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金融
华北金融

吴超

月刊

1007-4392

huabeijingrong@sina.com

022-23209531

300040

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7号

华北金融/Journal Huabei FinanceCHSSCD
查看更多>>《华北金融》是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主办,天津市金融学会、河北省金融学会、山西省金融学会、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学会协办的金融专业期刊,本刊始终坚持立足天津,面向华北,辐射全国,及时反映经济金融改革前沿性问题,围绕经济金融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既有地方特色,是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园地,又体现“大金融”概念,综合反映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动态。本刊注重树立精品意识,是金融改革的窗口、传播金融信息的媒介、金融学者联系的桥梁。《华北金融》拥有阵容强大的撰稿人队伍,及时推出一流金融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解读最新金融政策,介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分析和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和内控机制。同时,紧密联系基层,是金融机构广大干部职工、大专院校经济金融理论研究人员和经济部门工作者的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融科技、网络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

    邵之晗屠堃泰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银行业,其引发的风险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本文运用网络爬虫和文本分析技术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的度量指标,并基于2010-2022年我国113家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金融科技发展可以有效降低银行个体风险,但同时会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暴露和溢出程度。(2)从作用机制来看,金融科技发展会通过增加银行间直接和间接关联性加剧风险传染效应,其中负债质量恶化和资产同质性增加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主因。(3)加大宏观审慎监管力度能够有效削弱金融科技引发的风险传染效应,但不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完善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以及监管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金融科技系统性风险直接关联性间接关联性宏观审慎监管

    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推动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王志红安然李鹏涛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有效地推动消费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文基于2012-202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推动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三是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扩容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为正,说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扩容的推动作用呈现非线性特点。通过实证分析,更加详细地展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不同作用,有助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深化。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扩容提质

    金融业碳排放核算发展研究——基于金融工具视角

    王栋周慧虹梁文青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金融工具碳排放测算的原理与方法,从源头进行融资碳排放测算是金融业开展气候转型风险分析、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梳理金融工具碳排放核算标准国际进展的基础上,以商业贷款为例分析国际标准下金融工具碳核算的原理与方法,通过梳理我国金融工具碳排放核算标准发展、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找出相关不足,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业碳排放核算特别是金融工具碳排放核算工作提出建议。

    金融业金融工具碳排放碳核算

    绿色创新、研发投入与重污染企业碳风险

    郭江山陈有荣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降低重污染企业碳风险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以2011-2021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的1238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建立门槛效应模型对绿色创新与企业碳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企业绿色研发投入水平对碳风险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创新对重污染企业碳风险的影响为非线性:即在绿色研发投入初始阶段,绿色创新对重污染企业碳风险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在绿色研发投入的成熟阶段,绿色研发投入跨过一重门槛值,绿色创新显著降低企业碳风险;在绿色研发投入的衰退阶段,绿色创新会显著增加企业碳风险。异质性检验发现,在绿色研发投入增加达到成熟阶段时,绿色创新对碳风险的削弱作用在国有重污染企业中得到强化,且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增强绿色创新降低碳风险效果;同时发现碳交易试点改革政策有助于成熟阶段绿色创新对碳风险的抑制。

    绿色创新绿色研发门槛碳风险边际分析

    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否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

    刘会洪张哲源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为研究视角,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探讨共同机构所有权对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促进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传导机制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信息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提高治理水平来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对ESG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在经济不确定性高、代理成本高和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样本中起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共同机构所有权ESG信息披露质量信息不对称治理水平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趋势堵点及政策建议

    祝雷光
    55-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和业界对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下简称"数实融合")的有关观点进行归纳综述,探讨了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趋势、现实案例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尽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能够为传统企业提供拓展市场、提升效率和优化客户体验的机遇,但其融合发展过程并非坦途,也存在诸多堵点,这些堵点包括数据端、资金端、人才端等方面。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的堵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疏导数据要素堵点,激发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控制数字经济发展成本,拓宽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渠道;完善数字人才储备机制,保障数实融合领域人才供给。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数实融合

    金融科技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李明贤席侃妍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供需匹配度低是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痛点。金融科技创新了农村金融活动中资信评估、风险识别、精准服务等方式方法和机制,提高了金融基础服务的覆盖度和金融供需匹配度,推动融资成本下降,助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长期制约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科技给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新业务、新商业模式新机构形式,揭示了金融科技在给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带来新变化的同时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户金融素养偏低、农村金融监管政策缺乏等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农村金融

    数字金融对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王辰辰王洪生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是否有利?文章以2015-2021年共102家地方性中小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会促进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数字金融对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数字金融通过提升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而促进中小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由此,本文从数字金融持续发展、缩小各地区发展差异、加快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数字金融中小商业银行银行信贷业务

    结构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魏晓琴于皓楠程子婳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性货币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履行传导中介的"义务",在传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而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的42家银行2014年至2021年的年度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且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其实施也会对银行的长期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将银行信贷规模作为中介变量,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对银行绩效产生的部分负面影响是通过扩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而间接造成的。因此,央行应打造差异化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与商业银行沟通以及完善结构化监管体系;商业银行应通过创新盈利模式、加强风险管理等方式增强竞争力。

    结构性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绩效信贷规模

    天津市金融学会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华北金融》杂志社第五届"致知"主题有奖征文启事

    天津市金融学会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华北金融》杂志社
    封3页