及141个国家(地区)、65个行业的基础数据,模拟分析了碳关税在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国际博弈情景下的跨国效应,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应关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碳关税是低碳转型发展下的"规则之争",发达国家以减少碳泄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由推进碳关税,但实质上是在执行气候单边主义、构建绿色贸易壁垒、争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权,对目标国的国际贸易、产出、福利、碳减排、金融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对我国影响方面,碳关税兼有贸易抑制和贸易转移双重效应,对高碳行业和低碳产业分别产生负面冲击和溢出效应,静态看影响有限,但动态看会随着征税范围拓宽、税率提高以及碳核算方法趋严而增强;在国际影响方面,碳关税将加剧国际不平等,并导致全球贸易条件恶化,改变国际贸易格局;在国际应对方面,相比于发达国家建立碳关税同盟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反制,加强国际合作、形成阶梯碳价是一种相对优势策略;我国在应对碳关税方面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实践,但在碳关税中长期动态影响应对、碳关税国际博弈、碳关税与"双碳"政策协调、金融服务供给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面临挑战。结合我国实际,本文从加强政策研判和综合应对、主动开展国际对话磋商、加快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有效衔接以及健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碳关税GTAP-E模型政策应对

    我国金融业增加值高比重背后的潜在金融过度化问题研究

    钱珍杨小玄赵婧祎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增加值比重的持续上升,引发了对金融过度化问题的广泛关注。金融过度化不仅可能扭曲资源配置,降低金融效率,还可能加剧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我国金融业增加值比重已处于较高水平,地方政府在GDP考核压力下,有进一步做大金融业的动机,可能带来金融过度化风险。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将导致经济与金融失衡,对货币政策效应、金融业结构优化、风险交织及收入不平等产生潜在影响。对此,建议在完善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升货币政策的精准性,深化金融体系结构调整,并减少金融寻租空间,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金融业增加值金融过度化地方GDP考核

    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仲璇王亦飞聂惠兰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结合中国284个地级市数据,构建修正引力模型确定地级市之间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建立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地级市之间发展联系较为密切,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和溢出效应;个别城市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关系分布较为分散;广东省各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省会城市广州单独作为净收益板块,沿海城市深圳和珠海归属于经纪人板块,净溢出板块主要包括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城市,而双向溢出板块包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对于中心地级市来说,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发挥中心地位,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度提升。

    数字普惠金融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空间关联网络

    金融支持林草碳汇路径及创新策略研究

    邹寅寅陈永冬尹小莉
    47-5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世界主要国家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以林草碳汇为主的碳交易方式,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工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全球林草碳汇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202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支持林草碳汇发展现状的评估分析研究,借鉴国际国内金融支持林草碳汇有效方式,找出我国金融支持林草碳汇发展工作症结,探索金融支持林草碳汇经营管理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并以发展多种碳金融普惠形式为重点,积极构建林草碳汇金融市场体系,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机制模板。

    林草碳汇金融支持路径选择创新策略

    共同富裕视角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基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

    课题组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共同富裕前提是解决实现合理、公平、有效分配问题。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货币政策如何兼顾收入分配因素成为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2007-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微观层面探究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一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且经过一系列的稳定性检验该结论依然稳健;二是货币政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效果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风险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更加显著;三是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通过"价值创造""成本效应"的渠道来实现,一方面,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

    货币政策劳动收入份额共同富裕价值创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贷款抵押担保的影响——基于银行企业匹配数据的实证

    朱世亮冯琪琪
    6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0-2020年银行与企业匹配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贷款抵押担保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会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抵押担保要求提高,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加剧企业的收益率波动以及提高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等途径影响银行的贷款抵押担保要求。异质性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充足率较低、数字化程度较低以及非国有银行贷款抵押担保要求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商业银行对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ESG表现较好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要求受到的正向影响则会相对减弱。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角度出发,为理解商业银行的贷款抵押担保要求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商业银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贷款抵押担保要求异质性

    企业家信心与企业创新投入

    邓永亮张华
    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本文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企业家信心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信心增强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当企业家信心增强时,企业会增加长期借款和股权融资,从而缓解长期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本文研究结果对新时期下如何从企业家信心的角度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企业家信心创新投入高质量发展

    《华北金融》杂志社202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