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讨了碳关税的内涵实质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国际实践进展,在此基础上运用GTAP-E模型以及141个国家(地区)、65个行业的基础数据,模拟分析了碳关税在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国际博弈情景下的跨国效应,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应关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碳关税是低碳转型发展下的"规则之争",发达国家以减少碳泄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由推进碳关税,但实质上是在执行气候单边主义、构建绿色贸易壁垒、争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权,对目标国的国际贸易、产出、福利、碳减排、金融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对我国影响方面,碳关税兼有贸易抑制和贸易转移双重效应,对高碳行业和低碳产业分别产生负面冲击和溢出效应,静态看影响有限,但动态看会随着征税范围拓宽、税率提高以及碳核算方法趋严而增强;在国际影响方面,碳关税将加剧国际不平等,并导致全球贸易条件恶化,改变国际贸易格局;在国际应对方面,相比于发达国家建立碳关税同盟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反制,加强国际合作、形成阶梯碳价是一种相对优势策略;我国在应对碳关税方面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实践,但在碳关税中长期动态影响应对、碳关税国际博弈、碳关税与"双碳"政策协调、金融服务供给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面临挑战。结合我国实际,本文从加强政策研判和综合应对、主动开展国际对话磋商、加快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有效衔接以及健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